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_如何種植西紅柿

  病害是對番茄生長影響十分巨大的一環。番茄常見的病害有哪些?又是如何防止這些病害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番茄的常見病害及治療方法。

  番茄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番茄晚疫

  症狀:幼苗、葉、莖和果實均可受害,以葉和青果受害重。幼苗:由葉片向主莖蔓延,莖變細呈黑褐色,全株萎蔫或折倒,表面生白黴;葉片:由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初為暗綠色病斑,後為褐色,葉背有白黴;莖上有黑褐色腐敗狀;果實在青果上,暗綠色病斑,後暗褐色,凹陷,不變軟

  病原:真菌***致病疫黴***

  發生條件:氣溫18-22 ℃,相對溼度95%以上。陰雨天多,氮肥過多,光照不足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防病,保護地內重點加強通風,防止夜間結露,防止植株徒長和過茂。露地栽培儘量採用地膜覆蓋,減少雨水將泥點濺到植株上的機會。

  ***2***田間發現中心病株,立刻打藥。預防用藥,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70%達科寧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大生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發現中心病株後,清理病株,進行燒燬,治病用藥有:①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②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③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④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 ⑤68%金雷可分散粒劑500-600倍液。

  番茄白粉

  §症狀:為害番茄葉片、葉柄、莖及果實。初期葉面呈現褪綠色小點,後不規則粉斑,上生白色絮狀物。黴層較稀疏,稠密後呈氈狀,病斑連片或覆滿整個葉面。有的在葉背,其葉正面呈黃綠色邊緣不明顯斑玦,後葉變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產生白粉狀黴斑。§病原:真菌***韃靼內絲白粉菌***。§發生條件:溫度20-25 ℃。

  防治方法

  n防治方法:***1***清潔田園。田間發現病株立即清除,採取晒乾焚燒的方法減少田間菌源。採收後清除田間病殘體及田園周圍雜草,進行深埋或焚燒。***2***發病初期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以上藥劑可輪流選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番茄斑枯

  §症狀: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侵害葉片、葉柄、莖、花萼及果實。葉片:初葉背生水漬狀小圓斑,後葉正背兩面出現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色圓形或近圓形凹陷小斑點。斑面上生少量小黑點,漸成枯斑,有時穿孔,嚴重時葉片全部乾枯,僅留下少量健葉。莖和果實病斑近圓形或橢圓形,略凹陷,褐色,上生黑色小粒點。§病原:真菌***番茄殼針孢***§發生條件:溫度22-26 ℃,相對溼度92-94%。

  防治方法

  n50%異菌脲懸浮劑800—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23%絡氨銅水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均勻噴霧,視病情隔7—10天噴1次。

  番茄灰黴

  §症狀:為害花、果實、葉片及莖。青果受害重,柱頭或花瓣先被侵染,後果面或果柄,致果皮呈灰白色,軟腐,長灰綠色黴層;葉片受害始於葉尖,病斑呈“V”形向內擴充套件,初水浸狀、淺褐色、深淺相間輪紋,後乾枯,表面生灰黴葉片枯死;莖染病,始為水浸狀小點,後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病原:真菌***灰葡萄孢***。§發生條件:氣溫20-22 ℃,相對溼度90%以上。

  防治方法

  用25%阿米西達1500倍、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50%利黴康、50%多黴清可溼性粉劑800倍、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噴布。另外番茄蘸花防灰黴常用防落素2kg藥液與10ml適樂時混勻噴花、蘸花。

  番茄灰斑

  症狀:主要為害番茄葉片和果實。葉片:初為褐色小點,後橢圓形、近圓形大斑,可至葉片的1/3-3/4,其上的小黑點呈輪紋狀排列。果實:蒂部附近為水漬狀黃褐色凹陷斑,深褐色輪狀小點,後果實腐爛。病部不軟化腐敗,一般較堅實。

  病原:真菌***番茄殼二孢***。

  發生條件:氣溫20 ℃以上。需水和氣流傳播

  防治方法:灰葉斑病突發性強,建議採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32.5%阿米妙收懸浮劑1200倍液預防。也可選用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500倍液、或75%達克寧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番茄莖腐

  症狀:主要為害大苗或定植後番茄的莖基部或地下主側根,初呈暗褐色,後繞莖基或根莖擴充套件,皮層腐爛,葉片變黃,果實萎蔫枯死。後期,病部表面黑褐色菌核,別於早疫病

  病原:真菌***立枯絲核菌***

  發生條件:適溫24 ℃,最高40-42 ℃,最低13-15 ℃也可發病.

