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有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數學比起初中數學難度大了很多,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你在學習高中數學的時候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一數學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數學良好的學習習慣

  1、上課認真聽講

  數學這門學科首先得聽老師講解,然後自己再用功才可以。所以高中的學生們一定要注意課堂效率,總結正確、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上課的時候集中注意力,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行理解和預測接下來的內容,並且在思考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慮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考慮不周的地方就要及時糾正。

  2、課後及時複習

  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基本是所有的老師都要求的,課前預習可以提前接受知識,瞭解上課的重點,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課效率。而下課及時複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有助於完全掌握所學知識點。

  課後複習主要是整理一下上課筆記,然後通過做題來鞏固知識,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還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

  除了下課以後複習每節課所學知識以外,還要對以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3、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

  想學好高中數學只靠認真努力還不行,要得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謂的良好的額學習習慣就是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經常做題鞏固所學知識。

  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指拿到一道題,要學會分析題幹,瞭解題目考察的知識點,然後確定解題方向以及大概步驟,學會舉一反三。

  高一數學的學習技巧

  1、要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

  高一老師有兩類:一是剛送走高三學生後到高一,二是剛走上講臺不久,共同特點是節奏快。而初中節奏比較慢!同學普遍跟不上!

  對策:1預習可以把握聽課的主動權 2預習可以掃清舊知識的障礙,為主動學習新知識輔平道路。 3預習可以增強聽課的目的性的針對性 2、要超前思考,比較聽課

  預習可以使自己對新課有一個基本理解,但不等於上課可以放鬆注意力降低思維緊張度,相反而應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重點比較自己模糊與不清晰的地方!使自己的思路走在老師前面!

  3、抓住重點、關鍵去聽課

  抓住開頭與結尾,它往往是重點與關鍵的綱。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

  4、聽課精力要合理分配,課堂筆記應簡明扼要

  把精力放在聽上,不要先記下來回來再學,僅僅記書上沒有的或教師的總結性發言!

  5、要淨化聽課心理,做一個好的聆聽聽者。

  確保課堂效率是成敗的關鍵,切忌上課不聽,晚上補!

  高一數學的高效學習方法

  抓住課堂,配合好教師的教學

  應做到課前做好各種準備並利用課前兩分鐘的預習時間想一想前一節課的內容;上課時專心致志,積極思考,儘量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過程合拍,做到耳目並用,手腦結合,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後及時複習,使知識再現,形成永久性記憶;最好能將老師所講的內容與課本作一比較,從中獲得更多知識;作業僅限於課堂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要利用課外資料拓寬知識領域,補充課內不足,更重要的是促進課內學習。

  善於歸納總結知識間的聯絡

  學習數學並非我做題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而是要將精力花在歸納總結上。特別對課本或課堂上出現的例題,只要善於總結,就可以瞭解這一小節數學內容有哪幾種題型,每種題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麼,從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題的能力。同時,每學完一個單元,要建立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將本章的主要思路、推理方法及運用技巧等轉變成自己的實際技能。

  學會發現問題,並重視質疑在學習中常看到成績好看同學,總是有很多問題問老師,而成績差的同學卻提不出什麼問題。提出疑問不僅是發現真知的起點,而且是發明創造的開端。提高學習成績的過程就是發現,提出並解決疑問的過程。大膽向老師質疑,不是笨的反映,而是在追求真知、積極進取的表現。在聽課中,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疑問也就在不斷產生,再加以分析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學習也就得到了長進。

  要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校學習時有著許多自習的時間,如能堅持自學,學起來就速度快、印象深、質量高。自學並不僅限於課內,還包括閱覽課外書籍,使課內外知識互補。只有具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才能 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跟上時代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