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中醫保健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治療高血壓可以試試中醫保健偏方。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滋陰潛陽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滋水涵木,潛陽熄風,主治腎陰虧損,水不涵木,肝陽上擾性高血壓。

  【處方組成】玄蔘12克,麥冬9克,牛膝9克,茯苓9克,鉤藤9克,菊花9克,蟬蛻6克,代赭石15克,龍骨l5克,牡蠣15克,炙遠志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腎陰虧甚者,可加熟地、女貞子、龜膠;血壓持續不降者,可酌加桑寄生、夏枯草、杜仲。

  【病例驗證】伍某,女,74歲。患高血壓病巳5年之久,屢治乏效。頭暈項痛,心悸,胸悶,四肢無力,大便乾結,尿多色黃,舌有裂紋, 苔薄白,脈象細弦,血壓33.3/21.3千帕***250/160毫米汞柱***。證系腎陰虧損,水不涵木,肝陽上擾清空。治宜滋水涵木,潛陽熄風。按此方服 藥3劑,頭暈已減,項痛止,而大便仍幹,小便少,血壓已降至30.7/14.7千帕***230/110毫米汞柱***。將上方又略作加減,病者再服10餘劑,其 血壓已降至25.3/13.3千帕***190/100毫米汞柱***,感覺身體輕快有力。l個月後隨訪,血壓仍然穩定,身體情況好。

  五皮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行氣導滯,利水散濁。主治高血壓危象。

  【處方組成】桑白皮50克,大腹皮30克,赤茯苓皮15克,陳皮9克,生薑皮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如頭痛劇烈,伴噁心、嘔吐、失眠時加天麻、鉤藤;如精神錯亂、軀體木僵、抽搐、視力模糊時,加天麻、殭蠶;如胸悶痛時加瓜萎皮、丹蔘。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50例高血壓患者,顯效***症狀消失,血壓恢復到發病前水平***38例,有效6例,好轉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七子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滋肝補腎,降壓熄風。主治肝腎陰虛性高血壓。

  【處方組成】決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12克,女貞子15克,金櫻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餘某,女,51 歲。患高血壓已5年餘,血壓時常持續在28~24/14.7~13.3千帕***210~180/110~100毫米汞柱***。經常頭昏、頭痛、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多夢、硬膝痠軟、四肢麻木、面色潮紅五心煩熱,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曾服用多種西藥降壓藥物,效果不理想,而求用中藥治療。證系肝腎陰成,故投以 “七子湯”加用鉤藤、白芍、桑寄生,服藥6劑,症狀明顯好轉,血壓稍有下降至23.3/12.7千帕***175/95毫米汞柱***。藥已見效,守前方再進15 劑,服後諸症基本消失,血壓穩定在20~18.7/12~11.3千帕***150~140/90~85毫米汞柱***,原方加減,又服1個月,鞏固療效。停藥後隨訪1年餘,未見血壓再升高。

  蓮鬚山藥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滋腎養肝。主治肝腎陰虛性高血壓。

  【處方組成】蓮鬚12克,女貞子12克,桑堪子12克,山藥15克,鉤藤10克,地龍10克,早蓮草10克,生牡礪25克***先煎***,龜板***或鱉甲***25克***先煎***,牛膝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何某,女,55 歲,工人。患高血壓病已8年,經治未效,病症日漸加重,於2年前不能堅持工作而病退,近月來頭暈嚴重,以致臥床不起,個人生活亦無法自理,其面色浮紅,而上下眼瞼微黑,頭痛,失眠,多夢,夜多小便,體形肥胖,舌質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甚而數,尺弱。血壓28/16千帕***210/120毫米汞柱***。證系肝腎陰虛,予滋腎養肝法。按此方治療,在服藥過程中,據病情需要,先後方中加人天麻***以熄風,止頭暈痛***、杜仲***以補肝腎,壯筋骨***、川貝***以除痰清竅***、太子參、山楂***以理脾胃***。服藥4個月餘,諸症明顯減輕,生活已能自理,可獨自步行較長路程,血壓穩定於20~22.7/12~13.3千帕***150~170/90~100毫米汞柱***;堅持服藥1年後,已能操持較為繁重的家務及料理孫兒生活,健如常人,血壓保持於19.3~20 /10.7~12千帕***145~150/80~90毫米汞柱***。囑其,以後每月服藥幾劑即可,以鞏固效果。隨訪5年,身體情況一直良好,血壓未再升高。

  金銀花菊花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軟化血管。主治高血壓。

  【處方組成】金銀花、菊花各2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1劑分4份,每份用沸開水沖泡10~15分鐘後當茶飲,沖泡2次棄掉另換。可連服1月或更長時間。

  【加減】若頭暈明顯者,加桑葉12克,若動脈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24~30克。

  【病例驗證】用上藥治療高血壓患者46例,***其中單純高血壓病27例,單純動脈硬化症5例,高血壓伴有動脈硬化14例***。服藥3~7天后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開始減輕,隨之血壓漸降至正常者35例,其餘病例服藥10~30天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葛根黃連黃芩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病。證見項背強,心下痞硬,心悸,舌苔薄黃、脈數或結代。

  【處方組成】葛根6克,黃連3克,黃岑3克,甘草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

  【病例驗證】某女,60歲,患高血壓病6年,左眼底出血,左半身知覺麻痺。感冒後,無食慾,出冷汗,大便軟,心下痞硬,右臍旁有壓痛點。用葛根黃連黃芩湯1周後,諸症好轉,兩週後血壓降至17.3/12.0千帕***130/90毫米汞柱***。

  磁石山楂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病。證見頭昏頭痛,目脹,煩躁易怒,心悸,大便祕結,舌紅,脈弦。

