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底牌閱讀答案

  《教授的底牌》這篇文章中作者一反流行的世俗,掏心亮肺地自掀“底牌”,即自己的諸多不足,表現出行事光明、胸懷磊落、正直無畏的作風和品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授的底牌》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教授的底牌》原文閱讀

  不記得從何時開始,竟聽到有人以“教授”之名呼我。剛開始時,非常不習慣,總是弄不清對方在叫誰。過一陣子,會愣一下,方悟了過來。而今日子久了,漸漸“耳熟能詳”,誰叫我又姓鄭呢,越聽越耳順的“真焦瘦”,越想越合我那又焦又瘦的形相。

  在講臺上“蓋”了十幾年,已算是資深的誤人子弟者,從來不敢自覺有資格對年輕人傳道授業解惑。實在說,自己老感到營養不良,腹苟原極賽滯,阮囊又常羞澀,加上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身材,哪能不算是真正正牌的“焦瘦”呢!

  在純做女兒的時代,父母承認我是隻書蠢蟲,也就縱容我對家事的不聞不問。有一天,當我成為自己小家庭的一家之主時,衣食住行,向夾不講究的人,自帳也是因陋就簡,有個窩蹲.已常感福分不淺,沒想到招待過三次客人——當然只招待得起滾水泡茶——之後,居然連惹三次嚴重警告:如今不比孔子時代,居陋巷的顏回雖然博得夫子讚美,卻因營養不良、居住環境汙染而短命!

  訓話的人是那麼振振有辭,使我立刻反省一下自己的陋室:房子是陳舊了點、空間是逼幾了點、光線是隊晤了點、傢俱也老爺了點……殊不知這正合我這麼“焦瘦”的人居住。在一切從簡的原則上,我的客廳充當了書庫,只見書架,不見沙發——這大約是最令朋友不滿的一點。不過,訪客坐在硬餐凳上總是坐不久,豈不很省事?與兒子共用的臥房兼書房又兼兒童娛樂室,地板上幾乎每天都堆滿了我的書及他的玩具,那自然是訪客止步的禁地。

  由於我這個人無能,在廚房裡永遠變不出什麼好湯好水,加上人丁單薄,便沒有下廚房學展身手的念頭。好在二十世紀物質文明早已提供我便宜又實用的冰箱,冰庫裡經常可以儲藏冷凍水餃、漢堡、肉粽,一趟車便可載回半個月的熟食。既省時省事又可保持身材“長壽”。雖然很少想到白居易,可是卻樂天安命,從來不曾感到大臺北,居不易。

  不幸的事總是會偶發的。有一天,司馬中原先生光臨寒舍,我當然只端出一杯立刻燒水沖泡的即興清茶,絕不合乎周豈明所提供的“自然主義的茶”,因為從客人喝茶時屢皺眉頭便宜可以推知一二,粗茶硬板凳地聊了半小時,已到晚餐時間,我知道冰庫裡的那些玩意兒絕不能拿出來“怠”客,便提議請他老人家到外邊上館子,他居然說還得趕回家替太座燒飯。但是又聊了半小時,他並沒有走的意思,兒子看完卡通,跑過來很詫異地問:“今天怎麼沒有準時吃飯?”我只好再提外吃之議,司馬錶示已跟太座說好了,不能在外久留,但仍無離緒。我只好開啟冰箱,用最快的速度把殘菜剩飯齊倒在一個缽子裡,再飛快地把它丟進電鍋中,蓋上蓋子,按下開關。但不幸的是,電鍋擺在客廳兼餐廳的鞋櫃上,我雖然用紀政般飛躍羚羊的速度從冰箱衝到電鍋邊,且企圖用身體遮住缽子的內容,可是司馬是個積三十年透視人生經驗的小說家,我的圍堵政策怎躲得過他的X光眼的掃描呢。

  他開始拿出長輩的姿態了:你這樣的晚餐還是給人吃的嗎?……結論是:難怪你們母子都面有菜色!我的理由是目前在外邊偶有應酬,總是大魚大肉,撐得人脹脹的,平時家居好簡單些可順便洗胃。誰知他老人家更不以為然:現代人人講究營養均衡,美食主義,你這種三餐一大飽兩餐一小飽的是哪一世紀的食法?