  防治方法: 土傳真菌病害。一旦發生,比較難治。重點在防。苗期發病,可在莖基部施用藥土:每平方米表土,施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9克,充分混勻後,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長出不定根。苗盤育苗的番茄可以用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浸盤浸根預防。發病初期可用根莖保與克菌康500倍液塗抹患部,及時救治,可選用72%克抗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72.25普力克水劑600倍液等噴霧或淋灌。

  番茄卷葉病毒

  症狀: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方彎卷,小葉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狀畸形,整個植株萎縮,有時叢生,染病早的,多不能開花結果。

  病原:菸草卷葉病毒***TLCV***

  發生條件:靠白粉蝨傳毒,汁液接觸不傳播,高溫易發。

  防治方法: 風口安裝防蟲網,防止昆蟲進入傳毒。在棚室內利用銀灰膜避蚜、黃板誘殺煙粉蝨及蚜蟲。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由煙粉蝨傳播,煙粉蝨在田間有遷飛性。應加強整枝打杈和化學防治等田間統一管理,減少相臨田塊之間的煙粉蝨遷飛,每隔7~10天統一用藥劑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2500-4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1次煙粉蝨和蚜蟲,並注意輪換使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等噴施。

  番茄枯萎

  症狀:番茄枯萎病開花結果期始發,初期莖一側自下而上出現凹陷區,致一側葉片發黃,變褐枯死。有的半個葉序或半邊葉變黃;有的從近地面的葉序始發,漸向上發展,除頂端數片完好外,其餘枯死。溼度大時有紅色黴層。病程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無乳白色粘液流出,別於青枯病。

  病原:真菌***番茄尖鐮孢菌番茄專化型***。

  發生條件:土溫28 ℃,土壤板結,地下害蟲多

  防治方法:

  ⒈實行3年以上輪作。

  ⒉播種前種子消毒。選用抗病品種。

  ⒊改進栽培管理。隨時清除和處理田間的病枝葉和病果,晒乾燒燬。

  ⒋藥劑防治。定植時用鏈黴素水澆灌幼苗***每支農用鏈黴素加水15千克***。可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溼粉劑480倍液加98%土黴素原粉1500倍液,再加連黴素400萬單位混合後噴施。

  番茄綿疫

  症狀:番茄綿疫病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葉片。先在近果頂或果肩部出現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時長有少許自黴,後逐漸形成同心輪紋狀斑,漸變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黴狀物。

  病原:真菌***寄生疫黴、辣椒疫黴、茄疫黴***

  發生條件:特別是雨後轉晴天,氣溫驟升,最有利於綿疫病的流行。

  藥劑防治:植株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又值潮溼多雨高溫季節,應作一次預防性噴藥,一旦發現病害應立即加強噴藥防治。可選噴下列藥劑: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58%雷多米爾***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

  番茄軟腐

  症狀:為害莖和果實。莖:始於整枝、打杈造成的傷口,重的髓部腐爛,後幹縮中空,但維管束完整無損,上端枝葉萎蔫,葉色變黃。果實:果皮完整,果肉腐爛,具惡惡臭味

  病原:細菌***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

  發生條件:傷口侵入,陰雨天或露水未落干時整枝打杈,或蟲傷

  防治方法:

  1、打枝抹芽應掌握在嫩小期,這樣造成的傷口小,癒合快。上述工作不要在陰雨天或露水未乾時進行。

  2、在預防病害時,加入殺蟲劑,控制食葉害蟲發生,減少侵染傷口。

  3、必要時噴灑23%絡氨銅水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10天噴1次,可噴1~2次。

