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積極分子十八屆六中全會思想彙報範文

  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借鑑。

  

  尊敬的黨組織: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域性高度,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主體、主要內容和關鍵舉措,明確回答了全面從嚴治黨由誰抓、抓什麼、怎麼抓等重大問題。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關鍵是始終堅持主責就是首責、守土必須盡責,切實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在本地區本單位落細落實。

  必須擔負的重要政治責任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和治國理政規律的認識,作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決策。管黨治黨責任在黨委,關鍵靠擔當。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首次明確各級黨組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負有主體責任。從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實踐的發展,更是認識的深化;是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制度的剛性規定。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黨委黨組書記來說,落實主體責任,既是政治責任、政治擔當問題,又是政治態度、政治立場問題。必須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看齊意識、憂患意識,堅定“四個足夠自信”,向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看齊,緊跟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在履行主體責任上做到認識足夠清醒、思想足夠自信、行為足夠堅定、措施足夠有力,自覺做中央滿意、黨員認同的管黨治黨、從嚴治黨書記。必須清醒認識到“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起重要保障作用,切實增強從嚴管黨治黨自覺性。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複雜的,為人民服務是永恆的、沒有止境的,切實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意識,始終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必須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管黨治黨不力就是瀆職的意識,以捨我其誰的政治擔當和“鐵面包公”的浩然正氣,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實現責任體系全覆蓋、無死角,以嚴肅問責推動責任落到實處,堅決防止“口號喊在黨委、工作還在紀委”,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壁上觀、當“甩手掌櫃”現象發生。必須深刻領會“全面”“從嚴”的豐富內涵,把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體現在嚴格要求上,貫穿到日常監督管理中。

  堅定執行和捍衛黨規黨紀

  全面從嚴治黨,“嚴”要有標準,“治”要有依據。黨的紀律就是黨員行為的基本標準、管黨治黨的基本依據。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要把嚴明紀律作為總抓手,當好紀律的堅定執行者、堅決捍衛者,確保全體黨員上下同心、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始終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核心,把嚴明政治紀律擺在首位,自覺從政治上警戒各種違紀問題,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帶動其他各項紀律嚴起來。始終立足“全面”這個基礎,做到既緊盯政治紀律又全面執行“六項紀律”,既突出“關鍵少數”又面向全體黨員,確保管黨治黨有重點、無盲區,實現對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全體組織、全部黨員的全面覆蓋。始終堅持“從嚴”標準,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支援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對各種違紀問題早抓早管、實抓實管,保持露頭即查、即發即查的高壓態勢。始終堅持高懸巡視利劍,強化黨內監督,聚焦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寸土不讓、一步不鬆,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從嚴匡正選人用人風氣

  深刻指出,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是加強領導,選好用好乾部,防止出現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選人用人管人,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委職責的重要方面,還是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關鍵舉措。必須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好乾部”標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把“德”作為第一標準,把“廉”作為基本條件,把“績”作為重要依據,把好政治關、作風關、能力關、廉潔關,真正把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必須從嚴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決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亂作為的幹部,調整撤換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對超編制超職數、違反標準和程式任用幹部、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檔案造假等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不實、違規兼職、“裸官”等問題,發現一個及時調整處理一個,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必須嚴明選人用人責任,建立幹部選拔任用問責制度,做到“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對“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問題進行倒查,既嚴肅查處當事人,又嚴肅追究責任人,堅決維護選人用人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著力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

  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必須直面政治生態中的歪風邪氣、潛規陋習,“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堅持思想建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及時把準幹部隊伍思想脈搏,築牢理想信念宗旨“高線”,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基礎。深入糾正“四風”,純潔政商之間、上下級之間、同學之間、戰友之間關係,端正和純淨家風,形成良好從政社會環境。加強建章立制,針對發生的腐敗案件,查詢漏洞,完善制度,壓縮腐敗和不正之風生存空間,剷除滋生土壤,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形成良好從政制度環境。強化文化引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紅色文化教育,深入挖掘湖湘文化中的廉潔內涵,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正確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形成向上向善的從政文化環境。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踐行“三嚴三實”,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甘奉獻,當好“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的示範效應,為營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注入活力、增添動力、凝聚正能量。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尊敬的黨組織:

  黨的以來,我們黨把反腐敗鬥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反腐懲惡,正風肅紀,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這3年多時間的反腐敗鬥爭,在中國歷史上將留下獨特印記。

  鐵腕懲腐

  黨的以來,全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論查處貪官人數之多,級別之高,行動密度之大,還是涉及領域之寬,挖掘問題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150多隻”老虎”落馬,20多萬隻”蒼蠅”被處分,超過800只“狐狸”歸案。

  “打虎”。從中央紀委公佈的資料來看,2013、2014、2015這三年,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人數和審查高階幹部的人數,連年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從分佈地域看,查處的高階幹部覆蓋了31個省區、市。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蘇榮、周本順、白恩培、蔣潔敏……有的曾經位居黨政軍權力中樞,政治野心膨脹,廣植黨羽,排斥異己,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汙染源,嚴重危害黨和國家政治安全;有的長期主政一方、盤踞一域,苦心經營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上下勾連,樹大根深;有的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部門和企業搞“領地”“家天下”那一套,“我的地盤我做主”,老虎屁股摸不得。這些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不是沒有掂量過。”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旗幟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強無畏的政治勇氣、堅韌不拔的政治定力,打響以身許國、報黨報國的“生死戰”。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什麼“鐵帽子王”,隨著一大批“老虎”被繩之以黨紀國法,消除了黨內重大政治隱患,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堅定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和信任。