  我私下的結論是:自己跟孔子比較沒有“代溝”,他老人家講:“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說不定還嫌我冰牛奶加麵包已過於奢侈呢。從此以後,我極害怕吃飯時間司馬大人來臨檢。

  我固執地相信一名“教授”的專任職務是讀書,兼任任務才是教書。只有不停地吸收新養料,授課才能活水不斷。至於演講、評審、編書甚至交友等工作實只能放在“休閒時間”偶作一秀。尤其對一個天資駑鈍的人,像我,讀書更得人一己百、人百己午的多花些力氣才行。再者,我讀書偏有怪癖,總要為寫點什麼才讀得最有效率,因此趴在桌上成為我最慣常的姿勢,美容院的小姐替我修指甲,便猜到我的職業是抄寫員。由於正常工作時間不容剝削,因此其他工作時間只好合併解決。洗頭的時候,可以把寄贈的雜誌瀏覽一遍;搭車的時候,可以邊構思上課的程式;下課十分鐘,把當天的報紙翻完。邊燒飯、邊洗衣;邊替兒子洗澡、邊替他複習功課;邊吃飯邊進行“親子活動時間”。我早已習慣邊走邊胡思亂想,因此迎面而來的熟人,也經常視若無睹,終於捱上目中無人之罵。有一次,從郵局信箱裡拿出一疊信,邊走邊折閱,突然有個人衝著我說:喂!下次不要在馬路上邊走邊看東西哦!原來我已走上大馬路了。並非市虎特別禮讓“教授”,面是因為我焦瘦的體形,小得讓他們撞不到。回到家,恰好把該處理的信件留下來,把該丟的資料垃圾桶。由於性子急,訓練出相當的快動作,常想自己可能有資格參加馬拉松賽,因為走在路上時我幾乎在練跑。

  上課是教書匠最苦也最樂的時候。是甘是苦,要看上的是什麼科目。例如學校派我上“四書”,對於不諳義理的我,要在一學期內講授《大學》——《大學》正文一共有一千五百字,以我慣常快節奏的講課速度,並用上高中國文的方式,兩個鐘頭便可以把一學期的課程上完。不論如何提醒自己說話慢點,上課時遲到一點,下課早退一點——一個學期還是遙遙乎其遠哉!在講臺上真是如站針氈!

  當然,對於擅長義理的人而言,講“四書”乃是莫大的享受。我上現代文學或古典小說,總感到自己比較“物盡其用”些。偶然發現還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時,靈感也會左右逢源、紛至沓來。尤其文學課程是一種再創作的工作,當興會淋漓時,焦瘦的我,有時不免膨脹自己的智商,還以為具有兩把刷子哩。也因為偶能意興踹飛,又時常能笑自己可笑之處,上課自然有莫大的快樂,也就忘了是否誤人子弟啦。

  我的形式生活可能太呆板,物質生活可能貧瘠,但是我都不曾因此而感到任何“委屈”。我的快樂建築在一篇簡陋的稿子趕完的那一剎那,一堂平凡的課卻使我自得的時候。我焦瘦的底牌確然欠缺光華,但是,哪些個人不珍視他自己的敝帚呢!

  《教授的底牌》閱讀習題及答案

  15.簡要賞析文章第一自然段。***4分***

  15.參考答案:開篇點題,首句標其目,揭示文章內容;起筆自然,行文真率樸實,巧用諧音仿詞,充滿幽默感;引下下文,為全文定下真實開朗輕鬆看待人世、自謙自省、自我嘲侃的行文格調。

  16.文中亮出教授的“底牌”有哪些些?請簡要概括。***5分***

  16.參考答案:形相“焦瘦”,愧為人師;因陋就簡,家居陋室;理家無能,不善烹調;分秒必爭,嗜讀如命;喜愛上課,有苦有樂。

  17.分析文章具體敘寫司馬中原先生來訪的作用。***6分***

  17.參考答案:在行文構思上起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作用;更加真實地呈現自己不講究衣食住行,不善理家的底牌;同時突出了作為自知分子的率真、知性的品性。

  18.試探究文中透視出作者人生情懷?***6分***

  18.參考答案:文中作者一反流行的世俗,掏心亮肺地自掀“底牌”,即自己的諸多不足,表現出行事光明、胸懷磊落、正直無畏的作風和品性;“我的快樂建築在一篇簡陋的稿子趕完的那一剎那,一堂平凡的課卻使我自得的時候。”更表達出人生的快樂是在事業追求之中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