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技術***2***

  泥鰍人工高產養殖技術

  近年來,泥鰍已經成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於泥鰍對環境適應力較強,容易繁殖和養殖,而且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泥鰍的人工養殖已越來越被廣大養殖戶看好。在泥鰍養殖過程中,放養密度應合理,要科學投喂與施肥,經常加註新水以保持水質清新,重視病害防治,才能促進其健康生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養殖環境營造。泥鰍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的水塘、淺塘等均可。放種苗之前,要將養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鰍喜歡鑽洞打穴逃遊,所以養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寬而堅固、無洞穴,進排水口要有防逃網,防止泥鰍逃走。同時,還要在池塘邊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給泥鰍營造一個遮蔭、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水生植物的根部為一些底棲生物的繁殖提供條件,也為泥鰍提供天然餌料。

  2、抓投放種苗質量。要選擇體質強健、遊動活潑、體光表滑、無傷無病、規格一致的泥鰍種苗。投放前要用 20~30克/升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左右,以殺滅體表的病原體。投放要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投入,颳風、下雨、氣壓低及天氣寒冷不宜投放苗種。

  3、合理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大小要根據養殖水域條件決定。池塘養殖一般放養體長3~4釐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體長5釐米以上的苗種可放養50~80尾/平方米;稻田養殖一般畝放尾重2-5克的小泥鰍80公斤左右,或畝放10釐米以上的泥鰍2萬尾左右。在養殖條件好、鮮活餌料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放養量,否則要適當減少放養量。

  4、餌料投餌。泥鰍是一種雜食性的淡水魚類,在自然條件下喜食水蚤、絲蚯蚓及其他浮游生物。在養殖過程中,人工投喂的餌料做到適口、新鮮。在餌料投餵過程中注意餌料品種不能經常變化,否則會造成泥鰍階段性攝食量降低,影響生長速度。另外,泥鰍貪食,投餵動物性飼料時不宜讓泥鰍吃得過飽,否則,影響腸道呼吸,併產生毒害氣體而致死。當水溫高於30℃或低於15℃時可以停止投喂。

  5、水質管理。 池水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以20~25釐米為宜,酸鹼度為中性或弱酸性。當水色變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時,要及時注入新水。經常使用有益微生物製劑。保持水質處於肥、活、嫩、爽的狀態。

  6.疾病防治。在養殖工作中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潑灑殺菌一次,使池水濃度為1ppm,或每畝 1米水深用生石灰10~15千克兌水潑灑,調節水質。在夏秋高溫生長期間,經常加註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註新水20-30釐米,保持水質新鮮肥活,並相對穩定,預防病害,有利生長。

  7.捕捉上市。在當年年底至第二年5月前捕獲,採取捕大留小,上市規格在70~90尾/公斤。捕撈方法:拉網為主,地籠網為輔。最後進行幹塘捕撈。

  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之鰓黴病防治技術

  泥鰍鰓黴病是由鰓黴菌寄生在泥鰍的鰓上引起的一種疾病。

  流行情況:主要流行於5~10月份,尤以5~7月為甚,當水質惡化,特別是水中有機質含量高時,容易發生此病,在幾天後可引起病鰍大量死亡。

  症狀:病鰍失去食慾,呼吸困難,遊動緩慢,鰓上黏液增多,鰓上有淤血或缺血的斑點,呈現花鰓,病重時泥鰍高度貧血,整個鰓成青灰色,鏡檢可見鰓上有大量黴菌。

  預防:平時注意換水,保持塘中水質清新,不要過於富營養化,有機質含量太高易爆發此病。發現池中有死泥鰍,要及時撈出,特別是高溫天氣,一定要把死鰍撈出。否則,泥鰍的屍體在池底腐爛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大量細菌,腐爛的屍體還會滋生黴菌,所以要及時消毒和施用底質改良劑。

  治療方法: ①先殺寄生蟲;②殺細菌和滅真菌同時進行,可用碘三氧或硫醚沙星配合食鹽水全池潑灑;③內服水黴藥與殺菌藥;④勤換水。

  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之飼料投喂技術要點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喜食有機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等。因此,在成鰍養殖階段,應採取施肥措施來培育天然餌料。除施肥外,還應投喂一定的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定時定量定位投喂豆渣、麥麩、米糠、豆餅等精飼料。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佔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

  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佔60%~70%,動物性飼料佔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佔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佔30%~40%,動物性飼料佔60%~70%。

