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考試分析

  在對考試的反思中,幫助學生髮現錯誤和改正錯誤,是提高學業成績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高二化學考試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本次月試題以學案及課堂作業原題為主,所考察的內容強調了能力但又很切合實際,在整張卷中具有較好的區分度,試題共25道,其中選擇題18道,填空題6道,計算題1道,滿分100分。
  試題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兼有靈活變式應用。 涉及高中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的烴類知識, 一方面考察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檢驗了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和規律的實質。
  現將所教班級試卷的答題情況進行調查,統計情況如下。
  試卷主觀題卷面總分54分,客觀題卷面總分46分,
  二***3***班平均分49.6及格率30%
  二***4***班平均分47.9及格率20%
  嚴重失分題目分析:
  一、7小題,同分異構書寫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0小題,新資訊解讀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1小題,官能團辨析不清,造成失分;
  14小題,原題發生細微變化,學生審題不細或應變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5、16、17、18小題為靈活變式應用,多數學生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二、19小題學生對鍵線式省略方式不清,系統命名規則應用不規範,因基本功欠缺,造成失分;
  20小題“四同”概念不清,具體物種變式結構辨析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23小題根據性質推斷結構的逆推思維方式欠缺,推斷出結構,規範書寫能力又欠缺,造成失分;
  25小題靈活變式應用,多數學生能力欠缺,造成失分,只極個別學生得分;
  失分原因分析:
  一是教師教學的失利
  這學期開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學生雖然曾經接觸過一些典型的有機物質,但對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及學習方法還沒有認知,以前學的點滴也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開學月餘,為讓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形成一種初步的認知方式,儘管我們教師對學案的設計及使用進行了許多修正,但短暫的時間,基礎知識、靈活拓展一同進行,對初學者,尤其接受能力欠缺的學生而言,由於基礎知識強化訓練的時間被壓縮,影響了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掌握,致使嚴重失分,確與教師的主次安排失利有關。
  二是學生自身的因素
  年關回來,學生的玩心未收,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不佳,較浮躁,加之個別學生想放棄學業的做法的影響,一些原化學成績較好的學生也失去原有的學習主動性,儘管教師經常提醒督促,也只是應付完成學案,對基礎知識不願規範進行強化訓練,對靈活變式應用題目又不肯動腦總結規律方法;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更是隻有被動抄寫,不去真正動腦理解記憶基礎知識,更無法產生靈活變式能力,造成失分也是必然的。
  反思與改進: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入手,多從實際生活去進行聯絡,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 以教材為本,制訂確實可行的學案,在導學問題環節,要注意層次性,要源於課本,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課堂小結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歸納、類比、圖表、知識結構圖等形式,深刻領會各化學概念、原理意義、適用條件和使用範圍等,理解結構決定性質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強化訓練化學用語的規範書寫。
  3. 課堂上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融入到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來,多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加強解題技能的訓練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教師的作用硬體現在幫助學生把每一個基礎知識點細化、到位、落實,真正理解,直到掌握。而不是越俎代庖,努力做到不趕時間,不趕進度。
  4加強對學案達標訓練的落實情況檢查。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要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正確處理好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角色和地位的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
  這次期末考試,我們化學用市教科院命制的試卷,且是B卷。按市教科院的指導意見,高二我們上了必考內容選修四,同時上了兩門選考模組:選修三和選修五。這次命題就是基於上述幾門課程內容展開,知識面之廣,綜合性之強由此可見。下面就試卷和學生的考試情況作一個分析總結。
  一、試卷構型與命題立意
  本試卷分值分配為:化學反應原理20%、選三前兩章、選五前三章。試卷兼顧知識面覆蓋和熱點知識的突出,試卷幾乎涵蓋大多數知識點,但是也重點突出了熱點知識和基本化學反應原理等,如:氧化還原反應、電解質溶液、熱化學等。試卷兼顧基礎和能力考查,試題考查的知識細緻而全面,如:基本化學用語、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等,能力考查是本試卷一大亮點,諸如:計算能力***PH、混合烴計算、平衡常數,計算量不大***、實驗能力、圖表資訊獲取能力、推理能力等,可以說體現了新課改精神。
