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第二單元語文考試閱讀題

  語文考試的閱讀題是拿高分低分的分水嶺,要想取得好分數,就要把基礎做好,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以及相關的習題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1:山魂

  在大山深處,有一座村落,不大。十幾戶人家,零星的點綴在半山腰的樹林裡。山腳下有一條傍水蜿蜒曲伸的小路,唯一一條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多少次我往返於繁華和貧瘠之間,從這條路的起點出發,只是好像從未抵達過終點,或許,這條生命之路原本就沒有終點。

  有了山,也就有了谷,山和谷緊密相連。這裡有一種胸懷,世代的人民就在這山谷裡生活。黃昏時分,風就順著山谷走來了。山裡的風很清很鮮,有一股剛剛翻過的泥土的味道。味道是從北山坡傳過來的。每到立秋時節,二嬸就催著二叔把北山這塊旱地翻好。二叔用牛拉著犁翻好地。再施些牲口的糞便,撒下白菜、蘿蔔、大蒜的種子,即便是寒冬,依然能看到一片綠色,生機盎然。

  風看似無形,卻並不散亂。山裡有一種涵養,容納了各種自然的聲音。仔細聽,風裡有山裡娃嬉鬧的笑聲;有狗子媽喊他回家吃飯的呼喊聲;有柱子他爹的叫罵聲,不知是哪家淘氣的娃娃偷摘了他橘子樹上的橘子。還有雞鴨回籠共同奏起的和鳴聲。一種聲音牽來一種聲音,一種聲音伴著一種聲音。自然和諧地在黃昏的山村蔓延開來。

  山裡養育了勤勞的人們。山裡的黃昏來的很快,也很短暫。暮色中,有莊稼漢子疲倦的身影。肩上扛著耕地的犁、耙,吃力的走著。身後是一頭牛。老黃牛時時低吼著,頭一直抬著,向著天空。那低沉厚實的吼聲,久久在山谷裡迴盪。這裡的信仰是最樸實的,有付出就有收穫。往往最美的是最短暫的,最短暫的也是最長久的。所以要去珍惜,要去懂得。

  山裡人很質樸、善良,也很好客。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不管你來自何方,是何身份,只要你肯在火塘邊落滿菸灰的板凳上坐下,他就笑了。傾其所有。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雞殺了,就著剛剛從北山坡採回的青菜,大碗大碗的請你喝酒,不醉就不放過。你醉了,他的笑容更加憨厚。山裡的酒是自家糧食釀的。不烈,很香醇。喝的再多,也不頭痛。酒很清澈,也很暖人。每一滴酒,濃縮了山人裡的質樸,每一滴酒,蘊含了山裡人的勤勞和樂觀。仔細看,酒裡有山裡人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倒影,有山裡人開懷的笑臉。山裡人和你交流不用語言,用酒,用他的心。釀酒的水取自那口老水井,日子久了,水井裡的水就有了酒的味道,酒的甘醇。醉了,不要緊,就睡,倒頭呼呼大睡。山裡的夜很靜謐,只有些許幾顆星星掛在天空,大部分星星都去陪娃娃睡覺去了,都在山裡娃娃的睡夢中。偶爾也傳來幾聲狗吠聲,在空空的山野迴響,一直傳到山的那一邊。

  夜再長,天始終會亮。天剛剛破曉,那條石板路就熱鬧起來,忙碌起來。男人們就開始挑水,把大水缸挑得滿滿的,足夠一天用的。水缸是泥巴燒製的,很粗糙。山裡人不在乎是否精緻,堅實耐用便宜就行,這過日子還得精打細算。水挑滿了,女人們就醒了。背上揹簍,開啟牛圈的門,牽著牛走在前面。男人扛著鋤頭走在牛的後面。腳步如此默契,不近也不遠,緊緊跟隨。一直以來都這樣走,一直是多久?一輩子。一代又一代,這是山裡不變的法則。