  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之泥鰍養殖塘口建設要點

  泥鰍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潛逃性。由於它體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縫隙,它便能鑽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鰍甚至能在一天之內,逃得乾乾淨淨。因此在給泥鰍建池塘的時候,這一點,需要特別的注意。

  一是處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機挖出池塘之後,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結結實實。

  二是處理池塘的邊緣。沿著池塘的邊緣挖出近 1米深的溝,然後把結實的尼龍網布從溝底一直鋪到地面,尼龍網布的介面也得連線緊密。將尼龍網布沿著池子的邊緣鋪滿之後,用挖出的土將尼龍網布壓實,這樣尼龍網布就和池塘連成了一體。尼龍網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樁固定,保證尼龍網布不被大風颳開。

  三是處理池塘的進、出水口。因為現在的PVC管道造價比較便宜,所以養殖場可以考慮用PVC管道作為池塘的進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邊的提水裝置,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邊。

  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設計的,我們希望排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層水,池塘的底層水有泥鰍的糞便汙染,剩餘的飼料汙染,所以水質較差。在池塘的出水一端窖一根PVC管,一頭在池外。一頭在池內,帶有彎頭可接插一根高過池內水位40公分的豎管,在管外用木樁設一圈防逃網。排水時,提起池內豎插管,就這樣把水質比較差的底層水排出去。

  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之泥鰍苗的投放管理技術

  近日,經過漁業科技入戶技術指導員及採購員的努力,示範戶泥鰍苗源的問題得到解決,在漁業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示範戶陸續開始放苗。針對今年的生產實際,在放苗過程中,漁業技術指導員及時指導示範戶做好放苗工作。

  首先,針對近年泥鰍發病情況增多的情況,在泥鰍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消毒,嚴格做好放苗前的清塘工作。

  其次,加強肥水繁殖餌料生物的管理,清塘一週後注入新水50cm,注水時用40目篩絹網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進入池塘,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60kg。

  另外,還要加強苗種放養時的消毒,在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泡30分鐘左右。

  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之泥鰍高產養殖技術

  泥鰍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清淡鮮美,還具有滋補藥用功能,歷來受人們的喜愛。2009年唐店後灘養殖場科技入戶示範戶劉登全開展泥鰍池塘高產養殖試驗,試驗面積5×667㎡,經4-5月的養殖,畝產1820kg,銷售收入達32760元,畝純利潤達10060元。效果顯著,現將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1、 養殖條件

  泥鰍池塘養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注排水方便,土質應選擇中性或微鹼性的壤土為好,交通便利,確保用電。

  池塘是東西走向的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面積為5×667㎡。池深0.8—1m,水深0.4-0.6m。池壁泥土應夯實,並沿池唐四周用網片圍住,下端埋入土中10cm,上端高出水面20cm,以防泥鰍逃逸和敵害生物進入。

  2、 放養模式

  2.1 放養前準備

  在放養鰍苗前20d對池塘進行清整、改造、消毒。在進水口和排水口用鐵絲網防逃。在排水口處開挖一個面積約佔全池面積的1/3—1/5,深30-50cm 的魚溜,在池底鋪一層腐質較多粘土。放養前7d用生石灰清塘,每667㎡池塘水深10cm用生石灰75㎏化成漿全池潑灑。清塘5d 後注水25cm,每667㎡施有機肥150—250㎏,用於培肥水質。

  2.2 苗種放養

  泥鰍苗種選用人工培育苗或野生苗,但都要規格整齊、無病無傷、活動敏捷,一次放足。放苗時間一般在每年4月份,平均水溫15℃以上,每畝放養規格為80尾/㎏的苗種1100㎏,最好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苗種放養前用8—10mg/L漂白粉溶液進行浸洗消毒,浸洗消毒時間為20—30min。

  3. 飼養管理

  3.1 飼料投喂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除施肥培育天然餌料外,還應投餵魚粉、魚漿、蠶蛹、動物下腳料以及麩皮、米糠、豆餅、瓜菜葉子等植物性餌料。也可以將上述飼料作為原料,製成配合飼料投喂。

  泥鰍的食性與水溫有密切關係。水溫在16~20℃,以植物性飼料為主佔60%—70%;水溫在21—23℃動物性餌料各佔50%;而水溫超過24℃增投動物性餌料為60%—70%。具體投餌量隨水溫、水質、天氣情況靈活掌握。3月分投餌量為泥鰍總重1%—2%;份投餌量為泥鰍總重3%—6%;7—8月份投餌量可增至泥鰍總重的6%—7%,9月份投餌量逐漸降至泥鰍總重的3%。當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要減少投餌或不投餌。水溫適宜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讓泥鰍“少量多餐”,水溫較低時每天投餌2次。投餌應做到“四定”、“四看”。

