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地位和影響介紹

  孔子是一名教育家,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有著不可動搖的文學地位。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的地位和影響,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地位

  孔子對於後世的影響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果我們要研究孔子,要將孔子學發揚光大,那麼我們就要知道在歷史中孔子地位如何。孔子地位在每一個時期是不同的,後世人稱孔子為孔聖人,而在***時期,孔子成為了人們爭相批鬥的物件,所以在不同時期孔子地位也是不同的。

  從歷史順序上講,孔子本是一個老師,他的教書理念較為創新,打破了教育的界限,認為人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這種思想是創新的。孔子死後,他的地位逐漸攀升,人們稱之為至聖先師,他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為一個特殊的教師。

  公元前二世紀,孔子被推崇為天命所降,繼周而王。《春秋》這本作品被評價為一部政治著作,其表現的倫理及政治觀點已經超出了編年史的範疇與高度了。

  公元前一世紀,孔子逐漸被神化,其本人在《春秋》中樹立的政治理想,足夠漢朝的政治實施,所以人們以活著的神來定位孔子。

  公元一世紀初,出現了一批理性主義的儒家人,這裡孔子的地位變化了,他從神的位子上下來,但是他在“至聖先師”的地位任然很高。

  十九世紀末,孔子又被冠以天命為王的說法,但是這種沒有持續多久,民國建立後,孔子地位極速下降。

  到***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其很多文物均在那時候被毀滅。但是後世對於孔子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復,人們爭相學習孔子的思想,樹立自己的道德標杆。

  孔子對我們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而儒家思想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對社會,對政治,對文化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孔子的儒家思想規範著人們的生活準則,為品德樹立標杆,可謂是深深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一:誠信做人

  孔子曾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話就是告訴人們如果沒有信譽,那麼還能幹什麼呢。孔子在教育的時候注重4面,文行忠信,就是文獻,品行,忠誠與誠信。孔子在教學的時候以身作則,認真教學,從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有教無類

  在那個時代,孔子開創私人講學,認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在教育上打破傳統教育,認為人人都有學習的機會,教育無階層,無論貧富貴賤都能接受教育。這種早在千年的教育理念與現世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也被稱為是“萬世師表”。

  三:仁愛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政仁德,要學會愛人,人人之間多點愛,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更加的和諧,這種愛可以涵蓋到社會中,愛老人愛小孩,為世人樹立一個道德的標杆。在政治上施行仁政,愛百姓,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個知名度極高的歷史人物,他是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不論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還是他的生平事蹟都被世人流傳了下來。關於孔子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孔子由近知遠的故事、孔子學琴的故事、孔子相師的故事等等。

  孔子由近知遠的故事主要源於孔子從他的兩個弟子在救人後的不同行為中看到不同的結果。孔子的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個落水的人後,收下了那個被救的人為表示感謝而贈送的一頭牛。孔子對於子路接受被救之人的答謝禮物的行為非常贊同,並且還說這樣能夠使魯國形成樂於救人的風氣。孔子從子路救人並接受答謝這件小事就看到了這樣的行為有利於培養人們積德向善的品德。而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貢用自己的錢贖了一個魯國人,事後沒有接受官府作為表彰獎賞的錢。孔子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樣會使魯國不再出現用錢贖人的事。從子貢贖人後拒絕獎賞的舉動中,孔子看到了這樣的舉動會不利於引導人們做善行的結果。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能夠從小知大,由近知遠,這也就是孔子能被世人稱為聖人的原因了。

  與孔子相關的故事還有很多,那些故事中都蘊含著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能讓瞭解故事的人學到一些東西。同時人們讀孔子的故事越多,就越能瞭解到孔子的為人,瞭解到孔子的“聖人”之處,學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