  種植番茄的方法

  方法1: 準備種植

  1、如果你是第一次種番茄,就到附近的花店買一株小番茄,再把它移植到你的院子裡。如果你已經有經驗了,其實從種子開始種會更加容易。

  2、如果你選擇從種子開始培植的話,先在溫室裡或室內陽光充足的窗邊種植一個月,之後再移到院子裡。

  3、如果房間裡光線不太好,可以在植物上方5釐米處掛一盞熒光燈或別的燈,在幼苗生長過程中一直照著。當幼苗長到15-25釐米高的時候,選擇一個春光明媚、溫度適宜的日子,把它們移植到院子裡。

  沒必要付更高的價錢買較大的苗,除非你錯過了最佳的季節,必須趕時間。

  4、推薦新手種植“好男孩”、“克里奧爾”、“大男孩”、“早期女孩”、“白蘭地”、“名人”、“檸檬男孩”等大番茄品種,或者任何品種的櫻桃番茄,比較容易養好。

  最好同時種植幾個不同的品種,這樣能確保有收穫。

  5、一般來說,要為每個愛吃番茄的家庭成員種兩株番茄才夠吃。如果你計劃用這些番茄製作罐頭或沙拉,得打出一人四株的量。

  一株番茄需要一個直徑20釐米的盆,價格大約25塊錢。

  或者在托盤上培植幼苗,一盤六小株,每株分到直徑3釐米的區域。

  方法2: 移植

  1、把植物移植到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番茄一天至少需要7小時的日照,才能獲得最佳的味道。

  注意:當天氣變的炎熱,夜晚最低氣溫達到24攝氏度的時候,不要再新種植番茄。已經種下的會生長的很好,但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中沒法再發新芽。

  將番茄移出室外的日期不能比最佳日期晚太多天,否則就太晚了***如果夜晚溫度已經變高就不行了***。

  2、院子的泥土中要提前加入大量堆肥***每平方米25-40公斤***,要已經充分發酵的,不要新收集的。把堆肥埋進土壤最上層6-8釐米。番茄的生長介質需要富含有機物。如果不自制堆肥,到商店買現成的堆肥或肥料也可以,20公斤一袋的差不多30塊錢。

  方法3: 種植過程

  1、番茄苗要深深地埋入土中。土要埋到苗長的50%-75%***特別是那些移植前莖稈長得非常細長的幼苗***,埋到下部的一些葉片也沒有關係。被埋入土中的莖稈上會長出新的根鬚,促進植物發育。根的生長狀況是移植植物時最需要注意的。

  2、幼苗種下10分鐘之內給每株苗澆4升溫水***大約27攝氏度***,避免發生移植休克。

  3、每兩株番茄之間要間隔45-90釐米,如果氣候比較溫暖,特別是使用番茄籠的時候,間隔減半。正常的間隔有助於番茄在地面上大範圍伸展開,如果在籠子裡較緊密地種植,則番茄的枝葉會遮擋彼此的果實,防止陽光照射溫度太高,並且有助於得到更甜的果實。

  別忘了留出足夠的空間能讓你走進去澆水、除草和採摘。那些可愛的小番茄苗可是會長大的哦。

  方法4: 澆水

  1、在移植完成後的7-10天內,每天每株澆500毫升溫水。

  2、移植完成後等一兩週,然後在地上鋪一層秸稈、乾草或者松針,用來控制雜草,同時使土壤在乾燥的天氣仍能保持溼潤。這層覆蓋物需要達到2.5釐米厚,且至少覆蓋到每棵番茄苗周圍直徑30釐米的範圍。使用松針尤其有助於提高土壤的酸度。

  注意:不要讓土壤始終都是溼的,那樣會使根部窒息死亡,特別是在溫暖或者炎熱的天氣中,還會導致莖稈真菌感染。

  3、滴灌或使用滲水管澆水比直接從上往下倒水好,因為後者會使植物的患病率增加,番茄尤其容易因此生病。

  4、移植10天之後,兩次澆水的時間間隔拉大,同時確保植物每週得到2.5-7.6釐米的雨水。移植滿兩週後,如果沒有下雨,每週要給每棵番茄澆7.5升水。

  每週澆水2-3次,要澆透。每株每次澆水3-4升。隨著幼苗越長越大、天氣越來越熱,水量也要適度增加。

  在炎熱或乾燥的天氣中,可以加大澆水的頻率和水量。

  方法5: 支樁或架設籠子

  1、移植14天后,考慮架設較高的樁子或番茄籠來支援番茄藤蔓的生長。

  樁子至少達到1.3x5釐米粗、1.8-2.4米長。樁子要插入泥土中30-60釐米深,距離植物至少5釐米。用繩子把植物綁在樁子上,鬆鬆地綁兩圈,這樣不會勒死植物。竹竿、廢木頭、電纜套管或鐵條都可以作為樁子使用。

