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學習興趣對於語文的學習相當重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以供大家閱讀。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加大班級語文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思維、行為、習慣以及氣質的形成,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起著巨大的作用。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我在班內開設了語文角和“才藝展示平臺”。語文角主要有:古詩詞積累,語文手抄報。

  古詩詞積累內容是唐宋詩詞,每週一換,內容由學生自己定,並且每次負責更換的同學也不同。語文手抄報則是小組合作,每人負責一個版塊,在每個版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樣便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才藝展示平臺”記錄的是學生在語文發麵的特長,如果學生在某一發面突出,那麼就將其突出點在“才藝展示平臺”中記錄下來。如寫字好,朗讀課文能力突出,記憶力好,表演能力出眾等等,這些都可以記錄在“才藝展示平臺”。這樣便充分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和亮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亮點,同時也注意到別人的長處,同學之間相互積極學習別人的長處。在學習中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提高其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我們班的某某某同學語文學習成績較差,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是他讀課文非常有感情,於是便在“才藝展示平臺”中記錄下他的這一閃光點,並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在此後的學習中某某某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習中,他不僅努力鍛鍊保持自己的朗讀水平,同時還積極向其他同學學習其長處,使得自己語文綜合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成績也有了較明顯的進步。

  班級語文文化的建設使得教室內到處都充滿濃厚的語文氣息,使語文不僅僅是存在於課本中,更是存在於教室內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同學身上。濃厚的氛圍使得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其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大大的提升!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育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和諧地發展。

  新形勢、新理念、新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素質教育新理念。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讓學生不再僅僅是被動的“觀眾”,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觀眾”兼“導演”。學生積極投身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培養了其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我在講《新型玻璃》一課時,不再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採用了開“新聞釋出會”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扮演成各種新型玻璃的廠長,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向買家宣傳自己的玻璃,說清楚自己生產的玻璃的名字,特點,作用,還要向扮作“買家”的其他同學積極銷售自己的玻璃,而“買家”則要向“廠長”提出各種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感到很新穎,學生們積極參加課堂教學中去,積極扮演各種新型玻璃的廠長,踴躍發言,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使得本節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樣,在其他課文的教學中,我積極採用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奴隸英雄》時,我採用話劇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比賽。課前學生積極準備,排練,上課時學生認真表演,較深入的瞭解了課文的思想和主題,使得本課文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學生角色的轉變使得學生不再是語文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學習的參與者,知識的構建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大大而且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建立平等、新型的師生關係

  “親其師方信其道。”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所講內容自然也容易被學生接受;反之,沉悶死板甚至緊張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隔閡甚至恐懼,因此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會產生排斥甚至難以接受。雖然學生知道教師所講內容的重要性以及正確性,但是由於學生對教師的排斥,所以有時教師滔滔不絕、口乾舌燥的講一節課,也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就是有時候我們感覺講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因此必須重視師生情感培養,建立平等、新型的師生關係。一方面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應是學生的益友。作為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尊重他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幫助他們。在生活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的朋友。當他們有困難時幫助他們,當他們犯錯誤時要用適當的方法及時幫助他們,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感受到教師誠摯的愛,教師是真正的朋友,是在誠心誠意的幫助他們。

  師生情感培養的另一方面是在學習課堂上。課堂上教師不應是用威嚴去征服學生,壓倒學生,而是用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幽默妙趣橫生的語言感染學生,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征服學生。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展示自己肢體語言,運用一切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而不再是單純的聽眾。豐富多彩,富有生活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建立學習小組

  有競爭才會有發展,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競爭可以使學生增強的好勝心,精神充沛,幹勁十足,最大限度發揮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競爭還可以使學生髮現自己的優點,認識自身不足之處,看到別人長處。通過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自身優勢,積極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身不足,在競爭與反思中不斷進步。同時競爭還可以增強個人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針對小學生的好勝心強,競爭意思強的特點,我把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實行“語文學習小組競賽”活動。組長定期輪換,競賽內容有寫字,讀書,上課發言數量,單位測試質量,作業完成情況等。當學生以上內容表現好時給小組加分。成績每月總結一次,並對成績好的小組進行表彰鼓勵!這種辦法極大了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得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和進步,學生的成績也得到了了相應的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好,學的快樂,不僅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更是衡量素質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不斷的摸索和堅持,只有培養學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才可以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我們要以《語文課程新標準》為指導理念,不斷進取,積極應對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將學生知識的取得與興趣的提高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在興趣中學習!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