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冊教案設計

  教案是初二政治教學設計的文字表現形式,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來支撐課堂實踐的理論基礎。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初二政治上教案設計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教學重點:為什麼需要寬容?

  教學難點:寬容與縱容的區別

  教學過程:

  匯入:小品表演:寬容的故事片段***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歷史的***,說明什麼是寬容,並結合片段展開闡述寬容的作用。

  一、出示漫畫“半碗水”

  ——***一個由於缺乏寬容他人而導致的悲劇故事***,從反面案例說明寬容的價值。

  二、討論生活中有沒有因為不懂得寬容自己而導致的悲劇呢?

  三、小記者採訪:請問你有無因為缺乏寬容而留下的遺憾事例,並說一說這些案例帶給你的感悟。

  四、出示故事:是寬容還是縱容?

  小強***年齡不加以明確,故意留給學生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探討。***吃飯很挑食,每當菜不合胃口時,就把筷子一摔,把碗一推,脾氣大發:“這麼難吃,不吃了!”當媽媽要批評他時,奶奶總是說,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不會了!

  通過辯論明確寬容是有原則的。

  五、散文詩朗誦——寬容***P教材102***

  淺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困惑及對策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學生們在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現實。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緩的。但我們的社會現實、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政治課的教材脫節,由此給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困惑。

  【關鍵詞】困惑 思想政治 對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浮躁,什麼事情都追求高效,有時真恨不得一步登天。當然學生也不例外。現在的學生們在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現實。我們開始懷念那些中學時代過得單純的日子,希望今天的中學生也能跟過去一樣。這是絕不可能的,因為今天的社會已經不是昨天的那個了。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緩的。要想改變,比思想先行。我們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的,而且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身理、心理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我們這時候抓好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在教學中卻產生了很多困惑。

  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觀點與學生的現實脫節

  思想政治課本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學生的思想、心理起著引導作用。但因為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教學時,我發現教材中的觀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段距離,學生感覺較陌生,理解和實施教學活動比較困難。社會的發展也使人們的思想不再單純,而是更加複雜。對物質的渴望使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變得可有可無,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也放鬆了,有的甚至是產生了一種知識無用論,放棄了學習。這樣的思想自然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他們覺得這些現實與教材中教學的內容產生矛盾,由此而產生了迷茫心理。政治課理論性較強,如果單靠老師在講臺上講解,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更是覺得枯燥無味,不想學習。

  二、學校的教學與家庭教育不協調

  在教學活動中,每位政治教師,不僅要把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而且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基礎文明、倫理道德、法制紀律、理想情操等多方面進行教育與培養。這是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也是思想政治課在實現整個中學教育目標方面所承擔的重要任務。然而,現在的學生家長尤其是農村的學生家長中相當一部分人的思想、文化素質因為客觀的原因從整體上看是較差的,這就制約了家庭教育水準的提高。思想政治課教育目標與家庭教育之間形成的“偏差”,必然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老師在課上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艱苦奮鬥,助人為樂,許多家長教育子女“在外面要少管閒事”;學生在校“學雷鋒”,學生回到家裡,卻以自我為中心,貪圖安逸和享受,在家當“小皇帝”、“小公主”。這種教育上的“偏差”,必然影響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這就是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面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實施中,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尋找對策,為實現和諧社會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對政治教學的錯誤理解而學習方法不對

  在人們的認識中,總以為政治屬於文科,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知識,有的只是一些政策綱領,上課根本沒有必要認真地聽,只需要考試之前臨時抱抱佛腳就行了。這種思想在學生中並不是少數,反而佔了很大一部分。這其實是對政治教學的誤解,究其根源,是應試教育惹的禍。應試教育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對學生實行的是灌輸式教學,不管學生對教的知識理不理解,只要他們能夠背下來,考個好成績即可。久而久之,不僅在學生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而且長期以往老師想要改變也很難了。 那麼,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改變學生和教師的這種錯誤觀念,必須堅決地貫徹實施新課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關注學生的身理、心理健康,實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的生活實際,學會自主學習,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事物。同時也學會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政治、思想問題,讓他們覺得政治並不是“假大空”的代名詞,跟我們的生活聯絡非常緊密,也很實用。這樣學生自然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四、單一的教學評價制度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一般都是以考試分數為主,平時表現為輔。對教師教學評價的方式是將教師視為客體,評價標準是看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評價機制實際上並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須建立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老師、同學、家長共同參與的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只有徹底解除學生的束縛,才能解開困惑,輕裝上陣,創造性地學習。

  產生困惑並不可怕,它證明我們在積極地思考,尋求解決和進步,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努力鑽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聯絡生活實際,就可以解開學生的困惑,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使其快樂健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