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學論文發表

  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高等醫學教育模式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的變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現代醫院裝置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於醫療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國也出臺了許多政策支援醫療事業的發展。醫療事業的整體發展就促進了內部的競爭,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要想提高醫院的競爭力,就必須要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裝置管理水平。隨著醫院規模的逐漸擴大,原有的醫院裝置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醫院發展的需要,必須及時改進,以跟上醫院發展的步伐,便於醫院裝置的統一管理。

  一、醫院裝置管理的主要內容

  醫院裝置管理不僅需要管理醫療裝置,還要管理包括醫用房屋、醫療測試儀器、氧氣罐、電梯等所有醫用設施,所以管理範圍相當廣。將這些醫用設施按照具體作用劃分為三大類:一是用於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二是用於醫療裝置、儀器的收購、維護和更換的醫療裝置管理;第三是用於醫院供水、供電、供氣以及食物供應的醫院物資管理。由於醫院裝置管理的範圍比較廣,所以各部門都是根據自身的管理職責對部門範圍內的醫院裝置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雖然有利於各部門管理目標的達成,提高各部門的管理效率,但是由於各部門之間對醫院裝置管理的交流不夠,導致醫院裝置管理缺乏整體性。每個部門只關注自己部門內部的裝置管理,不與其他部門協調,整個管理過程將顯得雜亂無章。

  二、醫院裝置管理現狀

  在小醫院的裝置管理過程中,醫院工作人員比較少,所需要管理的醫院裝置也比較少,所以管理職責的劃分也不是十分詳細,許多職責都是分配給同一崗位,實行直線制管理,由醫院核心決策層或者各部門管理人員進行決策。而隨著醫院規模的逐漸擴大,醫院裝置管理的範圍越來越廣,所需要管理的醫院裝置也越來越多,管理難度大大增加,所以增設了許多新的職能部門,將管理職責細化。除此之外,醫院還引進了新的醫院裝置管理模式,在需要對醫院裝置進行重大調整時,醫院核心決策層召開決策大會,就調整的具體內容和調整方案的可行性展開討論,並給出實質性的意見。

  三、現代醫院裝置管理新模式的應用

  傳統的醫院裝置管理模式都是直線型管理模式以及職能部門分管模式,具體流程為:需要使用到醫院裝置的科室提交申請書——申請書經過相應部門的審批——部門上報副院長——副院長交由院長進行審批——院長親自批准之後將醫院裝置交由科室使用。這種管理方式優點比較明顯:流程簡單,職責明確,但是缺陷也比較明顯:由於整體流程都是直線型,所以對於醫院裝置的管理缺乏系統性。而職能部門分管模式則是將各職能部門的意見加入到直線型管理模式當中,各科室在接受院長指示的同時,要聽取各職能部門的意見。而在實際應用當中各職能部門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從各自的角度對醫院裝置進行管理,這就導致某些時候各職能部門的意見發生分歧。而現代醫院裝置管理模式的應用,將醫院的核心決策層如院長以及各職能部門的主要管理人員如各分院院長組成一個決策組織。當需要對醫院裝置進行調整時,決策組織迅速召集各職能部門人員,召開決策大會,各職能部門在會議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經過分析與討論以後,由院長做出最後決定。這樣,既可以保證決策的公正公開性,又可以統一各職能部門的意見,消除分歧,便於決策意見的執行。

  四、現代醫院裝置管理的關鍵點

  1.以保證醫療質量安全為第一原則。醫療質量安全永遠是醫院裝置管理的第一原則。醫療質量安全是醫院的生存之本,如果醫院的醫療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醫院的聲譽將大大受損,醫院的競爭力將迅速下降,使得醫院無法立足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當中。所以,在進行醫院裝置管理時,要十分關注醫院裝置的使用質量,確保醫院裝置的安全使用。比如醫院樓房的建設、醫療裝置的合格證明等等。

  2.以保證醫療流程暢通為管理目標。保證醫療流程的暢通對於醫療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緊急搶救時,暢通的流程更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機率。所以,醫院裝置管理要以保證醫療流程暢通為管理目標。比如在樓房的佈局以及醫療裝置的擺放方面,儘量採用科學的佈置方案,保持樓道暢通,方便醫療工作的進行。綜上所述,小規模醫院人員和裝置較少,管理難度較小,採用直線型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是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管理專案增多,傳統的直線型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所以需要將現代醫院裝置管理模式應用到醫院裝置管理當中,提高醫院裝置管理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賈麗君.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我院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5***:163-164

  [2]伍洪,李曉妍,張蒙,于斌,朱儁,侯君子.談醫院醫療裝置維修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醫學裝備,2014,11***6***:89-91

  [3]張敏燕,王殊軼,葛斌,周穎,嚴榮國.基於C/S模式的醫院裝置安全與質量控制系統設計[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5,19***5***:523-526