  【處方組成】磁石30克、夏枯草30克、魚腥草30克、山楂30克、地龍10克、草決明20克、夜交藤30克、青葙子15克、牛膝20克、石決明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病例驗證】某男,40歲,患高血壓病3年多。血壓常在20.0~24.0/13.3~16.0千帕***150~180/100~120毫米汞柱***。時感頭昏,頭痛,心煩易怒,心悸,常服降壓藥無效,故求治於中醫。上方服3劑後,頭昏頭痛減輕,大便通暢,睡眠好轉,血壓降至20.0/12.8千帕***150/96毫米汞柱***。服6劑後,諸症除,血壓18.7/11 .7千帕***140/88毫米汞柱***。以後用杞菊地黃丸調理,隨訪3個月,未見覆發。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高血壓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病。證見胸脅苦滿,胃脘痞脹,心悸易驚,焦躁易怒,身重,難以轉側,小便不利,大便祕結等。

  【處方組成】柴胡5克,黃芩3克,半夏4克,茯苓3克,桂枝3克,人蔘2.5克,龍骨2.5克,牡蠣2.5克,大棗2.5克,乾薑1克,大黃1克***或去大黃***。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

  【病例驗證】某男,61歲,面紅,性格謹慎,平時血壓高達23.3/13.3千帕***175/100毫米汞柱***,因參加選舉運動而疲勞,夜間突發劇烈頭痛,意識不清,意識恢復後,右下肢無力,頭不能轉動,言語障礙,右眼視野狹小,心下堅,胸脅苦滿,觀其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屬“一身盡重,難以轉側”,故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服藥第3日,步行稍輕快,1周後,能自行上下車站之階梯,諸症好轉,血壓降為16.0/9.3千帕***120/70毫米汞柱***。

  遠離高血壓中醫祕方

  一、小蘇打洗腳治高血壓

  某君以前血壓經常處在高壓160、低壓90的位置,吃各類降壓藥多種,治療效果不大,後經一老者介紹一方法:用小蘇打洗腳,把水澆開,放入二三勺蘇打,等水溫能放下腳時開始洗,,每次20-30分鐘,我洗了三次很是見效,至今已有20年了,一直未犯。

  二、3個香蕉皮煮水泡腳

  20-30分鐘,水涼再加熱水,連續三天,血壓降至正常。

  三、鬼針草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

  具體方法:每日用幹鬼針草30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後代茶一日內服完,連續服用八九天見效或血壓恢復正常,並且能長期保持血壓穩定。鬼針草的獨特之處在於患高血壓的病人服藥後血壓能降至正常,血壓偏低的人可使血壓回升,血壓正常的人沒有變化,它確實是防治高血壓,腦血栓和冠心病的特效藥物。

  科普:鬼針草,又名一把針、粘身草、刺針草、盲腸草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溫,味苦,無毒。現代藥理證明,鬼針草含黃酮甙、皁甙、鞣質、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膽鹼、氨基酸、維生素等成份,對調節人體血壓具有良好的功效。

  四、山裡紅生地治高血壓

  一患者高血壓兩年之久,高壓一百八十四、低壓九十左右,無法工作。後食用了一個偏方,誰知吃了一副就好了。其方是:精選山裡紅三斤、生地一兩、白糖適量。山裡紅洗淨去子放不鏽鋼鍋內煮爛,放入白糖,煮熟涼後放冰箱儲藏。每天不計時食用,就像吃零食。輕者一副重者三副。

  五、花生加醋治療高血壓

  花生半碗***大碗,帶紅衣***加上好醋慢一碗.泡上7天,每天早晚各吃10粒.等血壓降下來後可改為幾天服用一次.鞏固療效。主治:清熱活血,用治高血壓,對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較好的作用

  六、降血壓奇聖方--5天降血壓

  配方:取新鮮蓮藕2.5斤切碎,生芝麻1斤壓碎,加冰糖1斤壓碎。放鍋內蒸熟。取出等晾時分5等份。每天服用一份,一般5天可以降到正常血壓。較重者再服5天。安全可靠。

  七、花生全草治療高血壓

  花生全草***整棵草***一次50克,切段煎水.幹品一次50克,鮮品一次150克.一次一劑.血壓正後可改為不定期服用.鞏固療效主治:清熱涼血,有降血壓,降膽固醇作用,對治療高血壓有較理想的功效!

  中醫養生治療高血壓

  艾炙

  1.艾條溫和灸:取足三裡、曲池穴,每穴灸10-15分鐘。每週1~2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2個月,可使血壓平穩下降。

  2.艾瘢痕炙:取足三裡穴、懸鐘穴,用中等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每穴2~3壯,灸後形成灸瘡,產生無菌性化膿刺激,1個月左右灸瘡結痂脫落形成瘢痕。用這種方法,不僅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而且還可改善血液黏稠度及擴張小血管。

  3.艾炷麥粒灸:取百會穴。多用於氣血虛弱型,一般採用“輕灸”,即灸壯少的灸法,特別是初灸,每次在百會僅灸3壯。待血壓漸漸下降、病情好轉後,再增加壯數,以鞏固療效;但不可加壯過多,如果增多壯數而血壓上升者應適當減量,每日或隔日1次。

  藥方

  1.大補元煎: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枸杞子10克,人蔘10克,當歸10克,杜仲20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適用於腎陰虛。

  2.加味四物湯:當歸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菊花15克,蔓荊子10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於血虛。

  3.半夏白朮天麻湯:半夏10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9陳皮5克,生薑3克,天麻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於痰濁中阻。

  4.天麻鉤藤飲:天麻10克,鉤藤10克,石決明30克,黃芩10克,山梔子10克,牛膝10克,杜仲20克,桑寄生20克,夜交藤20克,茯神15克。每日l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於肝陽上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