  3.2 水質調控

  水質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黃綠色為佳,透明度以20—30cm為宜。當透明度大於30cm,每次667㎡施有機肥20㎏,增加池塘中的橈租類、枝角類等泥鰍的天然餌料生物;透明度小於20cm,應停止或減少追肥。高溫季節經常注入新水,更換部分老水,定期開啟增氧機。

  3.3 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隨時掌握水位、水質和泥鰍的攝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平時勤除池邊雜草,高溫季節每隔15d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d天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在養殖的中後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製劑。經常檢查防逃設施,漏洞及時修補,發現魚病及時治療,做好養殖日記。

  4、效益分析

  共養殖150天,每667㎡收穫商品蝦1820㎏,銷售價18元/斤,銷售收入32760元,扣除畝成本 22700元***其中 每667㎡飼料費11600元、苗種費10800元、電費100元、人工費200元***,畝獲純利10060元。

  4、 注意事項

  1. 在苗種放養方面,儘量投放大規格的苗種,這種規格苗種成活率高,增重倍數大,更重要一點是這種大規格苗種一般很少患車輪蟲病,即使感染,治療容易,死亡率不高。

  2. 池塘飼養泥鰍,鰍塘下塘後兩天內不投餌,等泥鰍苗適應環境後再投餌。開始先將粉狀飼料沿池邊四周潑灑,逐漸將投喂地點固定在食臺上。

  3. 泥鰍善逃。要經常檢查攔魚設施是否破損,池埂是否坍塌,發現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另外還應注意殺滅和驅趕敵害生物。

  無土養殖池的泥鰍怎樣安全越冬

  泥鰍對水溫特別敏感,當水溫下降到5℃左右時,泥鰍就鑽入泥中開始冬眠越冬。可天氣冷了,無土養殖池的泥鰍怎樣安全越冬呢?

  無土養殖池中的泥鰍不能鑽到泥裡躲避寒冷,只好藏在水草裡。但就算所選水草品種冬季也不枯萎,到了冬季水草裡的溫度也不高,泥鰍還是很容易被凍死。為了讓泥鰍安全過冬,並且能夠正常生長,就得增加水溫。增加泥鰍養殖池水溫可採用的有效方法為:在泥鰍養殖池扣大棚。如此可提高池水溫度,延長泥鰍的生長期。泥鰍在大棚裡採食依然很活躍,生長迅速。這樣,冬季養殖時間可以向後延長兩個月,而早春又可以提前兩個月,通過扣大棚一年當中總共增加了4個月的養殖時間,泥鰍養殖效益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泥鰍養殖池扣大棚,對來年繁育泥鰍種苗也有好處。因為泥鰍繁殖主要是4-5月份,如果冬天能夠讓其加快生長,繁殖可以提前,並且還可以比較整齊,這樣的話,有利於搞人工育苗。

  泥鰍池的型別與修建

  泥鰍池有磚池或水泥池、土池、池沼改建池等型別,其修建方法分別如下:

  一、磚池或水泥池。先按設計挖好土池,四周池壁用水泥板或磚砌水泥抹面。池深1.0-1.4m,水位線以下60-80cm,面積30-100m2。池底用水泥抹平或石渣夯實,上鋪20-30cm枯土層,在排水口附近挖一面積為數平方米、深20cm的集水坑,便於捕撈。注、排水口都要安裝防逃裝置。

  二、土池。池壁和池底不需用石砌磚鋪,只要夯實即可。池口高出地面10cm,進水口低於池壁頂15cm處,設在池的一端。進水口和排水口處,一般都用三合土構築,如用水泥結構更為理想。進排水口均須鋪設鐵絲網或尼龍網防逃。池壁夯實,坡度要小,以防大雨天氣泥鰍溯水逃跑。池底夯實,上鋪30-40cm、厚塘泥,或放新土加施基肥,使土壤肥沃。如鰍池面積過大,可在靠近排水口的池底挖1m2見方的魚坑,坑深30cm,或開50cm寬、200cm長、30cm深的溝,以便泥鰍避暑和捕撈時用。如有條件,最好在池底先鋪一層油氈,再在池底及池周鋪一層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堆30-40cm厚淤泥或有機質土層。

