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陶藝的做法_兒童陶藝作品怎樣製作

  陶藝的製作過程是一個複雜而又有趣的過程,一個精美的陶藝作品,需要通過精心的設計與製作。那麼,關於陶藝的製作方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藝的製作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陶藝的製作方法

  1.將陶土放在轉盤中心,一面慢慢旋轉轉檯,一面用手掌側面拍打,做出適當厚度的泥片為底。泥片下最好墊上紙片或撒上幹泥粉,以免泥片粘在轉檯上。

  2.將搓好的泥條盤在泥片的周邊,用手指擠壓泥條的內側使其與泥片粘接結實。

  3.第二根泥條接前一根連續盤上,泥條外部也用指尖輕壓與底片粘接。注意泥條與痛片之間不可以有氣泡進入。

  4.順勢向上盤起,轉動轉盤,用指尖將上一層泥條與下層的內外依次擠壓粘勞。

  5.大拇指在內四指在外輕捏坯體,調整作品形狀。

  陶藝的製作技法

  ***一***尼條盤築成型法

  1.取一塊適量的泥料,用雙手自然捏緊、轉動,使其成圓棒狀。

  2.將圓泥棒橫放在工作臺上,用手指均勻地搓動,邊滾邊搓,左右手指走動,從粗到細.

  3.自然、平和地搓泥條,根據需要搓成粗細一致、大小均勻的泥條。

  4.將泥條放在轉盤上做一底部,然後將泥條邊轉邊接邊壓緊,邊轉動轉盤,依次加高,最後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層需要內外壓平、壓密、壓勻以免乾燥時開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轉動調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條盤築的原始手跡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製作陶藝最原始、最基本、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學陶藝者體驗泥性一泥的厚薄、軟硬、乾溼程度最基本的練習,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團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狀即可,這也是最古老的製陶方法之一。還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乾時將雕像挖空。

  ***三***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就是將泥塊通過人工或壓泥機滾壓成泥板,然後用這些泥板來進行塑造。滾泥板時,應把泥塊放在兩塊布中間進行,從泥塊的中心向四周擴散***轉動布塊***,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藝作品的需要。製作時要利用泥的柔軟性,可以像用布一樣成型,而利用泥板的堅硬特點時又可把它當成木板一樣來成型。泥板成型應用範圍很廣,從平面到立體,都可以進行造型變化,可利用泥板溼軟時進行彎曲、卷合,製作成自然、優美的造型,也可利用泥板半乾時製作挺直的器物。

  ***四***印模***印坯***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利用石膏模具來進行成型的一種方法。自古以來。此法就廣泛地運用在陶瓷生產中,通常我們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製作成型,然後根據造型翻成若干塊模具,待模具乾燥後,即可印製坯體,印模成型。印模時要用力均勻,壓緊,才能把造型完整的印製出來對造型複雜的作品,要分模印製,然後再合成,在介面處要用泥漿粘接好,坯體脫模後有殘缺的要修補,多餘的要刮掉。這種方法可以大批量地複製產品,在陶瓷生產中帶來很多便利,根據個人需要可在模具上製作出不同的肌理和其他裝飾效果。

  ***五***拉坯成型法

  拉坯是利用旋轉的力量配合雙手的動作,再拉坯機上將泥團拉成各種形狀的成型方法。也是陶瓷製作中一種常見的和傳統的成型方法。但技術性非常強,要求很高,有些師傅一輩子從事拉坯工作。這種方法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坯體可以先從簡單的碗、杯、盤開始,熟練後再拉瓶、罐等複雜的造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拉坯技術,非得下苦功夫不可。

  ***六***泥漿鑄件成型法

  泥漿鑄件成型法在日用陶瓷批量生產中應用廣泛,也是陶藝成型的技法之一。先用泥或石膏做母模翻成石膏模***分塊***,石膏模留有注漿口,模具乾燥後,把配製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內,隨著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及時注滿泥漿,當石膏模吸漿達到一定厚度時,將模內多餘的泥漿倒出,控幹待泥坯脫離模壁後,再從石膏模內取出坯體即可,另外還要保持***掌握***一定的乾溼度進行保溼,以便進行下一步修坯、粘接、裝飾等。

  ***七***綜合成型法

  綜合以上幾種方式,靈活運用即可。

  兒童陶藝的教育意義

  一、親近自然,塑造未來

  陶土溼潤柔軟,陶藝的學習使少年兒童感到親近、自由輕鬆。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一種親近大自然,親近泥土的天性。泥土多變的特性,是孩子釋放自我、闡述童真的一種手段;是通過觸覺、視覺,感覺引人向善的一種樸實的方式;是施潔淨於人心的體現;也是他們幼小心靈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增強自信心的有效措施。上陶藝課,無拘無束,身體自由活動,雙手可敲打、揉搓、拉、團,動作自由、隨心所欲,學習熱情高漲,思維處在積極主動狀態。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兒童的興趣。”陶藝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減輕兒童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把金鑰匙。

  二、提高審美及藝術素養

  陶藝是集繪畫、書法、雕塑、裝飾、人文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精美絕倫的陶藝作品能啟迪孩子去感受美、理解美、鑑賞美和表現美,在陶藝活動學習中可以不斷提高孩子的審美素質。泥塑作品的直觀性、形象性是實施兒童美育提高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陶藝教育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本質,是美育的生動體現,對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陶藝啟迪智力,發展個性,培養創造力

  通過陶藝的學習,孩子捏、揉、搓、拉泥巴時,手、眼、腦並用,促進了左右腦的細胞活動,對孩子的手、眼、腦協調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鍛鍊其雙手,才能啟迪其心智,促進藝術發展,雙手活動是思維產生的源泉。陶藝是一門需要耐心、需要細心、需要認真用心體會的課程。一件作品,需要花不少時間反覆修改和製作,通過先塑型、到上釉、到燒製的過程,通過這些,孩子們能在不斷的實踐中瞭解泥塑的規律和要求,慢慢地學會了細心和耐心,形成了細緻做事的習慣,塑造健全而優良的人格。

  四、改善親子關係

  陶藝創作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兒童的智力發展起源於動作,而學陶藝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父母與孩子一起做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共同動手的過程是親切的,這對親子關係更是一種很好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