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武陵春教學設計範文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是一句描述哀愁的經典詩句。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李清照的這首詩吧!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準確、流暢地背誦六首詞;
2、以詩解詩,把握《武陵春》的內容,並瞭解拓展詞作
3、瞭解李清照的生平經歷,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人物
4、通過對比探究,體會“愁”中閒愁與悲愁的區別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4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競賽遊戲,激發興趣:
每小組抽取一首詞,小組成員背誦抽取的詞,成員全部背誦後,推選一個代表在黑板默寫背誦的詞比賽記憶能力和書寫水平及小組合作意識
二、出示本節課要完成的任務:
1、用語言描述出《武陵春》及拓展補充詞作中的情景
2、揣摩體會每首詞作中的情感有何不同?
3、詞人不同階段創作的詞作都有“愁”,有何不同?
4、如何看待李清照詞作中的“閒愁”與“悲愁”?
5、詞人所處時代和個人經歷對其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三、活動導引,達成目標:活動一:知人論世,理清經歷
孟子曾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不可,要知人論世李清照這位宋代婉約派女詞人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詞壇中獨樹一幟她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僅源於她自身的優越的文化修養,才華本領,還與她生活的特殊年代和所經歷的時代變遷血肉相連,學習李清照這位曠世才女的詩詞,一定要把把握住她的人生經歷,也就是要知人論世,結合她所經歷的背景解讀她的詩
⑴ 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所瞭解的李清照,結合材料,理清她的人生經歷,以此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上,為後面的詩詞解讀做鋪墊
⑵ 明確《武陵春》創作於1135年,結合人物經歷知人論世,學生明確李清照之前的經歷,即幸福、國破、家亡、夫死
活動二:讀準基調,找準“愁”字
學生個人自讀,讀準字音
學生互相點評,把握節奏把握本詞的感情基調:哀愁,找準詞中點明基調的字:愁
教師範讀,適時點撥
學生齊讀,達到讀熟的程度,通過初步感知讀出感情
活動三:以詩譯詩,解讀上闋
⑴詞中的哪句話最直接最強烈地抒發了這種愁情?
明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直接抒愁***
⑵ ① 欲語淚先流,想說的話還沒有說出來,就已經淚流滿面,這種外在的表現正是詞人內心情感的真實體現上闋中,你還能從哪些詞句中讀出詞人內心的哀愁?
明確:“日晚倦梳頭”,透過“日晚”“倦”,學生理解倦是身心的疲乏,她非常消極,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沒有心情倦梳頭是一種對生活的放棄,是一種絕望,是一種對生活毫無興趣的悲涼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滿懷愁緒***細節傳愁***
所以,此時的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直接強烈抒發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② 想起曾相親相愛的丈夫,想起了美滿的生活,怎麼不令人流淚可有是誰勾起了六年前的生離死別,觸動這份愁情的是什麼?
明確:“風住塵香花已盡”,學生描述景物描寫的畫面,藉助《如夢令》對比學習
詞人說“物是”景物依舊,拓展以早年寫就的《如夢令》作比照,以詩解詩,印證“物是”
相似處:“風住”=“昨夜雨疏風驟”;“綠肥紅瘦”=“花已盡”
不同處:《如夢令》表達的是對大自然、春天的熱愛與不捨,語氣輕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卻更多的勾起了詞人傷痛所以,此時的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直接強烈抒發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③ 花開花落,景物依舊,愛人離世,詞人無心梳洗打扮,二人感情真的如此深厚嗎?
明確:拓展學習《醉花陰》,學生理解“瘦”是因為相思“愁”,人比黃花瘦,可見思念之深,夫妻恩愛當年的離別即是如此的令她刻骨思念,愁腸百轉,現在卻是陰陽兩隔,永難相見,這更是一種難以釋懷的傷痛!
所以,此時的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直接強烈抒發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可惜,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只留下清照一個人在這亂世之中顛沛流離,嚐盡人間苦楚如果說趙明誠的去世使李清照一下子從天上摔到了地上,那麼這次事件直接把她從地上推進了地獄
明確:拓展學習晚年《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燈盡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淒涼的我” 學生理解“好個淒涼的我”,直白的讓人心碎,獨坐窗前,燈亮時有影子相陪,燈滅後,獨自傷感,心碎、悲苦
所以,此時的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直接強烈抒發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⑤ “事事休”除了有李清照個人的家事,情事、身世事,還有什麼事?
明確:國事這也是李清照與一般的閨房怨婦不同之處拓展學習《夏日絕句》,學生明確李清照也有像文天祥《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她位卑未敢忘憂國,但是,她希望抗金,收復故土願望遙遙無期
所以,此時的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直接強烈抒發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活動四:解讀“愁”思,比較不同
⑴ 李清照的心情在下闋有所轉變,找出能體現詞人心理變化過程的詞語,並理解詞人內心有過怎樣的心理波動嗎?
明確:學生把握:聞說、也擬、只恐“聞說”給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帶來了光明希望,“也擬”傳達了詞人對光明的嚮往,詞的感情調子在這裡有所昂揚,我們的心情彷彿也隨著她一剎間的喜悅而欣喜了許多,但是“只恐”一詞又把我們的希望欣喜打破,將詞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淵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
⑵ 船是用來載載人或物的具體的東西的,愁是無形的,怎麼用船載呢?
明確:學生把握:詞人將心中抽象的、無形的“愁”轉為具體可觸的立體感,用誇張的比喻寫出愁之重、愁之多
⑶ 一個“愁”字在李清照的詞中屢屢出現,這些愁的含義都一樣嗎?
明確:拓展學習《一剪梅》《聲聲慢》,比較誦讀,哪一首寫出的 “愁”和《武陵春》一致學生結合知人論世的方法,小組合作鑑賞兩首詞表達出的“愁”
《一剪梅》如《醉花陰》一樣,是她前期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及離別相思就像她的前半生,有世人無比羨慕的幸福,甜蜜的愛情,和諧的家庭,美好的追求,才女的名聲,除此就是短暫離別的思念,所生髮出的“閒愁”,是生離之愁,是個人閒愁
《聲聲慢》如《武陵春》一樣,是她後期的作品,是李清照晚年,在種種悽苦與悲愁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時,她和著血淚寫下的,融和著家國之變、時代滄桑,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映現是死別之愁,是家國悲愁
即一往情深傳千古,兩處閒愁結同心後期悲愁:千古絕唱悽苦情,萬世愁心美女神。
《武陵春》原文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譯文
春風停息,百花落盡,花朵化作了香塵,天色已晚還懶於梳頭。風物依舊是原樣,但人已經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訴說苦衷,眼淚早已先落下。
聽說雙溪春光還好,也打算坐只輕舟前往觀賞。只是恐怕漂浮在雙溪上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