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中醫怎麼治療

  在高血壓疾病高發的今天,也有一部分低血壓人群,低血壓同樣需要治療調理。那麼怎麼樣治療低血壓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低血壓中醫治療的方法。

  低血壓中醫治療的方法

  一、肉桂五味子治低血壓

  【功能主治】升壓。主治低血壓。

  【處方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低血壓患者35例,其中顯效26例,好轉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3%。

  二、黨蔘黃芪治低血壓

  【功能主治】升壓。主治低血壓。

  【處方組成】黨蔘、枸杞子各10克,黃芪30克,陳皮、阿膠各15克,生地黃20克,升麻3克,防風、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56例低血壓患者,1年後隨訪,痊癒32例,好轉1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9.2%。

  三、黃芪當歸治低血壓

  【功能主治】補元益精,疏肝升清。主治體質性低血壓。

  【處方組成】潞黨蔘10克,炙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當歸10克,鹿角膠10克***烊衝***,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積殼15克,葛根10克,陳皮6克,砂仁***後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細辛3克,麥芽30克,炙甘草10 克,紅棗5枚,生薑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30劑為1個療程。

  【病例驗證】張某,女,54 歲,農民。眩暈旋作,伴頭昏、乏力、心慌多年,近已影響勞動及家務活。面色帶白、精神不振、頭暈頭昏,活動加甚;耳鳴、心慌,全身乏力,腰膝痠軟,脈細弱,苔薄白,舌質黯紅。血壓10.0/6.0千帕***75/45毫米汞柱***,血常規檢查基本正常,界限性腦電圖,心電圖示竇性心律,電軸不偏,心率60次/分,S-T 段輕微改變。診為體質性低血壓。證屬腎元不足,肝用疏洩不及,心腦血虛。按此方治療3個月痊癒,隨訪1年,症未復發。

  四、制附片枸杞子治低血壓病

  【功能主治】本方溫腎填精,適用於腎精虧損所致低血壓。主治頭暈耳嗚,健忘,腰痠腿軟,神疲嗜睡,怯寒,手足不溫,夜多小便。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處方組成】制附片10克,肉桂、仙靈脾各9克,補骨脂12克,熟地、山萸肉各10克,枸杞子9克,黃精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肢冷者,加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車;舌紅、口乾者,加生地、麥冬;氣短神疲,頭暈欲倒者,加人蔘;脈律緩慢、怕冷者,加乾薑、細辛,酌用麻黃;舌質偏黯或紫氣者,加川芎、當歸、紅花。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低血壓患者86例,隨訪1年,痊癒53例,好轉2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7.2%。

  五、黃芪白朮治低血壓病

  【功能主治】本方補益心脾,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低血壓,其臨床症狀主要如:神疲氣短,肢體倦怠,動則頭暈目眩,心悸,自汗,食少,面黃少華,苔薄、舌質淡,脈細弱。

  【處方組成】黃芪10克,黨蔘9克,白朮10克,炙甘草9克,當歸12克,熟地9克,陳皮10克,葛根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六、鹿茸粉治低血壓

  【功能主治】主治低血壓病。

  【處方組成】鹿茸粉0.3克。

  【用法用量】灌入膠囊,每日服1丸,或納人雞蛋內蒸熟吃。每日早空腹服用,連服10~20日,血壓正常即停。

  【病例驗證】此方臨床驗證多例,有效率可達98%以上。

  【加減】若失眠者,加棗仁、龍眼肉;心悸,自汗,舌尖紅者,加麥冬、五昧子;氣短不能接續者,加升麻、柴胡;胸悶、脘痞、嘔惡者,加法半夏、茯苓、明天麻。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72例低血壓患者,顯效41例,好轉26例,無效5例,有效率93%。

  中醫治療低血壓妙招

  中醫有些藥物也可以起到升壓的作用,老年人可適當採用。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人蔘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後服用,每日1劑,連服1周。

  二、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開水浸泡代茶飲,連服10—20天。

  三、黃精30克、黨蔘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知道了老人得了低血壓怎麼辦,此外,艾灸治療對低血壓有較好療效,常用艾灸百會、神闕、關元、氣海、足三裡等穴,持之以恆,就可收到明顯的效果。

  低血壓通過中醫的方法治療會更加健康安全有療效。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