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吉他手指疼的原因有哪些

  經常聽到剛學吉他的同學抱怨說彈吉他手指尖疼、磨出水泡、甚至流血!其實沒有這麼恐怖,只要吉他手感好、再加上一些科學合理的練習方法,這些完全可以避免。下面小編整理了初學吉他手指疼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初學吉他手指疼的原因

  彈奏方法錯誤:

  a. 按弦位置不對:按在品格里面偏左或者中間都是不對的。正確的位置應該是儘量靠近右側***音孔***品柱,但注意不要按到品柱上。只有位置正確,才能用最小的力量輕鬆按響一個音。

  b. 按弦力度過大:如果把按弦力度分成10份,完全不用力是0分,用最大力度按弦為10分,輕輕把琴絃按到品柱上,不出雜音的力度為6分。本來只要用6分的力量就能把琴絃按響,有些同學卻花了8、9分,甚至10分的力量去按弦,那手指當然很疼啦!

  解決辦法:現在開始動腦子,找一個最合適的力度!把手指輕輕按在琴絃上,右手撥絃。不響?再加一點點力量。還不響?再加一點點!直到把琴絃輕輕地按得貼在品柱上,一點多餘的力量都不要有。這樣你就明白了以前自己用了過多的力量按弦!其實只需要很輕的力量就能把弦按響。如果力度過大,除了手指疼,整個手都會變得緊張、僵硬、容易出錯。

  c. 按弦姿勢有問題: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手指自然彎曲,就像手裡握著一個雞蛋的感覺。讓指尖儘量垂直按弦。這樣手指就不會因為指肚或指甲碰到其他琴絃而導致不能正常發音。

  吉他有問題:

  很多剛學琴的覺得買把便宜的三、五百的練習琴先湊合用,以後彈好了再換。抱歉,可能這輩子你都彈不好了。因為這種吉他通常粗製濫造,先不說音準差***音沒有辦法調準,怎麼彈都是跑調,聽起來怪怪的***、音色差***無論怎麼彈都是彈棉花的聲音***,最要命的是琴頸彎曲、變形***有些琴頸根本沒有調節鋼筋***,琴枕和琴橋偏高,導致琴絃離品柱比較遠,必須要用很大力氣按弦才能彈響。這樣手指肯定是很疼的,容易按出水泡。

  解決方法:

  a. 動手能力較強的朋友,先用六角板子把琴頸調直。再把琴絃鬆掉,從琴枕上拿開,用裁紙刀把琴枕上的小溝挖深一點,以不打品為準,越低越好。

  b. 在##地的同學可以把吉他拿到##學院,由專業老師免費幫您把琴頸、琴枕、琴橋調整到最佳狀態。

  c. 不在##地的朋友可以找找身邊懂得吉他維修、除錯的朋友或者信譽比較好的琴行幫忙除錯。

  d. 換把好一點的單板吉他。這樣的琴無論在音準、音色、手感方面都比便宜的練習琴好很多。

  練完琴沒有及時放鬆。

  要勞逸結合,剛開始學吉他,每彈半個小時左右休息一下,揉一揉指尖。長出繭子之後,每彈一個小時也要休息十分鐘再繼續。

  連續長時間練琴,指尖受壓迫血液不流通,就容易出現水泡。這時候應該用熱水泡泡雙手,然後按摩指尖促進血液迴圈。幫助手指恢復。每次練完琴都要讓手指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練琴時間。

  從最開始的每次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逐漸增加到一個小時。讓手指慢慢適應按弦、一點點磨出繭子。而不是心血來潮連續練幾個小時。磨出水泡再休息好多天。

  初學吉他怎樣開手指

  左手開啟手指的方法很多,具體可以看以下幾個方法:

  1、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壓手指內測***每天保持10分-15分***

  2、左手在吉他上做闊指練習:食指按住1品、中指按住2品、無名指按住3品、小拇指按住4品四個手指固定在直板上30秒-2分後放開***每天堅持10-15分鐘固定的時間越長越長越好***。

