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數學教學反思具體有哪些

  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找出不足,這是作為教師該有的職責,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水平,真正傳授知識給學生。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六年數學教學反思,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六年數學教學反思

  今年,我教學六年級數學課,而且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餘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餘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根據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強口算的學習。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算技能,對於筆算也進行了提高和幫助。

  二、加強四則運算的練習。由於學生計算能力較差,且又粗心馬虎,我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在教學之外,我讓學生天天練幾道計算題。計算題中還包括簡便計算,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練習,學生的四則計算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三、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對於這個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多說、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四、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絡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五、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通過以上方法措施的實施,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了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根據學生特點,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成績。

  小學六年數學教學建議

  1、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堅持達到老師提出的目的,獨立地解答習題。有時候,可以多給一些時間讓他思考,教師細心地指導他的思路。

  2、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組織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認真探索指導學習的方法,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和勇於創新的機會,激發學習主體的自覺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活潑的完成學習任務,並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此改變以往老師講得多,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

  3、在改善學生學習習慣方面,需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結合知識點進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學如培養學生解題時必有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自我檢驗和自我評價能力,指導學生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分析並登記錯因,認真改錯,提高正確率。

  4、備課和教研再紮實深入、細緻全面些,發揮集體的優勢,盡最大努力作好教學工作。

  小學六年數學教學方法

  首先,00後的孩子大部分是在蜜糖里長大的,不管是城市裡的孩子,還是農村裡的孩子,他們要麼粗心,要麼不思進取,不知道父母的辛勞,不懂得坐在課室學習有多幸福。雖然我不是班主任,但當我看到班裡的學生不認真聽課,不好好完成作業,數學成績不好時,我就會要求學生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看父母是怎樣辛苦地賺錢養家,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自己能夠坐在課室學習是多麼幸福,以後他自然會珍惜學習的機會,成績自然也就好起來。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如我們班的一個學生,他四年級以前的數學都不是很好,但他無所謂,也沒有意識到成績不好的壞處。上了五年級以後,我注意到他這種情況,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能夠幫助他提高數學成績。我問他將來的理想是什麼,他說是像自己的爸爸一樣做公司的老闆,賺大錢。我說這是個好理想,但你要怎麼實現這個理想呢?他答不出了。我再進一步問他:“管一個公司例如賺錢要不要用到數學?”“要。可是我可以請人幫我做,我爸爸公司裡有會計。”“的確,你可以請會計,但很多大專案都得自己決定,而且你可以保證你將來請的會計不會貪汙,不會做有害你公司的事?特別是在他知道你不會算數的情況下。你可以保證嗎?”他不說話了。“如果你要撥款給屬下,你要撥多少呢?萬一你不小心把小數點點錯會損失多少呢?你有想過這些事嗎?”他說不出話。“所以,如果你現在不學好數學,將來你的父親不太可能將公司交到你手上,誰知道你會怎麼用錢呢。要決定一個專案需要考慮到很多方面的事情,不是簡單的事情。你這個暑假到你爸爸的公司親自看看,然後跟我說說你的感受。你就會知道數學對你實現理想有多麼重要了。”後來,六年級新學期開學了,他深有感觸地對我說:“老師,我錯了,做一個老闆還真不容易,我覺得爸爸好厲害,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數學。”從此,他很認真地學習數學,不懂的就積極問,期末的時候還考了滿分,我當即為他鼓掌。他愛上了數學。

  教育學生不僅僅是要教會他們學習,還要教會他們做人。現在的學生不是稱讚兩句就能把學習搞好的人,他們已經不輕信吹捧。把他們投入生活實踐中,親自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才會珍惜學習的機會。

  其次,六年級的學生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如果說四五年級學生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做作業,那麼,六年級學生則是為了不落後於同學而積極學習。動力不一樣,比照物件變成了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那麼也容易形成競爭力,同學彼此之間積極競爭,老師抓住這個勢頭引導成為學習的動力,那麼這個班的成績也自然會提高。如我在上《正比例和反比例》時,學生感覺有點不活躍。於是我先請一位男同學回答正確後,就說:“男同學果然聰明啊!女同學呢?怎麼你們不積極回答,是因為男同學比你們聰明嗎?”剛一說完,女同學就用她們特有的尖嗓子大喊:“不是,才不是……”“不是的話就積極回答問題,看看是男同學厲害還是女同學厲害。”接下來的課就上得相當順利,學生也很活躍了,這就形成了良好的競爭。當然,要適當控制競爭的度,如果競爭過於激烈容易形成惡性競爭,這樣就不利於班裡的團結了。

  情境教學是指通過語言描述、多媒體運用、實物演示、角色扮演、實驗操作等多種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情景,將認知與情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教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改變學生單純接受知識的被動教育局面的一種教學方法。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感到: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情境教法也是一個引起學生興趣的好方法。學生是好奇的,對於一些新鮮事物或者是生活中的比較有趣的事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例如我在上《生活中的負數——溫度》時,我首先是問學生順德當天的氣溫,從而引出用“+”表示零上的溫度;然後又舉北京的例子引出“-”,在比較正負數大小時我請學生上來表演“30℃、10℃、0℃、-15℃”的情景,搞得學生哈哈大笑,可也記住了怎樣去比較正負數之間的大小。最後是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負數的歷史,引出學生的自豪感,併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總結 數 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1.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

2.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反思

3.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反思

4.六年級負數數學教學反思

5.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