  篇2

  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水平直接影響著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升基層醫院的護理工作水平已經成為業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然而,當前我國基層醫院護理工作還存在著護理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基層醫院護理管理水平不高;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本文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以期推動我國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人力資源;業務技能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髮展,護理工作在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護理工作日益成為衡量醫院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在基層護理工作由“以疾病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工作模式轉向“預防、保健,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之後,提升基層醫院護理水平成為業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基礎醫療設施的建設,基層醫療衛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然而,與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相符的是基層醫院的護理水平出現了發展滯後的情況,已經妨礙了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護理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基層醫院護理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體現在諸多方面。首先,就數量上而言。由於基層醫院工作環境差、薪資水平低等原因,難以吸引眾多醫護人員加入,進而造成大部分基層衛生院達不到國家規定的病房床位與病房護士比1:0.4的標準編制。人員隊伍數量不足造成了基層衛生院運轉不暢,嚴重遲滯了基層衛生院醫護水平的整體提升。其次,就質量上而言。同時是受到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等問題的困擾,基層衛生院很難吸引具有高學歷、高技能的專業醫護人員加入,尤其是對那些受過全面系統的本科教育的護理學院畢業生而言,他們大多選擇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地區參加工作,甚至連專科生在基層衛生院中的比例都不是很高。無法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到基層醫院醫護隊伍當中,不利於基層醫院護理事業的長遠發展。

  2、基層醫院護理管理水平不高

  當前,我國基層醫院護理管理缺乏規範性,相關的規則制度建設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制度落實不徹底,組織管理不夠優化。在人員管理上,護理人員的招聘、選拔缺乏系統的制度規範,優秀的護理人員多被選拔至上級醫院,造成基層衛生院人才流失嚴重,不利於其長期發展。相關崗位護理人員配備不合理,一些臨床科室雖季節變化病患人數會有所浮動,而此時缺乏靈活、機動的人員配置方案,或是人員短缺、或是人員過多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在護理設施裝置的管理上,由於基層衛生院的醫療資源有限,政府財政撥款多用於上級醫院醫療裝置的配置,或基層醫院其他醫療裝置的配置,對於護理設施、裝置關注度不高,財政投入力度不大,造成設施、裝置陳舊、落後,難以應對臨床治療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最後,在業務管理上,基層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多集中在臨床技能操作方面,加之,基層衛生院護理人員數量相對短缺,使得護理人員在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出現了鬆懈。另外,基層醫院對於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和理論知識學習不夠重視,使得護理臨床及管理觀念都較為陳舊,業務水平能力不足,對於疑難護理問題的解決能力不夠,當遇到急危重症的時候不能進行有效的處理和搶救。

  3、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高

  基層醫院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是影響基層醫院護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從當前整體環境上看,基層衛生院的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是很高。由於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大,還要與同院的醫生享受差別待遇,使得其心理失衡,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在編制上很多基層護理人員大多是合同工,不享有事業單位編制,不利於穩定其工作情緒,影響了護理隊伍的穩定性。二是,由於護理人員晉升渠道相對狹小,參加進修、培訓的機會也比較匱乏,加之,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其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降低了工作的積極性。三是,護理行業工資水平相對於其它行業而言較低,尤其是對在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來說更是收入稀薄,而在低收入的情況下工作的積極性是很難調動的。

  二、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著力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提高基層醫護護理人員的素質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對護理隊伍的人力資源管理,結合基層醫院的結構特點,對現有的人員隊伍進行合理的配置,根據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合理調配護理人員,優化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健全護理人員培訓制度,及時更新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護理理念、工作方法等,使其不斷學習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同時,還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升護理人員的道德素質,開展醫德醫風講座和交流,是護理人員切實樹立起為民服務的宗旨和精神。最後,建立健全護士長制度,充分發揮護士長的管理規範作用,通過競爭上崗提升護士長的管理水平,進而帶動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的提升。

  2、進一步完善基層醫院護理管理工作

  完善基層醫院護理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制度建設帶動醫護水平的整體提升。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和排班制度,協調護理人員工作休息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護理人員培訓制度,定期、不定期的開展技能培訓和理論學習,將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健全護理人員的考核制度,明確不同崗位護理人員的職責分工,強化護理人員的操作規範,定期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理論知識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評;積極改進基層醫院護理設施、裝置的管理模式,加強對護理設施、裝置的資金投入力度,引進先進的護理裝置,改善基層醫院護理硬體環境。

  3、努力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首先要提高其薪資待遇,沒有比物資刺激更能夠調動人積極性的了。全面提升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的工資水平和彈性空間,設定各種激烈機制,拓寬護理人員的晉升渠道,增加護理人員進修、培訓的機會和名額,消除對護理人員的差別待遇,努力做大公平公正、同工同酬。進一步擴大護士的編制名額,通過將護理人員納入到體制範圍內,消除其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上的失衡心態,從而提升工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蘇桂玲.醫院護理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健康之路. 2015***09***

  [2]丁曉雲,何柳.基層醫院護理管理風險分析及對策探討[J].吉林醫學.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