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醫學論文

  內科是當前醫院中最重要的科室單位,內科護理質量的提升對於醫院整體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護理組長管理制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內科及其護理人員作為研究物件,科室共有病床45張,共有護理人員17名,年齡19~35歲,平均年齡為24歲。其中本科1名,大專7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5名,護士10名,護理員1名。

  1.2管理方法

  1組建護理組長管理制。護士長根據護士的學歷、職稱、專業知識以及臨床護理中的協調與組織管理能力等,將護士分為責任護理組長、輔助護士初級責任護士、治療護士和助理護士四個等級。護理組長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帶領一組不同級別護士組成的工作團隊,分管一組患者,是臨床護理工作主要執行者。根據心血管疾病的特點以及本科室護理人員整體水平、病床數,我們將病區分成了2個護理組,並選派兩名護理組長負責落實,實施護理組長負責管理制。

  2確立護理組長崗位職責。護理組長是從本科室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護師及以上職稱,專業技術嫻熟,工作責任心較強的護理骨幹人員中選拔而來的,具有較強的協調和管理能力,護理組長帶領一組不同級別的護士組成護理小組,負責一組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組長擔任著護理管理、臨床知識傳授以及護理技能指導的多重任務。在科室,護理組長全面管理分組中所有患者的護理工作,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結合本科實際的、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日常工作中負責向患者講解關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病因、治療和日常生活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醫療常識;並對當班護士進行指導,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對於危急患者要親自參加並組織搶救工作。同時要掌握特殊患者,如危重急難患者、有糾紛苗頭患者、特殊高要求患者動態。另外,依據本科室以及醫院的現有資源,組織相關專業團隊溝通與協調,組織護理會診、技術交流、申請專家講座,改進護理方法,提高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為患者提供更為專業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除此之外,對於護理中出現的糾紛和問題,護理組長要及時調查、解決,並努力承擔起本科室護理管理、護理質量建設,以及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教學、培養、指導等工作。

  3制訂護士分級崗位職責。一是輔助護士初級責任護士:由科室中責任心較強、專業技術水平嫻熟、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師,或者通過科室培訓、考核的護士擔任。主要任務是在護理組長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本組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作為輔助護士要能夠熟練應用其專業技術水平完成分管患者的所有護理工作,包括基礎護理以及健康教育。要對所有分管患者做到“九知道”:床號、姓名、診斷、病情、主要治療、護理、飲食、心理、家庭關係和社會支援度;熟練掌握病人的搶救程式、急救措施,熟記常用急救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用量、禁忌和不良反應。參與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治療。二是治療護士。治療護士多由大專畢業,經過崗前系統化、專業化的技術培訓,並經過本科室考核合格的護士擔任。主要是負責當日藥品的配製、清點工作。因此要求治療護士要熟練掌握內科常用藥品名稱、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熟悉常見的急救程式,在出現危急患者的時候可以較好地配合護理組長和輔助護士完成患者的搶救工作。三是助理護士。助理護士主要是由剛畢業的大專或中專護士來擔任,上崗前經過系統的崗前培訓並通過科室技術考核,主要是在當班護士的指導下完成患者的基本護理工作。護理組長和護士長要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能力進行分級管理,定期進行考核、評估,獎懲分明,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

  4護理組長管理制度的實施措施。護理組長由護士長及科室全體護士通過考核選出,負責分管小組全部患者的護理和治療工作,組織並配合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針對分管小組患者和科室的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行之有效的護理計劃和規劃,通過定期評估護理效果並對護理計劃及時改進。組織健康講座等措施,全面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醫療護理常識,為疾病的治療做好鋪墊。實行護士分級管理,並按照適配原則合理分配不同級別護士,對護理效果、方法、手段進行評估,獎懲分明。定期組織護理技能、治療手段方面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技術水平。對於當班護士要進行監督、指導,對於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每天早上交班時組織大家進行經驗交流,發揚好的、先進的護理手段,同時對於出現的問題要仔細分析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此外,護士長要定期對護理組長以及其他級別護士做定期考核,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工作崗位,讓醫院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配置。

  2觀察指標

  組織醫院和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相關人員對於護理組長實施前後的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評估。同時向患者及家屬發放護理滿意度調察問卷,由患者來評定護理組長管理制度對於護理效果的影響。

  3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1.5統計軟體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採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4結果

  4.1護理質量的提高

  實施護理組長管制制度以後,本科室護理質量穩步上升,和實施護理組長制前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4.2護理滿意度提高

  實施護理組長管理制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投訴明顯減少。實施護理組長管理制前,患者對於護理的滿意度為83.5%;實施護理組長後,滿意度提升至99.3%,和實施護理組長制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5討論

  5.1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護理組長在臨床服務中是最能以豐富的經驗貼近患者並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力量。護理組長管理制實施後,組長可以在護士長不在的時候主動承擔起護理管理、協調的能力,填補了護理管理盲區。強化了護理組長的管理職能後,可以更有效的促進護理各個環節的落實和提高,促進護理質量的穩步上升。護理組長主動承擔起夜間二線值班的工作,依靠自身嫻熟的護理技術和護理經驗對夜間出現的危急情況進行妥善處理,確保了夜間的護理質量。護理組長帶領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健康講座,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對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較大的作用;護理組長定期組織經驗交流,組織專家講座,可以顯著提高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本文來自於《中醫藥管理雜誌》雜誌。《中醫藥管理雜誌》雜誌簡介詳見.

