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醫學論文範文

  護理管理對婦產科來說至關重要,高質量的護理管理可以給婦產科患者帶來福音。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婦產科護理醫學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婦產科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

  摘要: 婦產科圍手術期護理重點是通過全面評估,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術後併發症等方面,以加強對婦產科護理物件的身心護理,促進其能夠早日康復。

  關鍵詞:婦產科 圍手術期 護理

  婦科手術是婦科疾病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主要包括腹部手術及經外陰與陰道手術兩大類。產科手術中最常見的是剖宮產術,即在麻醉下切開產婦的腹壁及子宮壁,從子宮中取出胎兒及胎兒附屬物,然後將子宮壁及腹壁各層組織逐層縫合的一種手術,該項手術常常涉及母嬰雙方的安全。婦產科圍手術期護理重點是通過全面評估,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術後併發症等方面,以加強對婦產科護理物件的身心護理,促進其能夠早日康復。

  【護理評估】

  ***一***健康史

  對於婦科患者,應瞭解發病時間、病情經過、目前主要不適主訴與症狀、治療情況與效果等。對於孕產婦,應主要詢問護理物件末次月經時間、預產期的推算、產前檢查情況、主要不適症狀等。此外,還應瞭解護理物件目前的飲食、營養、排洩、睡眠、活動等日常生活狀況。

  ***二***症狀與體徵

  主要是婦科疾病或與妊娠、分娩相關的症狀與體徵,參見各類婦產科疾病章節及異常妊娠、分娩。

  ***三***輔助檢查

  參見護理程式在婦產科護理實踐中的應用。

  ***四***心理及社會因素

  在婦產科手術時,對於婦科患者或孕產婦而言,除具有外科手術患者共同的心理特徵外,還有其特殊性,患者常常會擔心手術過程中身體過多暴露、術後影響女性性徵與家庭關係,或擔心手術會使患者不能堅持正常的工作與學習等而出現焦慮心理。尤其在急症手術時,如緊急剖宮產,由於護理物件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常常還會有緊張與恐懼心理,而提前終止者還可能會因手術使其失去胎兒或失去生育機會而產生悲哀心理。此外,家庭成員的支援、經濟狀況等也將會對手術患者產生影響。

  【護理措施】

  ***一***手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耐心地為服務物件提供有關的資訊,講解手術的必要性與簡單過程,消除其焦慮與緊張情緒。在術前準備、檢查、手術時應注意儘量減少暴露,可使用屏風,在理解患者的基礎上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應取得患者家屬的支援,尤其已婚者應做好其丈夫的工作,讓其丈夫能夠理解患者,給患者以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的全過程。

  2.術前準備

  ***1***面板準備:常在術前1日進行,其目的是保證術野周圍面板潔淨無汙染,並去除干擾手術進行的密集毛髮,在備皮過程中應避免產生新的創面,增加感染機會。腹部手術的備皮範圍:上自劍突下,下至兩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包括外陰部的面板準備。外陰與陰道手術的備皮範圍:上至恥骨聯合上10cm,下包括外陰部、肛門周圍、臀部及大腿內側上1/3。

  ***2***消化道準備:一般手術前1日晚灌腸1~2次,或口服緩瀉藥,使患者排便3次以上。

  術前8小時禁食,術前4小時禁飲水,以減少術中因牽拉內臟而引起的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同時促進術後腸蠕動功能的恢復。如預計手術可能涉及腸道時,術前1日應進行清潔灌腸。

  ***3***陰道準備:涉及陰道的手術應於術前3日開始做陰道準備,一般可以每日2次用洗必泰消毒宮頸及陰道或用0.2‰碘伏溶液進行陰道沖洗,手術當日晨用消毒劑進行陰道消毒。

  ***4***其他:同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一樣,應進行交叉配血、藥物過敏試驗等常規術前準備專案,此外,術前應留置導尿管,使膀胱處於空虛狀態,以免術中損傷。剖宮產術還應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

  ***二***手術後護理

  1.病情觀察

  術後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切口有無出血、滲血、滲液及切口周圍有無紅、腫、熱、痛等徵象。剖宮產術後還應注意觀察產婦子宮復舊、惡露排出及乳汁分泌情況等。

