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單元試卷

  學三年級的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三年級數學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三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單元試卷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單元試卷題目

  一、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最大的兩位數除以最大的一位數,商是***    ***。

  2、60÷3=***  ***,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數。

  3、把42個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個。

  4、有73個蘋果,平均分給幼兒園2個班的小朋友,每班分***  ***個,還剩***  ***個。

  5、***  ***÷5=14……3

  6、在有餘數的除法裡,***   ***×***   ***+***   ***=被除數

  7、根據2499÷7=357,直接得出357×7=***   ***。

  8、56÷4可以讀作***       ***,也可以讀作***       ***。

  9、60裡面有***  ***個十,93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

  10、最大的三位數除以最大的一位數,商是***   ***。

  二、對號入座***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裡******8分***

  1、64÷2=***  ***   A、23    B、32     C、5

  2、88除以7,商是***  ***,餘數是***  ***。

  A、11……11    B、12……4    C、13……3

  3、商是16,除數是3,餘數是2,被除數是***  ***。   A、22  B、50  C、35

  4、94÷4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A、十位     B、個位

  5、72÷6***  ***72÷3    A、>    B、<     C、=

  ***5÷3=15,正確的驗算方法是***   ***。

  A、15×3   B、45×3   C、15÷3

  7、合唱隊男生有5人,女生有21人,要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 ***人。

  A、12    B、13    C、14

  8、一個文具盒的價格是3元,39元可以買***  ***個這樣的文具盒。

  A、31    B、13    C、12

  三、慧眼識真***對的打“√”,錯的打“×”******8分***

  1、84÷2÷2=84÷2       ***  ***

  2、驗算有餘數的除法,用“商×除數+餘數”看結果是否等於被除數。***  ***

  3、72÷2的商與72÷3的商大小相等。***  ***

  4、60÷3的商是2。***  ***

  5、***  ***÷3=31……***  ***,兩個括號裡只能填65和2。***  ***

  6、在除法裡,餘數是7,除數最小是6。***  ***

  7、用1元錢買了同樣的2本練習本,找回了2角錢,每本練習本5角錢。

  8、王老師將30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幼兒班的小朋友,每個幼兒班的小朋友可以分得15個蘋果。***  ***

  四、比大小***在○裡填上“>”“<”或“=”******6分***

  90÷6○90÷5   42÷3○64÷4   24÷2○72÷6

  45÷3○75÷5   33×3○33÷3   28×2○28÷2

  三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第一、加強小學三年級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培養。

  有不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常只重演算法,忽視數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機械地應用學過的東西,或簡單地模仿做過的例題,不能在變化了情況下遷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義,而不能全面掌握屬於這一概念的東西。

  例如,學生能說出什麼是圓的半徑,但在作圖或解題時又常常只能舉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徑,不能反轉過來去解決逆向問題,沒有納入到一般的範疇或嵌入數概念體系的認知結構中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演算法和演算過程,尤其要重視數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強小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培養。三年級數學中,會出現長度單位的認識,什麼千米、毫米、釐米,很多孩子總是無法記清楚,怎麼辦呢?請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從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為: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兩指之間的距離大小表示進率的大小。你們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每相臨的兩指間的距離相等,也就表示毫米、釐米、分米、米每相臨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與分米、釐米與米間的進率為100,毫米與米之間的進率為1000,食指與大拇指之間的距離較大,也是1000。記住單位對應的拇指,這個換算就變得十分簡單而且準確了。

  第二、重視和加強發展小學三年級學生“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

  數和形是不可分開的。因此,學生掌握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也是小學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三年級下冊如用圓圈圖***韋恩圖***向學生直觀的滲透集合概念。讓他們感知圈內的物體具有某種共同的屬性,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一個集合。

  第三、觀察活動:

  所謂觀察是指學生對客觀事物或某種現象的仔細察看,因而是一種有意注意。培養的途徑是:教師提供的“客觀事物或某種現象”特徵有序、背景鮮明,而且要給出一些觀察的思考題。這樣有助於學生明確觀察目標,進而使他們邊觀察,邊思考,邊議論,邊作觀察記錄,以發現數學規律、本質。

  “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根據例證得到三個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下面的兩個思考題觀察上面的三個等式都具有什麼相同點***即規律***。①豎裡觀察,等式的左邊都有什麼特點?等式右邊又有什麼特徵?②橫裡觀察,等式的左邊與右邊有怎樣的關係?

  教師再要求學生把記錄的文字:兩個加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兩個積的和,兩個加數分別與一個數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三年級數學複習指導

  概念課

  要重視教學過程,要積極體驗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要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認識知識發生的過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則的推導過程,改變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我們就能從知識形成、發展過程當中,理解到學會它的樂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習題課

  要掌握“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講一遍,講一遍不如辯一辯”的訣竅。除了聽老師講,看老師做以外,要自己多做習題,而且要把自己的體會主動、大膽地講給大家聽,遇到問題要和同學、老師辯一辯,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在聽課時要注意老師展示的解題思維過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嘗試,發現創造性的證法及解法,學會“小題大做”和“大題小做”的解題方法,即對選擇題、填空題一類的客觀題要認真對待絕不粗心大意,就像對待大題目一樣,做到下筆如有神;對綜合題這樣的大題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為“進”,也就是把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拆成或退為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這些小題、簡單問題想通、想透,找出規律,然後再來一個飛躍,進一步昇華,就能湊成一個大題,即退中求進了。如果有了這種分解、綜合的能力,加上有紮實的基本功還有什麼題目難得倒我們。

  複習課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有一個清醒的複習意識,逐漸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從而逐步學會學習。數學複習應是一個反思性學習過程。要反思對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有沒有達到課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學習中涉及到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是如何運用的,運用過程中有什麼特點;要反思基本問題***包括基本圖形、影象等***,典型問題有沒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時碰到的問題中有哪些問題可歸結為這些基本問題;要反思自己的錯誤,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訂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學期大家準備一本數學學習“病例卡”,把平時犯的錯誤記下來,找出“病因”開出“處方”,並且經常拿出來看看、想想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怎麼改正,通過你的努力,到中考時你的數學就沒有什麼“病例”了。並且數學複習應在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中進行,通過運用,達到深化理解、發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定數量的數學習題,做到舉一反三、熟練應用,避免以“練”代“復”的題海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