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的心理處於壓抑、不滿,失去信心時將直接阻礙、削弱甚至中斷智力活動,破壞學習的向心力,當然也談不上學習效率。學生對數學的內在興趣,是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

  一、正確對待差異,全面提高

  學生在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基礎基本都是相同的,但由於智力發展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有的同學就因此落伍了。如果教師對落伍的學生重視不夠,就會讓他們一點一點地移向懸崖,最終全一落千丈。不過教師對待這些學生,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要給他們以關愛。若是給他們的壓力過大,就會適得其反。老師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他們的進步時,哪怕是一點點,都必須及時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這樣來逐漸縮短他們在智力上的差距。正如新課標所提倡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強化課堂主體,引導學生參與

  教師是課堂的客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輔相成的,關鍵的是如何調動學生,讓他們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體。心理學研究表明:疑問能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教學中,教師必須教會學生有疑,有了疑問,才能產生求索的興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更加深入地去探究。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徹底地打破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把質疑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質疑,學會質疑的方法。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不多,對數學的質疑能力較弱,但是他們心中的問題也最多,並且可塑性極強,老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多提問題,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就好引導了。

  三、注重知識多元化,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要在這方面下苦功夫。老師是新知識的傳授者,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學生髮展的引導者,教學問題的研究者。課程改革要求老師對學生的教學不能拘於書本知識,要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教程中,學生的差異性較大,不過小學生的好奇心極強,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教師若能夠充分運用優化的教學資源,並且對學生的學習及時的加以導航,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2做好課堂安排策略

  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穩定性比較差,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對於數學課堂的內容,數學教師應該合理地進行安排,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儘可能地集中.教師講課的最好時間,就是課堂的前二十分鐘,教師應該有效利用好這二十分鐘,將主要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講解,再多樣化和分層次地在課堂上進行練習,既要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對於個別不同層次的小學生的需要也要兼顧到,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以讓學生搶答的方式來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3].

  針對小學生學習數學而言,合理且恰當的評價具有促進和激勵的作用,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實際學習數學的情況,將傳統的以數學分數論高低的方法打破,結合小學生心理,來將合理且恰當的評價方法進行選擇,注重發現小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從而使小學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強.針對小學生而言,很重視自身的榮譽和其他人的看法,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來評價小學生,對小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例如,對於數學進步和表現比較優秀的學生,應該頒發一些獎勵,並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同學,你的想法比較獨特,應該大膽地講出來等相關的話語,使小學生能夠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從而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得以有效地增強.

  若想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必須要協調好,在教師與學生和諧的關係下,將趣味課堂學習進行開展,才能夠使小學生牴觸、消極的情緒消除,將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地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理解學生、關心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樑。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分真情。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他們祝賀和鼓勵;

  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要給他們安慰和支援,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與他們同甘共苦,使之明瞭老師的一片真誠和苦心,在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長 處,發揮自己的潛能,逐漸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增強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斷完善自我。

  成功”與“愉快”,讓每一位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於成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後會帶來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驅使他們向著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邁進,形成穩定的持續的興趣。所以我總是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和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按問題的坡度都能夠“跳一跳,夠得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如課堂上,我設計的練習中總是有不同難度的題,讓不同的學生做完不同的練習題。

  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讓“成功”走近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我堅持採用“宜淺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則,精講多練重點和難點,儘可能做到每節課的疑難點當堂解決。又根據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對學生分層要求。課堂上讓優秀生自己去探索發現、以滿足他們希望深入挖掘知識的心理需求,但必須確保絕大多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重點對潛能生進行輔導。練習分層設計,作業分層要求。潛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題,絕大多數學生能在完成基本題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綜合題,一小部分智力較好,學有餘力的學生去思考較難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