  “拍蠅”。據中央紀委官網統計,僅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期間,全國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就有80516起,共查處人數達91550人。對那些官職不高、案值不菲的“小官鉅貪”,嚴加查處。

  “獵狐”。過去3年裡,“天網獵狐”行動佈下天羅地網。截至2015年11月底,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追回863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96人。“天網獵狐”行動向腐敗分子發出強烈訊號:境外不是“法外”之地,避罪沒有“天堂”,有逃必追,一追到底!

  肅紀正風

  作風問題,關係人心向背,必須橫下一條心抓好。過去,不正之風侵蝕了節日文化,粽子、月餅、大閘蟹、賀年卡、年貨節禮等越送越奢華。要徹底糾正“四風”,就必須從小處著手,緊盯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節日,運用多種形式,強化提醒警示。現在,高檔節禮變成“燙手山芋”,公款吃喝顯得“格外扎眼”,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節日風氣的變化。與此同時,中央還深挖潛入地下的不正之風,查處借婚喪喜慶斂財、出入私人會所、違規打高爾夫球等突出問題,寸步不讓。

  “四風”問題積習甚深,要破冰,必須出重錘。2015年1月至1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32128起,處理黨員幹部4323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9011人,含省部級幹部8人。與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對“四風”問題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人數上升幅度達37%。由此可見,對此類問題的查處力度大大提升。在查處案件的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指名道姓,這是對心存僥倖者以當頭棒喝。

  中央紀委監察部在網站醒目位置公開了舉報電話、舉報網址、舉報信箱等,歡迎廣大群眾對“四風”問題進行如實舉報。由於相信和依靠群眾,把專門機關的監督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無處不在的監督網,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四風”的反彈。

  紮緊籠子

  當前暴風驟雨般的強力反腐大快人心,對貪腐官員形成了強大震懾。但唯有以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籠子裡”,使得官員不僅“不敢腐”,而且“不能腐”“不想腐”,這才是真正的治本意義上的反腐之道。

  2013年2月初,對“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樓堂館所的豪華”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予以堅決整治,強調要“建立健全包括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嚴厲的懲戒機制在內的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9個月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印發施行,成為從源頭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的綜合性、基礎性黨內法規。以條例為引領,一個“1+20”的制度框架不斷建立完善,從預算管理、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因公臨時出國、領導幹部待遇等各個方面織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制度之籠。

  在2015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提出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重要任務。10個月後,重新修訂的廉潔自律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印發施行。兩者一柔一剛,前者正面倡導、重在立德,指明道德高線;後者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行為底線,將黨的以來關於作風、紀律等方面的新要求轉化為黨內法規,實現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

  加強巡視

  黨的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紮實推進巡視全覆蓋。在開展常規巡視的同時,開展機動靈活的專項巡視,衝著具體事、具體人、具體問題而去,推動查處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巡視所發現的問題觸目驚心。

  紀檢機關和組織部門對移交的問題分類處置、優先辦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領導幹部案件中,超過一半的線索來自巡視。針對發現的問題,2015年向中央深改辦和國資委等單位提供22份巡視中央企業的專題報告。實行整改情況黨內通報和向社會公佈的“雙公開”,前7輪巡視的118個地區和單位整改情況已經全部公開,接受黨內和群眾監督。

  深化改革

  黨的紀檢體制改革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以來,中央制定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保障。

  深化黨的紀檢體制改革,關鍵在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中央紀委牢牢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強化責任追究。2015年,共有850餘個單位的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和1.5萬餘名黨員領導幹部,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受到責任追究。

  作為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紀委擔負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責無旁貸。能否履行好監督責任,取決於紀委的履職能力。以來,在內設機構、行政編制、領導職數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中央紀委機關內設機構進行了兩輪調整,執紀監督部門數量和人員數量進一步加強,分別佔到機構和編制總數的近70%,真正實現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項主業。

  為破解“黨內監督難”的問題,穩步推進“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黨委對同級紀委的話事權收窄,上級紀委對下級黨委的控制面加寬,“一把手”監督難問題正在逐漸疏解。

  貫徹實施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意見,在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機關等中央和國家機關設立7家派駐機構。目前,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共47家派駐紀檢組,其中單獨派駐20家、綜合派駐27家,監督139家單位,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

  中央紀委派駐機構由中央紀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派駐機構與駐在部門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從制度上消除可能影響派駐機構發揮監督作用的障礙,規避了“派”的虛化和“駐”的牽制,發揮了“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派駐機構跳出來看,鑽進去幹,工作更加超脫,派駐威力逐步顯現。

  以來,中央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在盤點成績的同時,我們仍要清醒看到,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腐敗活動減少了但沒有絕跡,腐敗分子被震懾住了但還在窺測方向甚至困獸猶鬥,反腐敗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築牢。種種情況表明,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捲土重來,這不僅會惡化政治生態,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也正因如此,在2016年1月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再次告誡全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