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歷史典故的成語大全

  “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閱讀!

  ***一***:指鹿為馬

  【釋義】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語出】《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人物】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誰認可他卻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裡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回答:“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卻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二***:畫龍點睛

  【釋義】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

  【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人物】張僧繇是樑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麼。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三***:入木三分

  【釋義】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

  【語出】唐代張懷瓘《書斷》:“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人物】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讚歎地說:“右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四***:諱疾忌醫

  【釋義】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願改正。

  【語出】宋代周敦頤《周子通書 過》:“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勸***;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人物】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侯:“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面板裡,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侯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侯不理睬他。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侯仍舊不理睬他。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

  扁鵲對使者說:“病在面板裡,肌肉裡,腸胃裡,不論鍼灸或是服藥,都還可以醫治;病若是到了骨髓裡,那還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我也無法替他醫治了。”桓侯不久病逝了。

  ***五***:多多益善

  【釋義】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語出】《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人物】劉邦稱帝后,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不久,劉邦接到密告,說韓信接納了項羽的舊部鍾離昧,準備謀反。於是,他採用謀士陳平的計策,假稱自己準備巡遊雲夢澤,要諸侯前往陳地相會。韓信知道後,殺了鍾離昧來到陳地見劉邦,劉邦便下令將韓信逮捕,押回洛陽後把他貶為淮陰侯。韓信心中十分不滿。有一天劉邦把韓信召進宮中閒談,要他評論一下朝中各個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說了。當然,那些人都不在韓信的眼中。劉邦聽了,便笑著問他:“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人馬?”“陛下能帶十萬。”韓信回答。劉邦又問:“那你呢?”“對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劉邦心中很不高興:“你帶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逮住呢?” 。

  後來,劉邦再次出征,劉邦的妻子呂后終於設計殺害了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