胖乎乎的小手教案及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胖乎乎的小手》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一、探究課題

  課題教學牽動課文教學,因此有必要對本課課題進行一些探究。可以藉助書中的插圖或放大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是一雙怎樣的小手***不侷限於書中的課題***,讓學生進行板書。隨著學生對課文感悟的加深,再來理解課題,這在下面的設計有所體現。

  二、感知整體

  可以結合書中的插圖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瞭解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感知課文的整體。這種感知應該是學生個體的感知,不要侷限於標準答案或完整的答案。

  1、學生齊讀後,教師引入:“你覺得蘭蘭是一個怎麼樣的小女孩?

  請上來板書。

  2、師:“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劃一劃,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蘭蘭是這樣一個小女孩的?”學生快速默讀後,教師隨麵點撥,並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情。

  三、重點讀悟

  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所以學生理解並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教學中可以抓住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進行重點教學,以期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初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劃一劃,劃出大家喜歡這幅畫的原因,學生反饋後,投影出示:

  “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過手絹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讓學生反覆地讀,說說自己的理解,說說從這向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你覺得可以把題目中的“胖乎乎”換成什麼詞?大家是喜歡蘭蘭的畫還是喜歡蘭蘭的這雙勤勞的手?

  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想一想,演一演。爸爸回家了,蘭蘭會怎麼做,蘭蘭是怎樣主動幫媽媽洗耳恭聽手絹的,又是怎樣幫奶奶撓癢癢的,大家是怎樣表揚蘭蘭的,蘭蘭長大後,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理解,知道蘭蘭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我們要向她學習什麼。在讀、演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

  在讀中感悟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語言文字訓練。如體會“替、給、幫”的用法,可以設計以下練習***投影出示***:

  我會說:

  我替爸爸***    ***

  我給媽媽***    ***

  我幫老師***    ***

  我為大家***    ***

  ***       ***

  最後一句為彈性設計,讓學生自己想想說說。

  四、延伸拓展

  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小手***投影出示***:

  這雙***  ***的小手替***  ***。

  這雙***  ***的小手給***  ***。

  這雙***  ***的小手幫***  ***。

  這雙***  ***的小手為***  ***。

  這雙***  ***的小手能***  ***。

  這雙***  ***的小手會***  ***。

  說的過程中,不要侷限於書中的“胖乎乎的小手”,也不要侷限於說是一雙勤勞的手,可以是能幹的,可愛的,靈巧的,等等。在學生說完後可進一步引導,誰覺得自己的手最漂亮,誰覺得自己的手能幹,說一說,並把畫貼在教室的牆上。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也在無形中滲透了愛勞動,孝敬長輩的思想。

  《胖乎乎的小手》反思1

  人們都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在講《胖乎乎的小手》一課時,我利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不感到枯燥。

  在教學的匯入環節我依據學生好動、樂動的心理特點,進行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我們學的兒歌‘猜一猜’還記得嗎?一起來背一背。”於是,學生邊拍手編背誦“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這首兒歌,我緊接著又問學生:“這首兒歌說的是什麼?”孩子們異口同聲:“手”。“那好,請伸出你們的手讓老師看一看。”孩子們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這時我走到一位學生旁邊,找出一雙胖乎乎的手,請他舉起來讓大家看。我邊讓大家看邊說:“快觀察一下,這雙小手有什麼特點?”“老師,他的手胖乎乎的。”我的話音剛落,一個孩子搶著回答。伴隨著學生的發言,我隨手在黑板上畫了一隻胖手,說:“蘭蘭也有一雙胖乎乎的手,這雙手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胖乎乎的小手》。”便引入了課文的學習。從背兒歌——伸手——找手——看手,每個環節學生都參與其中,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通過讀課文,學生了解了課文大意,我便把他們帶入了生字的學習中。生字孩子們在家時已經預習了,再講學生會很厭煩。此時,我利用“當個小考官”的遊戲,一邊檢查預習情況,一邊調動他們自主識字的願望。“同學們,生字我們都預習了,你們想當個小考官,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嗎?”“想”。“那好,用你們手中的生字卡考考你的同桌,如果遇到不會的要互相幫助。”同學們個個都認認真真,儼然是一個小考官。讀對了,考官便露出了微笑;讀錯了,就皺起眉頭,但很快又去耐心指導他。此時,又變成了一位和藹的老師。在同學們興趣正濃時,我打斷他們的遊戲說:“孩子們,我也想和你們做個遊戲,老師讀一個字音,你們就舉起相應的卡片讀一讀,好嗎?”“沒問題。”遊戲開始了,只見孩子們眼睛緊盯著卡片,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我讀的字。同學們舉對了,我便點點頭,報以會心的微笑。使學生真正做到了快快樂樂學語文,高高興興學識字。

  學完生字,我又讓大家把生字寶寶送回家,再一次讀課文。通過識字學文,學生已經瞭解了課文內容,根據課文內容,我接著做了這樣的延伸:“蘭蘭的手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大家也有一雙勤勞的手,一定也做過很多事情,想告訴老師嗎?把你這雙勤勞的手畫出來,並附上小詩:這雙手為誰做過什麼?”有的同學這樣寫到:“我為老師收發作業。”“我幫媽媽打掃房間。”可有一個同學的詩寫的很特別:“我有一雙小小手,能洗臉來能漱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自己的角度寫出了手的作用。學生動起來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學生歡樂的光芒。

  總之,這節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興趣起了定向和動力的作用。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主動性,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胖乎乎的小手》反思2

  《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學生理解並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勤勞、孝敬長輩正是他們所欠缺的。

  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教學:

  一、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猜手”、“畫手”匯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麼喜歡蘭蘭的手?明理的目的在於導行,最後,我又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請學生畫畫自己的小手,說說自己的小手現在能做什麼?將來又能做什麼?整個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性,有說有寫,有演有畫,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為引導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動力。

  二、以讀代講,讀中領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閱讀實踐。”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不斷地變化變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自由讀、指名讀、模仿讀、分角色讀、互評互讀的方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知課文的內容,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讓學生學而不厭、練而不膩,這是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最好的詮釋,是學生生活體驗最好的回憶。

  當然,這節課有很多不足之處:

  首先是課堂容量太大,課前對教學的設計還缺乏更多的思考,雖注重了朗讀,但朗讀花的時間太多,其他環節落實欠缺。

  其次,課堂節奏快了,該再緩一點。以至於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各個教學環節明顯看出是在“趕”,顯得很倉促,不夠從容。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努力優化教學設計及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