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冬季養生湯

  一年四季之中,冬季是最適合進補的一個季節,喝湯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養生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7款

  第一:紫蘇生薑紅棗湯

  材料:紫蘇、生薑、紅棗

  做法:將紅棗洗乾淨之後取出果核,然後生薑切片備用;新鮮的紫蘇也清洗乾淨切絲備用;將準備好的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隨後放入適量的清水小火燉煮三十分鐘;將紫蘇葉以及薑片撈出之後繼續熬煮十五分鐘左右。千萬不要放入任何的調味品,因為有紅棗所以湯是帶有一股甜味的。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暖胃散寒的效果,經常服用還具有促進胃部消化的功效。

  第二:當歸阿膠鹿肉湯

  材料:當歸、阿膠、鹿肉、紅棗、枸杞、食鹽

  做法:將當歸還有紅棗洗乾淨之後放入砂鍋中,大火煎煮十分鐘,然後取出藥液;將鹿肉切塊之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去除浮沫後取出,最後換成清水放入鍋中;將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燉煮大約一個小時,鹿肉軟爛之後放入食鹽就可以了。

  功效:具有很好的補血功效,適合一些血虛的患者。另外,如果女性出現貧血或者是月經不調的情況,服用這道食譜也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第三:杜蓉豬腰湯

  材料:杜仲、肉蓯蓉、豬腰、蔥姜、料酒、食鹽

  做法:將豬腰清洗乾淨之後去筋膜,然後切花備用;將其他食材清洗乾淨,放入砂鍋中大火煎煮二十分鐘,然後留下藥液別用;將蔥姜以及料酒、主要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燉煮四十分鐘;最後加入準備好的藥液;主要爛熟之後加入食鹽就可以起鍋了。

  功效:具有很好的補腎滋陰的效果,並且滋補的效果非常的溫和,經常服用有利於身體健康。

  第四:蟲草熟地老鴨湯

  材料:冬蟲夏草、熟地、老鴨、紅棗、蔥姜、料酒、食鹽

  做法:將老鴨宰殺乾淨,然後取出內臟、頭部以及腳部,然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將紅棗去除果核;將準備好的食材一起放入老鴨肚子之中,然後縫合好;老鴨放入燉鍋中,加入適量的開水,隔水燉煮三個小時;起鍋之前就可以享受了。

  功效:冬天氣候乾燥,很容易出現喉嚨幹癢以及咳嗽的情況,這倒食譜具有很好的潤肺、止咳、去燥的作用,冬天服用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第五:胡椒豬肚湯

  材料:白胡椒、豬肚、蔥姜、料酒、食鹽

  做法:將豬肚清水乾淨,然後放入鍋中,隨後加入白胡椒以及清水,煲湯大約兩個小時左右,這個時候豬肚以及軟爛,湯汁也變得黏稠,加入蔥姜、料酒還有食鹽就可以了。

  功效:建議這道養生湯在吃飯之前服用,不僅能夠很好的促進食慾,同時還具有散寒養胃的效果。

  第六:枸杞海蔘鴿蛋湯

  材料:枸杞、海蔘、蔥姜、鴿蛋、枸杞、食鹽

  做法:將海蔘洗乾淨之後切條,蔥姜切末備用;將蔥姜放入油鍋中爆炒,隨後加入好似兩的清水和海蔘;水開之後放入調料以及鴿蛋;大火熬煮二十分鐘之後加入枸杞;小火燉煮大約十分鐘加入食鹽就可以了。

  功效:有哪些,這道食譜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經常服用不僅對於肝腎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肌膚也會越來越好哦!

  第七:太子參燉雞湯

  材料:太子參、母雞、蔥姜、料酒、食鹽

  做法:將母雞宰殺乾淨之後切塊,然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取出瀝乾水分;將母雞以及太子參一起放入鍋中,隨後放入蔥姜。料酒,加入清水小火燉煮兩個小時;起鍋之前加入適量的食鹽調味。

  功效:這道食譜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滋補的作用,非常的適合在冬季養生的時候服用。特別適合身體比較虛弱以及剛剛結束分娩的女性服用。不過需要了解的是,一些高血壓的患者或者是患有腎炎以及胃炎的人群要少吃,避免造成不好的狀況。

  廣東春季祛溼湯

  1、薏米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腐竹少許,薏米50克,棗幹3個,食鹽、生薑、白胡椒、食用油、料酒少許。

  做法:將豬肚切條,生薑切片,薏米和紅棗放入水中浸泡一會兒,用刀在紅棗上劃兩刀備用,腐竹切段備用;取鍋放入清水,下入生薑與豬肚,再加入少量料酒,開大火煮3-4分鐘後撈出,將水倒掉;將豬肚、紅棗、薏米、腐竹等一起放入鍋中,下入白胡椒粒,可多放一些,放入足夠的水,淹沒食材後開大火煮沸,轉小火燉煮一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薏米健脾利溼暖胃益氣血,搭配豬肚正相宜。

  2、芡實薏米淮山蓮藕排骨湯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實10克、紅棗5-6顆、蓮藕1節、排骨1斤。

  做法:將排骨清洗乾淨,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多***,加入適量的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淮山、芡實、薏米,轉小火,同燉1個小時,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蘿蔔,還有紅棗,同燉30分鐘;加入鹽調味,出鍋即可。

  功效:淮山、蓮藕、芡實、豬肉健脾,薏米去溼。芡實與淮山比較,兩者都能健脾,淮山補益力較強,芡實固澀力較好。

  3、三花薏米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起鍋時下鹽即可。

  功效:木棉花有清熱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用幹木棉煮粥或煲湯還能祛溼。

  4、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溼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溼,消腫解毒的作用,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5、淮山扁豆煲雞腳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薏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本湯適宜脾虛有溼症見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者食用。

  6、粉葛煲水魚

  材料:粉葛1kg左右、水魚500g左右、姜100g、雲苓50g、白朮50g。

  做法:水魚買時讓賣家收拾乾淨,回家再滾水略燙,甲的部分也要刷淨。粉葛去皮,斬件,加水和加入雲苓、白朮、老薑。大火待湯滾後,去除泡沫,收慢火,約煲四小時。

  功效:湯味甘香又去溼,及治因風溼而引起的骨痛,又可防高血壓,對酒量過多的人更有解酒和去酒溼功效,是春夏一味相當好的食療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