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原文及翻譯註釋賞析

  《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今天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詠鵝》原文及翻譯註釋賞析,希望你喜歡。

  《詠鵝》原文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註釋

  [1]詠:用詩詞等形式來寫景抒情。

  [2]項:頸的後部。亦泛指頸。

  [3]掌:指鵝的腳掌。

  《詠鵝》翻譯

  “鵝!鵝!鵝!”

  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划著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詠鵝》賞析

  這是一首最受孩子喜愛的詠物詩,歷代都作為教授低幼兒童的古詩中的首選之一。之所以如此,原因至少有三:一是詠頌的物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農耕社會裡早晚見到的家禽———鵝;二是語言簡潔通俗又琅琅上口;三是形象生動且詩味盎然。才氣縱橫的駱賓王,自幼穎慧異常,因為這首相傳是他七歲時的詩,更博得“神童”的美譽。也許正因為是一個孩子的作品,儘管是“神童”,但畢竟還是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以孩子的心理來感受這一切,也更易贏得孩子們的共鳴。

  鵝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家禽,由於它形象俊朗秀逸,曾成為書聖王羲之的最愛。小小年紀的駱賓王,選擇了鵝浮游水面這一最優雅的姿態來加以描繪,切入點就讓人稱奇。

  “鵝、鵝、鵝”,開篇疊連的三個“鵝”字,不僅將孩子的純潔、天真和活潑,活靈活現,而且一開始就給人強烈的衝擊,把讀者直接帶入詠頌的主題。通過有致的頓挫,在音節上有“形三實五”的感覺,與後面的五言詩句自然融合。第二句的“曲項向天歌”,則惟妙惟肖地描繪了鵝揚首歡叫的昂然情態,其中的“向天歌”,讓人感受到那駱賓王自幼天生的豪情。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渾身潔白羽毛的白鵝悠閒地浮游在碧綠的水面上,清澈的水中那紅紅的腳掌輕快地划動著清清的水波。白鵝游水時瀟灑自如的形象和悠然自得的神態描繪得生動逼真,再加上“白毛”、“綠水”、“紅掌”、“清波”這些具有色彩的詞彙,構成了一幅色調絢麗而和諧、景物生動而優美的“鵝戲圖”。讀詩,彷彿我們也沉浸在這自然而清新的詩情畫意之中。詩人僅僅用了十八個字,而這位詩人,還只是個七歲的孩童,不能不讓人嘖嘖讚歎。

  如此天才的駱賓王卻一生坎坷,屢遭挫折,命運多舛,壯志難酬。正如他在一首著名的詩《在獄詠蟬》中借物述志:“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最讓駱賓王名揚天下的是他在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奮筆寫下的那篇著名的《討武瞾檄》。文章歷數武則天罪狀、備述起兵緣由,檄文辭鋒警利、氣勢非凡,一時傳遍天下,極具感染力和號召力。

  傳說武則天讀到這篇檄文時大為驚奇,忙問何人所作,連呼奇文奇才,並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嘆,即如此賢才淪落在外,這是宰相的過失。徐敬業失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有說被殺、自殺,有說出家、隱匿等等,不知所終。

  但駱賓王是文學創作的成功者,包括他在內的“初唐四傑”以及稍後的陳子昂等,在中國詩歌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正如後來的大詩人杜甫評價:“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正是他們的詩作,形成唐代詩歌的第一個高峰,是開創唐代詩歌大繁榮的前導先聲。

  《詠鵝》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38—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初唐傑出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初唐四傑”。詩風精煉縝密,又揮灑自如,最擅長七言歌行,被譽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