  3、把左手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四個指頭用力向上翹手掌固定不動***每天10-15分鐘***。

  如果能把這些練習每天堅持做完最多2-4個星期能感覺到效果,還有許多更好的練習方法但不適合你的目前的情況。

  學習吉他的一些誤區

  彈吉他用不著音樂理論

  音樂人是用音樂術語進行交流的,當一個音樂人對你說,請把節奏加快一點,你馬上第一反應是把速度彈得快一點。但是,你錯了。因為在音樂理論中節奏的快慢與拍的速度沒有直接關係。節奏一般指的是拍或節拍裡面更加細微的律動。這個音樂人的意思可能是,將某一拍或小節中的三連音彈成五連音或者九連音。顯然,對於一個輕視樂理的吉他手來說,向搞清楚拍、節拍、節奏這些時間概念,以及和音、和聲、和絃這些聲部功能及色彩概念,還有音律、音高、音程、除錯等這些空間概念試不可能的。這不是說沒有學習過音樂理論的人搞吉他音樂九不能獲得成功,因為所有的理論都是音樂實踐的產物,對於那些先天具備某種特長的人,音樂理論只是作為他們開創更為開闊的未知領域的工具,但就普通音樂愛好者來說,學習必要的音樂理論才是把握和認知音樂藝術的途徑。

  錯誤更正:如果不是無師自通或者是拿無知當個性,要想完成音樂創作或展示自己的音樂構思就必須使用音樂理論。大多數音樂愛好者都需要通過音樂作品瞭解音樂,而學習和創作音樂就必須精通音樂理論。

  吉他定弦無所謂

  如果你只是想自娛自樂,並且不顧及由於音高上的不確定給自己和周圍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那麼這個問題你完全可以把它忽略掉。但是,音樂是屬於全人類的藝術語言,並且以聲音的形式存在於時空當中,那種不管音準只把弦的關係確定下來的定弦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況且在與樂隊合作或為歌曲伴奏時,同意的標準音高時音樂協調的基礎,也時歌手確定調性的主要依據。

  錯誤更正:必須習慣使用音訊器或音叉為吉他定弦,這是確定每個“初練琴人”耳音***固定音高概念***的唯一途徑。

  民謠吉他彈唱是吉他入門的基礎

  這是一個根本的誤區。作為一個對吉他演奏知之甚少的音樂愛好者,要想完全掌握邊彈邊唱的技法是很困難的。這不是說民謠吉他彈唱是吉他藝術領域中最難掌握的門類。問題的關鍵在於你開始選擇學習吉他的時候,實際上選擇學習的是一門樂器的演奏藝術。眾所周之,涉及樂器演奏的關鍵是,對樂器法的認識和演奏法的熟習過程。正常情況下,再學習一些基本樂理只是並加以應用,就可以對吉他運用自如了。而民謠吉他彈唱解決的是應用問題,也就是說,吉他是為歌唱服務的,儘管很多吉他彈唱作品的伴奏部分寫得非常精彩。

  從學習音樂角度看,學習吉他的基本步驟應該是:拍,節奏,節拍,定弦,音程關係,簡單五聲和絃,多音和絃,除錯和絃,和聲,作品等。按照這樣一條比較規範的學習綱目進行下來,初學者會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這也是藝術院校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的必修課程。因此,“初練琴人”最先應該以古典吉他作為自己的入門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從專業的,規範的角度全面考察音樂這門藝術。這也是目前很多活躍在一線的國內外著名樂手的成功之路。

  錯誤更正:古典吉他演奏才是吉他入門的基礎。一般認為學會了古典吉他,既可以改學電吉他也可以改學民謠吉他。但是,用民謠吉他彈唱打基礎很難建立起吉他要走的基礎概念,改行學習吉他流派就更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