  地裡的草多了,該鋤鋤了;院子裡柴火慢慢變少了,該砍些了。這是山裡不變的習性。山裡沒有面包,沒有牛奶,也就沒了吃早餐的習慣,就只是喝上一瓢井水,匆匆上路。女人們很矮,很瘦。矮小也許是遺傳的。祖祖輩輩被揹簍壓矮的。山裡人不懂營養搭配,一直都很瘦。但也有一些好處,至少不用減肥,因為沒那閒工夫。男人們面板很黝黑,很皮糙。晒的,磨的。可以抵禦蚊子的叮咬。本來血就不多。血管流著的是,紅色的,鮮紅鮮紅的血。

  山從未改變過,一直佇立著。人也從未改變過,一如既往的簡單實在。

  每一個走出大山的人,不管走多久,什麼都可以改變,唯一不曾改變的,是那種精神―――山魂。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

  【小題1】作者寫了“山魂”的哪些內容?***4分***

  【小題2】簡要概括文中哪些內容照應了倒數第二段中的“山從未改變過” “人也從未改變過”。***3分***

  【小題3】簡要賞析文中畫線語句。***4分***

  ***1***每一滴酒,濃縮了山人裡的質樸,每一滴酒,蘊含了山裡人的勤勞和樂觀。

  ***2*** 每一個走出大山的人,不管走多久,什麼都可以改變,唯一不曾改變的,是那種精神―――山魂。

  【小題4】請從寫作思路方面簡要分析文章是怎樣一步步揭示“山魂”的。***4分***

  【小題5】銅鼓縣地處贛西北邊陲,修河上游,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屬典型的山區縣,有人說,“山魂”精神已經過時了,現在我們學習“山魂”精神有必要嗎?請說說理由。***不少於30字******3分***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答案

  【小題1】***1***有養育勤勞人民的胸懷;***2***有容納各種聲音的涵養;***3***有付出就有收穫的信仰;***4***有質樸、善良和好客的傳統。***每點1分***

  【小題2】1.山和谷緊密相聯,世代的人們都生活在山谷裡。2.山裡人勤勞、質樸、善良、好客精神品質。3.山裡人每天的生活方式4.山裡不變的生活習性。沒有改變***每點1分,答對3點即可給滿分***

  【小題3】***1***運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句式,寫出了酒是山裡人情感的寄託,酒裡蘊含著山裡人質樸、樂觀的性格,為下文寫里人的精神及山魂作鋪墊。

  ***2***用質樸的敘述語言,寫出了山魂深深紮根在每一個走出大山的人的心裡,也寫出了每一個走出大山的人永守山魂的堅定信仰和決心。***意思相同即可***

  【小題4】本文先寫山谷的包容胸懷,接著寫山裡的涵養和山裡養育了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再寫世代相傳的法則和不變的血性,一步步為揭示“山魂”作鋪墊。

  【小題5】示例:“山魂”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更是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無窮力量。也可從某一點“山魂”精神去答。答對大意即可。***字數不足30字不給分***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2:一生做好一件事

  ⑴一個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做好一件事。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裡,我只長年歲不長心眼兒,想來真是痴長。

  ⑵從前,我外婆家的屋後有一座大園子,園子裡頭長滿花木蔬菜和中草藥,芙蓉花、雞冠花、桃樹、垂柳,小白菜、香蔥、車前草、雞血藤等混長 在一起,引得蜂來燕往蝶飛蚓爬,使兒時的我玩得十分著迷。後來這種私家的園子很快就沒有了,支援了國家建設。園子變成了一座絲織廠,整日整夜哐當哐當地 響。從此,我一直心懷渴望,非常想養花種草。渴望與日俱增,可多年來就偏是沒有機會,既沒有自己的住房也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寸土地。十幾年熬過去,去年分得 一套公寓,奔到陽臺上一看,發現竟然留了養花槽。這一高興,頭腦發熱,不知不覺拿業餘愛好當了正經事做。一連好些日,提著籃子和小桶,四處挖湖泥。在忙了 一陣之後,花種上了,草也養上了,菜籽兒也撒上了。然後,抱著肩來來回回欣賞,倒真有一種了卻了某個夙願的感覺。以後每逢出差或筆會,凡遇上奇花異草,都挺執著地弄點回來栽進盆裡。可是到了秋季,結果並不理想,葡萄才結了幾顆,花兒沒開幾朵,從廬山植物園特意帶回的碗蓮之類的也都死了。怎麼回事呢?