  試卷不足之處:1.兩次考到苯酚的弱酸性,一次是苯酚與氫氧化鈉中和後,離子濃度比較,一次是實驗題中苯酚與碳酸、醋酸酸性強弱的比較,這樣有點重複,且苯酚本身不是熱點知識。2.第20題的第七問PH計算與本體考查的化學平衡明顯不符合,有點放錯地方的味。3.填空題在問題設定上有點臃腫,可以精簡,設定更合理些。
  二、考試資料和學生實情分析
  1.難度和區分度
  難度合適、區分度合適有: 6 、10 、11 、12 、13 、 14 、 15 、17 、18 、19 、20等題。
  難度偏難、區分度合適有:16、21兩題。
  難度偏易 、區分度合適有:1 、2 、3 、4 、5 、7 、8 、9等題。
  以上資料分析顯示,每題區分度均合適。
  從單個題目資料分析看,難度係數低於0.6的題有:10***0.58,雄黃結構簡式***、11***0.54壓強、溫度對轉化率影響的平衡影象***、13***0.43,電解、原電池的裝置圖***15***0.55,有機物點線式***、16***0.29,競爭沉澱影象***、18***0.58,有關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強弱比較,高錳酸鉀、氯氣、溴單質氧化性比較***、19***0.58,多官能團有機推斷***、20***0.45,化學平衡圖表資料分析,綜合反應熱***、21***0.28,給出圖表,對混合烴進行計算***。
  2.各分數段人數分佈
  80分以上,67人,佔6.24%
  70分以上,195人,佔18.16%
  60分以上 ,393人,36.59%
  50分以上,638人,佔59.40%
  從分佈曲線中可以看出,分數
  主要集中在50-60之間,正態分佈
  不是很好。優秀率和及格率均不是
  很好,這跟考查的面很廣,且沒有
  複習,以及學生基礎不牢等有關。
  3.班級平均分
班級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均分 46.82 50.3 45.67 50.4 50.26 74.95 73.46 48.77 52.36
班級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均分 53.2 49.3 55.63 55.52 51.84 53.97 50.74 50.6  
  班級之間存在不平衡,最高與最低相差十分。
  4.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資料分析和老師們閱卷的感受,學生中存在以下問題:
  ***1*** 基礎知識不牢
  表現在以下方面:化學基本用語,官能團電子數,酸性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與PH有關與幾元酸無關,化學反應平衡常數、反應速率大小比較,電化學原理,有機化學空間位置、基本性質,氧化還原配平、及方程式書寫。
  ***2*** 能力欠缺
  表現在:影象資訊獲取能力,如雄黃結構圖、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圖、電化學圖、有機物結構簡圖、沉澱競爭圖、實驗裝置圖、化學平衡表、混合烴燃燒產物圖;推斷能力,如有機物推斷;計算能力,如平衡常數、反應熱、混合烴組成等的計算。
  這次考試很有指導意義,對我們的教學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在肯定成績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也為我們後面工作指出努力方向。氧化還原方程式書寫、圖表資訊能力被突出擺在我們教學面前,這方面需要我們在教學時花更多的精力。
  ***三***
  一上學期做得好的地方
  1、每節正課前利用10分鐘左右默寫上節課的知識點。
  2.每章學習完後讓學生自己整理知識表格。
  3、每節課準備充分,每節課教學目標明確。
  4、利用課餘或自習時間到教室輔導。
  二、上學期做得不足的地方
  1、與學生的交流較少。
  2、給學生課外培優較少。
  3、趕進度的現象較多。
  三、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或不熟練,概念理解掌握較差。
  2、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如溶液中的守恆、氧化還原中的一些量的理解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3、審題不仔細。如題目要求寫離子方程式而考生寫成化學方程式。
  4、化學用語和文字表達能力差。
  5、計算能力差。
  四、本學期的措施
  1.降低難度,依綱扣本,抓好基礎:在教學中必須重視以主幹知識為重點的基礎知識教學,狠抓主幹知識,要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對學科主幹知識,核心內容的記憶、理解,應用和縱橫聯絡上,要引導學生自編知識網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2.加強化學用語的規範,避免過失性失分:一定要強調以化學方程式為代表的化學用語的指導,在相關教學中要做出周密的安排,特別是化學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要作為教學重點、難點,落實在元素化合物和知識的課堂教學之中。
  3.重視典型習題練習,優化思維訓練: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佔有大量的資料,通過精心研究、分析、比較、篩選;把一些優秀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習題推薦給學生,並展示其優化的思維活動。注重對學生審題能力,基礎知識遷移應用能力訓練,要幫助學生總結常規題型的分析方法及解題要領。
  4.強化實驗複習:讓學生體驗實驗操作過程,在體驗中去思考實驗設計的原理。強調規範性、科學性和嚴密性,要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熟練地表達實驗現象、過程和結論。提高學生自主應用化學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狠抓練習批改、分析及講評:要做到練習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析,有析必評。注意講解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注重講解試題的變形、轉換、重組和巧妙設計。
  6.多抽時間與學生交流,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達更好。
  7.繼續多抽時間到教室為學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