  泥鰍養殖池建成後,可在池內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浮萍等。

  三、池沼改建池。利用池沼改建泥鰍養殖池簡便易行,要特別注意建造防逃裝置,夯實池埂,堵塞漏洞,使水深經常控制在60cm左右。在池內可以栽種藕、茭白等水生作物,既能遮陰,又能增收,一舉兩得。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範圍內,最適24—27℃的水溫範圍,農家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簡單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後,庭院周圍,選擇有水源、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磚、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為宜,池子砌好後,用水泥抹平,待幹後放進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種。

  二、放種:池子砌好後,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計算投放鰍苗。苗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樣,都應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並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鑑別方法,可觀其外表:雄的頭尖,胸鰭窄長,身體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雌的頭呈橢圓平型。雌鰍的產卵力極強,一條雌鰍初夏至初秋能產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產2—3次,產卵萬粒以上。

  三、投食:由於泥鰍屬雜食性魚類,所以無論牛糞、米糠,或者麥、蠅蛆都可以作餌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據採食情況自行確定。

  四、施肥:泥鰍的飼餵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一定不能過多過頻,並且要勤換池水,一般10—15天換水一次。

  五、捕獲:要捕獲泥鰍,首先要把池水放幹,採取捕大留小的辦法,以確保池內有一定數量的鰍苗,利於繼養和高產。

  注意:

  1、泥鰍和黃鱔切莫混養一池,因為黃鱔要吞食泥鰍。養鱔池投放泥鰍的目的是避免黃鱔互相纏繞在一起。

  2、池的邊緣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鰍好動,以防竄逃。

  3、城市居民和沒有條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餵養。

  4、“夏至”是養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時間投放種苗。泥鰍順當性很強,江河、水庫、湖沼、池塘、溝渠和稻田等淡水水域都無它們的身影.

  泥鰍的習性喜好正在水域底層或淤泥外餬口,捕捕它要按照那一特點進行.入秋之前,水溫較高,把炒噴香的米糠放入魚簍內,浸入水域底層,將泥鰍誘入而捕捕.別的,正在接近進水口的處所,鋪一條漁網,從進水口放進水去,因為泥鰍無逆水逃勞的習性,會自動地群集至水口附近,那時,提起網具就能捕撈良多泥鰍.

  3泥鰍是純食性魚類,但正在不合發育階段食性無所不合.對體長正在5釐米以下的鰍苗,次要投喂"魚蟲”等浮逛動物;體長5-8釐米的長體,最好用昆蟲長蟲***如孑孓、蛆等***和米糠同化投喂;體長正在8釐米以上的成體,最好喂煮熟的米糠.

  "魚兒離不開水”,可是泥鰍分開了水卻不會很快消亡,你把它放正在沒無水的盆裡,它會不時馳開嘴巴,嚥進空氣.本來泥鰍除了用鰓呼吸外,還能用腸女來協幫呼吸,從嘴嚥進的空氣顛末腸女,腸壁上的毛細血管就接收裡面的氧氣,廢氣則由肛門排出體外.那剖明泥鰍對缺氧情況的抵當力很強.

  泥鰍能預告天氣.取一個無色通明的玻璃瓶,瓶底放點淤泥,瓶外盛2/3的水,然後把泥鰍放到瓶外飼養.日常平凡,泥鰍伏正在水底,表示得很恬靜.若是俄然發覺它正在瓶裡翻上翻下,很是不安,能切確地預示滅暴風雨將要降臨.啟事是暴風雨前夜氣壓低,溼度大,天氣悶熱,水外的溶氧缺乏,泥鰍翻上翻下,冒出水面來呼吸空氣.

  稻田泥鰍養殖技術要點

  養泥鰍的稻田要求是呈弱酸性土壤,田埂要加寬加固,防止泥鰍鑽出。泥鰍能在稻田缺水***落水乾田***時,甚至其他魚類難於生存的情況下就會鑽泥中,利用腸管呼吸維持生命。因此“稻田養魚”選用泥鰍是一個理想的魚類之一。稻田養泥鰍一般不專門投飼和施肥,放養量不宜過大,一般每0.07公頃放養3萬尾左右為宜。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養上一年的苗種。如飼養得好,每平方米可收穫250克泥鰍,摺合每0.07公頃產150千克以上。
 

泥鰍養殖技術_無土泥鰍養殖技術_稻田泥鰍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