  ⑶為此,我特意找了本《花經》來讀,讀著讀著,心中漸亮。合上《花經》,扔下花鏟,淡然一笑:我不再養花了。

  ⑷《花經》記敘了作者之父黃嶽淵先生的一段經歷。黃嶽淵先生在宣統元年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時年將三十。有一日黃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該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應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興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為人的根本,於是,黃先生毅然辭官隱退,他購買田地十餘畝,聚精會神,抱甕執鋤,廢寢忘食,盤桓灌溉,甘為花木之保姆。果然,黃家花園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花異草奇,聲名遠揚。每逢花時,社會名流裙屐聯翩,吟詩作賦。更有文人墨客指點花木,課晴話雨。眾人深得啟示:混濁之世,百無一可,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己。

  ⑸據說當時的文壇名人周瘦鵑、鄭逸梅等人皆為黃先生的花木摯友。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養出了人間知己,恐怕這才叫養花種草!這才叫做好了人生一件事!而把一件事要做好,豈能憑你心中有一點喜歡?有一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⑹少年狂妄,自以為聰明。把表面的一些由頭借來,實際標榜自己為至情至性之人。這也做做,那也試試,好聽人評價個多才多藝。近年來國家大興經濟,文人紛紛“下海”,我也曾與人發議論說作家的智商是足夠經商的。可由養花我頓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們終身搞陰謀,商人們終身搞經營,黃嶽淵先生終身搞花草。一生的時間並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做好一件事,那也就夠了。正像張繼以一首《楓橋夜泊》使其名流千古、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瑪格麗特·米切爾以《飄》屹立於世界文壇一樣,人生不需很多,只要一點點足矣。可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做好一件事。

  ⑦總之,我是不敢再說文人經商之類的話了,也不敢再狂熱地養花弄草,研究烹調之類的興趣也淡了下來。興致所至,偶爾為之,拿得起,放得下,絕不長期牽腸掛肚。傻一點兒,笨一點兒,懶一點兒,冷一點兒,就做一件事:寫作——我這一生。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

  【小題1】結合全文,說說題目中“人生做好一件事”的“一件事”指怎樣的事?從文中舉例說明。***4分***

  【小題2】前三段文字,作者表達了對種花養花這件事的感情變化,請概括回答。***6分***

  ***1***小時候:

  ***2***在公寓如願後:

  ***3***讀了《花經》後:

  【小題3】 作者檢視《花經》,本意是要尋找種花方法的,卻轉述了作者父親黃嶽淵先生的故事,黃嶽淵養花有何成就?轉述這些故事有什麼作用?***6分***

  ***1***黃嶽淵養花成就:

  ***2.***轉述的作用:

  【小題4】聯絡全文,品讀文中劃線句子,回答下面問題。***3分***

  “一件事要做好,豈能憑你心中有一點喜歡?有一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這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怎樣的意思?

  【小題5】作者池莉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抒寫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但生活中又有好多人是做了好幾件好事的。你對“只做一件事”這個問題怎麼看?請簡述理由。***3分***

  初一下冊語文考試閱讀題答案

  【小題1】***4分***一件事,主要是說人的一生要積極努力、專心致志做好某一事業,不要貪多求全。***2分,意對即可***文中像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養出了人間知己,叫做好了一件事;像張繼以一首《楓橋夜泊》使其名流千古、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瑪格麗特·米切爾以《飄》屹立於世界文壇一樣才叫做好一件事。***2分***

  【小題2】***6分,每小題2分***

  ***1***對花草十分著迷,渴望養花種草;***2***結果不理想,後疑慮、苦惱;***3***淡然放棄養花

  【小題3】***1***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養出了人間知己。***2分***

  ***2.***將黃先生養花與自己養花比照,突出黃先生才是一生做了一件事,既解釋了自己不再養花的原因,也為下文抒發“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作鋪墊。***4分***

  【小題4】***3分***反問***1分***;要做好一件事不能只靠一點的喜歡迷戀,或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能漫不經心地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樣會一事無成。***意對即可。2分***

  【小題5】***3分***示例:我認為作家池莉的觀點是正確的。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浮躁,強調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強調責任意識和精品意識,自有其針對性,和發展多種才藝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