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怎樣與幼兒溝通

  身為孩子們最好的小夥伴,這個時候我們的幼師應該如何通過溝通,來敲開他們小小的心扉,和他們暢通無阻的交流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幼師與幼兒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幼師與幼兒溝通的方法:溝通六個方法

  一熟記幼兒的名字

  在幼兒園裡,老師呼喚幼兒的名字,幼兒會倍感親切,覺得自己受到老師的重視。一般而言,呼喚幼兒的名字以幼兒入園登記的名字為標準,而不呼喚幼兒的綽號,這是對幼兒的尊重和基本的禮節。因此,熟記幼兒的名字是教師與幼兒溝通技巧的第一把鑰匙,也是進行溝通的基礎。

  二選用適當的語言

  在溝通過程中,什麼樣的語言才是適當的語言呢?簡單來說,教師與幼兒溝通時,應該選擇幼兒容易聽懂的字詞句來作為與幼兒交流的媒介,用詞要準確,句子表達要完整、具體。

  三老師眼光要與孩子直接接觸

  目光的接觸本身就是一種交流和溝通。有經驗的老師通常能夠用目光來和幼兒進行交流,幼兒能通過老師的一個眼神明白老師要說什麼。然而,老師要使每一個幼兒的眼光都注視著自己,視線必須將所有幼兒包圍其中。

  此外,在與幼兒進行交流與溝通時,教師的視線最好與幼兒平行,最好的辦法就是,蹲下來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感覺老師重視他,與老師處於平等的位置,交流起來更能感覺到老師的關愛。

  四說話語調和速度要適當

  在溝通的過程中,老師說話的語調對於交流起著重要作用。對於幼兒而言,教師的語言抑揚頓挫會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幼兒交流的興趣和慾望。同時,與幼兒溝通時的語速要適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容易導致幼兒聽得不太清楚,太慢就會使幼兒等得太急,幼兒本有的積極性會降低。交流時的音量也要適當,只要使每個幼兒都能聽清楚就可以了。

  五語氣要和善

  教師與幼兒溝通時,語氣是否和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語氣,幼兒聽起來會感覺到一絲絲溫暖的情意,幼兒也更容易接受。此外,為了更好地達到溝通效果,教師可以適當製造懸念,讓幼兒的注意力更為集中。

  六善於傾聽

  在語言活動中,我們常常引導幼兒學會傾聽,而我們本身卻不時會忽視這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有表達自己的強烈慾望,他們渴望獲得大人們的關注與認可。因此,在與孩子的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更要作好榜樣,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幼師與幼兒溝通的方法:與幼兒相處之道

  1、學會和幼兒溝通,同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

  幼兒年齡小,閱歷淺,說話的內容少,語句也簡單,教師應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通過講故事、作遊戲、唱歌、跳舞、玩玩具來引導和啟發孩子們多說話,通過提問和講述來增加孩子們的知識面和溝通能力。但是孩子同樣是有思想的,只有你先尊重他,他才會懂得尊重你、愛戴你。

  2、對待孩子有“四心”:責任心、愛心、耐心、童心。

  責任心,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必須的。做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本質、目的和任務,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你的任務完成了沒有,目的達到了沒有?這是教育責任心的體現之一,同時我們要對小朋友、家長、幼兒園、自己乃至社會負責,小朋友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讓他們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愛心,幼兒教育是一種無私而又博愛的職業,它要求每一個幼兒教師要用真心去呵護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充當不同的角色,在孩子脆弱的時候,我們是慈愛的母親,在孩子耍脾氣的時候,我們是嚴厲的父親,在孩子玩耍的時候,我們是忠實的玩伴。

  耐心,是考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品質素質的條件之一,因為幼教的物件是剛離開父母的懷抱的兒童,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學習的時候教一遍不懂二遍,二遍不懂三遍,三遍不懂四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應該一味的責罵他們,而應該告訴他們:這件事做錯了,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同時,我們要養成和小朋友講道德的習慣,以理服人,那麼老師理應更嚴格要求自己,做小朋友的好榜樣。

  童心,從身幼兒教育的工作者,我相信大都是比較喜歡孩子的,喜歡她們的天真、活潑、可愛、無暇,那麼我們也要像孩子一樣,要有一顆快樂、純真、永遠年輕的心,正如一位老師說好的老師看上去應比實際年齡小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