  5.2有效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醫院醫療護理服務的衡量標準是醫療服務的有效性和舒適感,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得到高質量的醫療護理和相關的健康知識。實施護理組長管制後,護理組長帶領護士對於分管患者除進行日常的基本護理以外,還主動與患者交流,變被動護理為主動護理,提高護理的熱情度,增加了與患者的溝通,想患者之所想,貼近患者,融洽護患關係。另一方面,護理組長主動承擔起科室的組織協調和患者的安撫工作,遇到糾紛能及時安撫患者及家屬,及時調查處理和化解糾紛矛盾加劇,大大有效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明顯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醫院護理的滿意程度。

  5.3啟用用人機制調動

  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開始實施護理組長管理制以後,各級護理人員按個人情況定崗,崗位明確,個人對於自己的職責比較清楚,目的性較強,能夠較大程度地發揮個人能力,成就感較強,激活了用人機制,調動了醫院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護理組長在完成本職工作和不斷提升自己素質的同時,還監督和指導其他護理人員,既強化了臨床崗位的傳、幫、帶,形成了人才梯隊,又大大有利於護理“多層結構”人才資源共享],全面提高護理質量。

  範文二:淺談內科護理中的注意事項

  一、內科護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1內科護理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護理工作是內科疾病治療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有序的組織協調,可以使人力和裝置得到最有效的運轉。但是,目前國內的護理工作組織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人員分工並不合理,很多工作沒有落實到個人。這種現象造成了很多失誤的出現,患者的身體恢復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內科護理的儀器裝置使用不當,有的醫院甚至出現裝置不夠用的現象。在沒有充分硬體設施保障的情況下,內科護理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難。

  1.2忽視患者的心理治療

  很多醫生治得了患者身體上的疾病,治不了其心理的疾病。患者身心存在很大的壓力,易出現意識行為的偏激表現。醫院的護理工作除了要重視患者的身體健康,也要注重心理輔導。國內很多醫院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並不關心,很多護士在工作時也不關心患者,不理會患者的感受,造成患者的心情抑鬱,不利於病情治療和身體康復。特別是內科患者,由於內科疾病的長期性,造成內科患者的心理十分脆弱,需要護士在護理的過程中做到和藹可親,美好誠懇,護理時動作輕緩,並關心患者心理和身體的健康。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1.3護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一些醫院,護士的專業理論知識並不紮實,對一些症狀沒有相應的判斷能力,很多疾病的症狀沒有及時發現並向醫生反映,也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後果,使得醫患關係更加緊張,內科患者的病情也得不到緩解。很多醫院沒有對護士進行定期考核評估,造成護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也使得整體內科護理水平提高緩慢。很多護士責任心不強,對待患者不盡心盡力,而是抱著應付了事的心態。這些都不利於護理工作的開展,也不利於醫院的發展和患者康復。

  二、內科護理中的注意事項

  2.1規範護理流程

  在內科護理工作中,要做到規範護理,注重人性化服務。接待患者入院時,要做到操作前後落實護理指導;在患者外出檢查時,要做到不延誤檢查且有人陪護;為臥床患者提供全程護理,提供人性化服務。及時瞭解患者的不良反應及身體狀況,掌握其飲食狀況和功能鍛鍊效果。同時,嚴格落實等級護理措施。

  2.2改善醫患關係

  由於內科病房的疾病種類較為複雜,因而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加強對各種疾病的認識,核心環節在於健康教育和護理效果評估,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要改善臨床治療和護理的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醫院還要進行個性化的宣傳教育,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工作。

  2.3改善護理質量

  要強化獎勵制度,持續改善護理質量。要將臨床護理流程和基礎護理專案納入日常護理管理中,對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效果、病情觀察結果、專科護理和基礎護理措施進行質量管理,有計劃地進行護理工作考核,及時反饋每日護理結果,彙總每週護理質量,並將護理效果與護理人員的當月績效獎掛鉤,從而調動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總之,內科護理是一項漫長和艱難的工作,需要醫務工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和熱忱。內科疾病的長期性和複雜性使得內科護理工作變得更加重要和複雜,這對護士工作的認真程度和耐心程度是一種考驗,而如何更好地提高內科護理服務的質量,是值得我們護理人員深思的問題。


內科護理學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