  2.體位

  行椎管內麻醉的患者術後應平臥6~8小時,以防止發生頭痛不適,6~8小時後可改為低半坐臥位或斜坡臥位,以降低腹部、腹股溝與外陰的張力,有利於傷口癒合及減輕切口疼痛。剖宮產術後產婦平臥位子宮收縮時疼痛最敏感,故可採取半臥位或側臥位,使身體與床成20°~30°。行陰道前後壁修補或盆底修補術的患者,術後應平臥位,禁止半臥位,以降低外陰、陰道張力,促進傷口癒合。

  3.疼痛護理 術後麻醉作用消失後,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尤其是增加切口張力的動作,如咳嗽等都會加劇疼痛。護士應評估疼痛的性質、時間和程度,並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適當的減輕疼痛方法進行有效止痛。如在患者翻身、咳嗽時協助按壓腹部切口,採用音樂療法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減輕疼痛,必要時根據醫囑給予止痛藥治療。

  4.切口護理

  經腹部手術的患者,應觀察切口有無出血、滲血、滲液、敷料鬆脫,及時更換汙染的敷料,以防發生切口感染。經外陰、陰道手術的患者,應注意陰道分泌物的數量、性質、顏色及有無異常氣味等,每日行外陰清洗,並保持床單的清潔乾燥,術後3日可進行外陰烤燈,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與切口癒合。妊娠期合併外科疾病,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手術,術後由於切口張力大而不易癒合,更應加強切口的護理,並適當延長拆線時間。

  5.排尿護理

  術後留置導尿者應注意保持導尿管引流通暢,防止導尿管脫出、扭曲、受壓,準確測量並記錄尿量、性質,注意無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導尿管一般留置24小時可拔除。

  6.活動

  術後拔除導尿管後,應儘早讓患者下床活動,以防發生肺部感染與臟器粘連等併發症,剖宮產術後早期活動,還有利於產婦惡露的排出。

  7.飲食護理

  一般術後6小時可進流食,少食多餐,在排氣前不宜進產氣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肉類、糖類食品,排氣後可進普食。剖宮產後產婦身體恢復和子宮復舊均比經陰道分娩者慢,因此,更要保證產婦營養攝入,促進身體恢復,同時有利於乳汁分泌。

  8. 心理護理

  結合患者具體的心理變化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開導,或通過安慰等方法給予適當的心理支援,減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如對於死胎妊娠者,術後應避免與其他產後母嬰同居一室,同時護理人員應多與其交流,使其及時宣洩心中的悲痛,並樹立進一步治療與再次正常妊娠的信心。

  9.其他

  剖宮產術後不能很快恢復進食,可能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哺乳的時間推遲,但應鼓勵產婦堅持母乳餵養,創造機會使母子多接觸,讓孩子經常吸吮乳頭,以刺激乳汁分泌,同時應加強乳房護理。參 考 文 獻

  [1]蔡偉萍,黃葉莉.婦科腹腔鏡 臨床 應用及護理進展[J].海軍總醫院學報,2005年02期.

  [2]劉香,曹文英,陳鴻燕.婦科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特點[J].現代護理,2003年05期.

  [3]楊會芳,祁莉.腹腔鏡異位妊娠手術患者的護理查房[J].中國醫藥導報,2007年08期.

  篇2

  婦產科護理管理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體制的改革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者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衝擊。由於人們對醫療技術的質量和醫療服務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提升護理質量,勢在必行,我們必須實施全面、規範的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積極調動護士的潛能,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管理;探討 護理管理對婦產科來說至關重要,高質量的護理管理可以給婦產科患者帶來福音。特別是婦產科工作複雜、繁瑣、危重、疑難的病例增多,這就要求我們對當前的婦產科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婦產科護理管理的自身特點,最後針對婦產科護理管理模式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便更好地指導以後的婦產科護理工作實踐。

  1、存在的問題:

  1.1 護理人員觀念及專業水平問題

  現在的婦產科產室中存在著許多基本醫療服務不到位專業水平相對落後的護士醫師。這樣從本質上就影響了我們整體的工作質量。並有可能造成患者家屬對醫院的不信任。其次,這也會對剛出生的嬰兒造成不良的影響。並且現在許多醫護人員在診治及服務中對患者耐心不夠,沒有足夠的熱請去為患者服務;在現在的醫護管理中,一些檢查過於流程化,落不到實處,於是一些醫務工作者就隨便應付了事,一些人員更是草草了之。對待一些評比也就是當時認真,過後不當回事。