  另外一種比較少見的做法是,“蔓生型”番茄可以固定在架子或柵欄上,就像葡萄、豆角、南瓜和其他藤蔓植物一樣。這樣的番茄品種產量很大,但並不是很受歡迎,因為它長得太大了不方便***還有一種“不定型”番茄,並不是爬藤的;第三種“固生型”番茄就比較像灌木類植物***。

  “固生型”番茄長到一定高度和大小就會顯著減緩甚至停止生長。“不定型”番茄則不停地生長並在地上散佈開。

  番茄籠至少要1.2米高,如果植物生長得好,則還要更高些。有些在籠子裡可能長到1.8米高,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得插個樁子,並且把籠子綁到樁子上。另外如果番茄很重,可能會把籠子壓彎,夏季的暴風雨也可能把籠子澆塌,需要注意。在番茄生長過程中,要小心留意讓葉子和次莖始終在籠子內生長。籠子的價格大約是25塊錢一個。

  2、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自己製作番茄籠。拿一卷焊接線,再拿一根用來做花園圍欄的、空心的、截面為5釐米x10釐米或10釐米見方的杆子,把杆子綁在兩根立柱上。當然你還可以在兩根立柱之間綁上更多的杆子來加高,這樣當植物長高之後也不會被風吹倒了。把這些“籠子”圍成一個柱形,可以做成45釐米寬的大籠子。用焊接線繞成圓圈把番茄莖稈綁在籠子上。這種籠子需要結實的樁子來支撐。

  方法6: 施肥

  1選擇是否使用化學肥料。不要使用草坪肥料。草坪肥料中礦物的比例對莖和葉的生長有利,不是促進結果實的。你需要找到促進果實生長的蔬菜肥料。如果給土壤施加有機肥料,番茄會生長得非常好。如果你要使用化肥,最好每次只施加包裝上建議的施肥量的一半,同時加倍施肥頻率,以避免因為施肥間隔太長造成肥沃與貧瘠的差距。

  過度施肥會導致植物生長過快,使他們更容易患病、生蟲。

  請記住,你種番茄的目標是收穫果實,而不是光讓它長葉。肥料使用過量或選擇了錯誤的種類,可能導致植物光長葉不結果。

  2番茄開始開花授粉的時候,需要輕輕地晃動莖稈幫助傳粉,每星期1-2次,每次5秒鐘。專家證明晃動莖稈會使劃分更均勻地分佈,從而增加番茄產量。

  方法7: 結果

  1、移栽後45至90天***約60天***開始結果。最初的果實一般是小小的、綠綠的,要耐心等待,直至果實長大,顏色變亮變深。這意味著果實已經成熟,可以準備採摘了。果肉的口感變得微微有些軟,也說明果實成熟了。注意只能用整個手掌摘番茄,不能用指尖掐它,那樣會把果子擠壞。

  還要注意不要讓番茄熟過頭了,那樣的果實就太軟了。

  要知道鳥類,負鼠,浣熊和一些狗會來偷吃成熟的番茄、玉米和甜青椒等植物。

  2、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提早些摘下果實,把它放在室內讓它變熟。果實開始向其完全成熟的顏色轉變的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採摘,然後把它放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窗臺上。這樣它就不會在藤蔓上熟過頭腐爛掉,或者在外面被鳥或松鼠吃掉了。

  不過讓番茄在藤蔓上自然成熟,味道會更甜。所以你需要在不摘的風險與好味道之間找個平衡。

  方法8: 從動物口中保護成熟的果實

  1、在即將成熟的果實上小心地套上夾層型自封袋,把果實和莖稈罩起來,保護果實不被動物們偷吃掉。

  2、從兩端開始摁合袋口,接近果實的時候在莖兩側各留下半釐米長的開口,讓空氣可以進去。

  3、把袋子一個下角剪開,這樣空氣和水才能流動。在炎熱的天氣,需要多留些空氣孔,1釐米長的狹縫就可以了。

  如果動物吃掉了果實也不要喪氣;不過還是多花些時間給它們套袋比較好!

