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理學對佛教的批判閱讀答案

  朱熹以禮學為基點對佛、道哲學體系展開的批判,不僅表明他批判佛道以推尊儒學的基本態度,也體現了禮學在其整個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朱子理學對佛教的批判》閱讀材料

  朱熹指出,儒家學說之所以與佛、老不同,就在於正統儒家的“極高明而道中庸”,“其精粗隱顯體用渾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無偏倚過不及之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其中既蘊含著“合乎義理之宜”的高明的思辨與實踐智慧,也蘊含著極為深沉的德性。佛、老則多流於義理的玄談,卻無處著實。

  朱熹在與廖子晦的一封書信裡,又進一步指出了造成儒、釋兩家這一差別的認識論根源:儒家重漸進之學,其“窮神知化”“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極度自由境界乃是緣於真積力久的修養習煉而“豁然貫通”的結果,主要體現為一種下學而上達的道德修養功夫;佛家禪學重頓悟,追求的是“忽然有感如來喻”的認知境界,雖然也強調“豁然貫通”,但並不曾如此實下功夫,其實質是上達而下學。所以,儒家在人倫日用中“道中庸”“致中和”,“克己復禮”,踐履人之良知良能,於細微點滴處體貼天理、分別道心人心,以煉養心性。佛禪雖然也注重這方面的修養,但並不曾落到實處,自然難以探及心性本原,從而與“真實知見,端的踐履,徹上徹下,一以貫之”的儒家學說無法比擬。

  在朱熹看來,這一差異的實質則體現在了儒家禮學的實踐特性與實踐活動上。他指出:佛家但知克己,“不曾復得禮也”,“下梢必墮於空寂”,而“聖人之教,所以以復禮為主”,因此“不失其則”***《朱子語類》卷四十一***。但事實上,佛學對朱子哲學的影響是巨大的,朱熹在哲學思維方式、哲學體系的邏輯建構以及本體論、心性論等哲學範疇的認識方面都對佛禪有較大程度的吸收借鑑。但這種吸收與借鑑又通常是在批判中完成的。

  同樣,朱熹對老莊道家及道教在心性論、修養論等方面的批評也多落腳於此。在這一點上,他可以說是將佛、道基本視為了一體。不過,他亦認為佛、道之間對於禮樂之“道”有著認識上的高低之分。《中庸》為儒家禮學中至為重要的文獻,中庸之“道”同時也就構成了禮學義理體系的核心範疇。朱熹常以這一儒家禮學範疇所蘊涵的本體論、心性論、方法論與佛、老之“道”的相關內涵作參證比較,並以禮學的實踐性作為儒學的理論武器來批評佛、老之“道”的虛無性。朱熹不僅將佛、道視同一體加以批判,同時也以儒家之“道”的“費隱”特性為判斷依據對兩者作了一番比較,認為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雖“不肯去做”,但言道“句句有著落”,相比佛家“理會不得”禮樂之道要更為高明;然而老莊卻屬“智者過之”,亦猶佛禪之“不及”,相對於儒學而言,同樣都不周延和不完整。

  ***選自2016年07月18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朱子理學對佛教的批判》閱讀題目

  6.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學蘊含著高明的思辨與實踐智慧以及極為深沉的德性,而佛、老則多流於義理的玄談,卻無處著實。

  B.儒家重漸進之學,強調真積力久的修養習練;佛家禪學重頓悟,追求的是“忽然有感如來喻”的認知境界。

  C.儒家在人倫日用中踐履人之良知良能。煉養心性;佛禪雖然也注重煉養心性,但並不曾落到實處。

  D.朱熹認為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的禮樂之道相比佛家的要更為高明,其判斷依據是儒家的“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特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儒學注重“真實知見,端的踐履,徹上徹下,一以貫之”;而佛學強調“上達而下學”,難以探及心性本源,無法與儒家相比擬。

  B.雖然朱熹批判了佛學,但事實上佛學對朱子哲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在哲學範疇的認識方面對佛禪也有所吸收和借鑑。

  C.朱熹認為佛家禪學同儒家一樣,強調“豁然貫通”,其實質是上達而下學,並且對此時下了許多功夫。

  D.朱熹常以中庸之道,與佛、老之道作參證比較,他批評佛、老之道的虛無性的理論武器是儒家禮學的實踐性。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儒家因為“不失其責”,所以“以復禮為主”,對禮學是極為重視的;佛家只知克己,但不曾復禮,遭到朱熹詬病。

  B.朱熹對老莊道家及道教在心性論、修養論等方面的批評多落腳在儒家禮學的實踐特性與實踐活動上。

  C.朱熹認為對於禮樂之“道”,佛道兩家相較於儒家來講同樣都不周延和不完整,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是“過”,佛禪是“不及”。

  D.朱熹以禮學為基點對佛、道哲學體系展開的批判,不僅表明他批判佛道以推尊儒學的基本態度,也體現了禮學在其整個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朱子理學對佛教的批判》閱讀答案

  6.D

  7.C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