  1.2 病患溝通問題

  從醫院的角度出發,現在有許多醫院所設立的護理評價機制與患者的需求非常的不符,這樣使患者的訴求非常難傳播出去,也不利於醫院自身的完善和對醫護人員的要求。同時這也與患者的家屬產生了非常大的隔閡。這樣的結果就最終導致了在孕婦生產時,由於對醫師護士的不信任而產生的緊張。對胎心造成一定的影響最終影響到胎兒。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我們醫患之間的隔閡就會日益加深。如果這樣,就會引發十分嚴重的影響。

  1.3 制度缺陷

  從一個問題的完整程度上想,想要究其根源不應該簡簡單單隻存在於表層上,而應在本質上尋找問題的根源,是不是在制度上存在著缺陷。現在助產室中有編制的人員不在少數,這也就使得一些助產人員對待工作的態度上不夠積極不夠熱情,尤其是婦產科的護士,工作量明顯超負荷,每天夜班工作繁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對待工作的積極性。如果這樣常此以往的話,對護士的本身健康也有非常不利的地方。

  1.4 缺少實踐經驗

  近些年,國內大批高層次護理人才進入臨床,這批新生力量擁有豐富紮實的理論基礎,但缺乏實踐經驗。婦產科作為基礎科室,工作負荷過重,患者進出頻繁,並且較單一的流程及繁重的工作使護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2、建議及對策

  2.1 護理管理者要重視自我管理,提高團隊凝聚力

  護理管理者是醫院護理管理層最基層的管理者,是護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是病房工作的具體領導者和組織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礎護理技術管理中起著主導作用,尤其在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管理者不僅承擔著助產技術持續改進,還承擔對病房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更是解決醫療糾紛的協調者。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護士長要重視自我管理,並著力提高整個護理團隊的凝聚力,培養且使用專業護士。

  2.2 護理人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主動去觀察病人,給予產婦心裡的安慰鼓勵,讓患者感到愜意和舒適,而不是被動的單純的查房。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以德治醫。護理人員要與病患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體系,及時瞭解病人所需。做好護理人員的管理,對護理服務的提升、護理隊伍的穩定、護士素質的提高、護理專業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護理管理者要堅持科學的護理管理,通過不斷的學習,持續的改進,靈活的運用,將人員管理的效能發揮到最好。

  2.3 加強監督管理

  大力開展醫護工作的檢查工作,做到每週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每個季度一次徹底查。在檢查的過程中要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如果有條件可以設立開放日,讓每一個患者都參與到醫院的建設當中來。同時要求每一位醫護人員在醫院檢查中找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全心全意把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把每一位患者當作自己的家人。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我們應當從源頭上,對醫護人員的素質做一個有效並且嚴格的篩選。通過嚴格的筆試,來擇優錄取。作為整個醫院的最特殊而又最敏感的地方,婦產科的醫護配備應該是最先進並且也應該是學習性最強的,對婦產科的醫護人員多外派學習,學習新的理念新的知識。同時,也應該多多瞭解並學習產後的一些相關護理知識,例如:母乳餵養和新生兒的養護。

  2.4 加強婦產科護理管理實踐

  首先,要加強婦產科病房管理,增加晨間護理的力度,做到護理單元的整潔,努力為婦產科的患者創造一個清潔、整齊和舒適的住院環境。其次,要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揮婦產科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認真組織整體護理查房、健康教育指導,特別加強入院介紹、康復指導、出院指導等健康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知曉程度高,從而提高婦產科患者的滿意度。再次,加強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安全措施和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缺點與差錯,及時進行認真分析、總結與改進。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知識和相關安全保護意識;同時加強婦產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杜絕突發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最後,加強婦產科危重患者的管理,對年輕而缺少經驗的護理人員進行搶救技術的相關培訓,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另外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醫囑要做到班班查對,切實杜絕嚴重差錯及電腦資訊與醫囑不相符合的現象,加強婦產科護士對患者的基礎護理知識的積累,提高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合格率。

  3、總結

  通過本文分析可得知,由於婦產科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求護理人員要把精湛的專科技能、高度的責任心和優秀的道德品質、認真的工作態度、敏銳的觀察力貫穿於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克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加完善地為廣大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明慧.產科護理工作易出現的糾紛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中醫藥諮訊,2012,4***4***:55.

  [2]佟麗芳,林春敏,石麗.護士長在護理安全中的管理作用[J].吉林醫學,2005,48***9***:934―935.

  [3]黃瓊.論婦產科護理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9***13***:149.

  [4]吳慧群,胡杰,張明英.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0***:25.

  [5]劉蘭珍.以人為本概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醫學資訊,2011,24***5***:2101.

  [6]譚有妙.護理查房在提高婦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