  還有另一個技巧:在番茄籠子的頂部周圍放些紅色的聖誕樹掛飾,鳥兒會被迷惑而去啄那些東西,你的番茄就安全了。

  方法9: 在花盆裡種植番茄

  1、如果你住的地方土地面積很小甚至只有一條走廊,就在花盆裡種番茄吧。

  2、用一個高約45-60釐米、寬約38-50釐米的盆,填入土壤、肥料等。

  3、把番茄種進去,在泥土上覆蓋一層黑色塑膠布,讓水從小孔通過。把邊緣切割成圓形塞入土壤裡,可以防雜草、野貓和蟲子。

  4、在主莖周圍插3-4根木條、竹條或塑料棒,在多個位置用植物膠帶或紗布把主莖綁在上面,以支援它生長。

  番茄種植想種好要注意哪些事情

  1、對土要求不是太高,適應性較強,但是不能重茬。地裡的要輪作;盆栽的土要換土,可以將各種土打散再種;為了減少病蟲害要深翻和晒土。

  2、番茄生長過程適應性強,有的品種可耐零度和40度,新鮮種子極易發芽,栽種可深可淺,還可扦插,也可以在陽臺過冬。朋友快遞寄來的黑番茄種子,播種一週後發芽。

  3、番茄生長週期長,結果多,需肥量很大,但是埋足底肥後可以不再施肥。地裡種植的每年都是深挖溝埋底肥,最下層是鴿子糞或者雞糞,第二層是綠肥,第三層是發酵好的人尿加廚餘肥,用地膜種植後整個生長收穫期均不再施肥。盆栽的不能用生肥,除了給底肥外,還要薄肥勤施。

  4、番茄耐旱不耐澇,開花結果期水過多或澇,容易落花落果,爛果掉果。地裡的番茄今年雨水較多,自種後沒有澆過水,最近多雨掉果不少。盆栽的番茄則要保證水份供給,夏天炎熱高溫每天要澆一到二次水。

  5、番茄最好整枝,特別是盆栽的一定要整,地裡的也可以不整,一般是雙整枝,多餘的枝條要整掉;番茄要經常打葉,老的黃葉、病弱葉和過密葉要及時打掉;無限生長型 的番茄還要打頭。

  6、番茄要給支撐,一米左右高的竹杆和棍子均可,並要給予捆綁,幫助它上架。

  7、做到上面幾點後,還有陽光和通風影響番茄的豐產。從我在各種環境下種植的情況來看,陽光的多少和番茄的產量是成正比的,最少需要四小時日照番茄才能正常結果,六到八小時比較理想,八小時 以上的日照番茄不但產量高,而且口味非常棒。通風也影響產量,今年在小院靠牆種了幾棵番茄,植株長得非常養眼,但結果較少,因為後面是牆,前面又有花,等到長到高過前面的花後,加上蔬葉才結了不少番茄。

  8、番茄的病蟲害問題,感覺蟲害不多,病害不少。我常遇到的有裂果,主要是水忽多忽少易造成;爛果可能有病害,更多的是雨水多易出現;鳥害,不論是菜地、天台還是小院都有小鳥對番茄虎視端端。

  9、自己種番茄千萬不要用激素,我發現菜農種植最少要用幾種激素,開花前要用催花保果劑,生長過程用彭大劑,後期用催紅劑,自己種植讓番茄隨意長,自然開花結果併成熟的口味最佳。


1.番茄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2.番茄種植的常見病防治方法

3.如何防治番茄的常見病害

4.如何防治番茄的病蟲害

5.番茄細菌性病害的防治

6.如何防治溫室番茄的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