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第二單元雜文說明

  在語文課本中,一些雜文大家讀起來都很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一語文第二單元雜文綜合說明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高一語文第二單元雜文綜合說明:

  雜文是文藝性的論文。它有幾個特徵。第一,戰鬥性與愉悅性的和諧統一。雜文具有戰鬥性,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攻守的手足”;雜文又有愉悅性,它使讀者在笑聲中愉快地和那些舊事物告別,獲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悅性伴隨戰鬥性而生。第二,論辯性與形象性的有機結合。雜文的本質是論辯的,它有“論”的色彩。它以邏輯力量制服論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論是非,辨正誤,揭示真理。然而,雜文的論辯是形象性的論辯。雜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錮弊常取型別”。它雖然寫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卻是可知可感的;把它們合起來讀,不僅某一形象更加鮮明,而且可以從中看出“時代的眉目”。第三,幽默、諷刺與文采的巧妙運用。幽默,是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和不合情理之處。諷刺,是以含蓄的語言或誇張的手法,譏刺、嘲諷落後、黑暗的人或事。雜文筆法,就是以諷刺、幽默為主的筆法。雜文語言還要有文采,精練、別緻,往往莊諧並用,駢散結合,妙趣橫生,令人叫絕。此外,雜文還有一個特徵:短小精悍。

  鑑賞雜文,首先要把握雜文的文體特點,從雜文的特點出發,容易理解、欣賞雜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雜文字質上是說理的,可以運用邏輯思維去閱讀雜文;雜文又是形象地說理的,因此又要運用形象思維去閱讀雜文。欣賞雜文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選材立意的“大”與“小”,大中取小,小中見大;藝術構思的“虛”***講道理***和“實”***舉例項***,以虛統實,以實帶虛;行文佈局的“開”與“合”,合而能開,開而善合;語言文字的“莊”與“諧”,莊而能諧,莊諧並作。一般來說,鑑賞雜文,要熟悉雜文的時代背景。然而,優秀的雜文,它所概括出來的社會“型別”具有超越時代的普遍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讀者不熟悉時代背景,也可以把握雜文的實質性內容。

  雜文賞析:

  柯瓦連科在他後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領,使勁一推,別里科夫就連同他的雨鞋一齊乒乒乓乓地滾下樓去。樓梯又高又陡,不過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站起來,摸了摸鼻子,看他的眼鏡碎了沒有。可是,他滾下樓的時候,偏巧華連卡回來了,帶著兩位女士。她們站在樓下,怔住了。這在別里科夫卻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願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願意成為別人取笑的物件。是啊,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裡去,還會傳到督學耳朵裡去啊。哎呀,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就不定又會有一張漫畫,到頭來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到他站起來,華連卡才認出是他。她瞧著他那滑稽的臉相,他那揉皺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以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來的,就忍不住縱聲大笑,笑聲在整個房間裡響著:

  “哈哈哈!”

  這響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結束了一切事情:結束了預想中的婚事,結束了別里科夫的人間生活。他沒聽見華連卡說什麼話,他什麼也沒有看見。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從桌子上撤去華連卡的照片;然後他上了床,從此再也沒有起過床。

  過了一個月,別里科夫死了。我們都去送葬。

  我們要老實說:埋葬別里科夫這樣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們從墓園回去的時候,露出憂鬱和謙虛的臉相;誰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樣的感情,我們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時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們到花園裡去跑一兩個鐘頭,享受完全自由的時候,才經歷過。

  我們高高興興地從墓園回家。可是一個禮拜還沒有過完,生活又恢復了舊樣子,跟先前一樣鬱悶、無聊、亂糟糟了!局面並沒有好一點。實在,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可是這種裝在套子裡的人,卻還有許多,將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