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太極拳適用兵器有哪些

  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之間,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將形神、動靜、陰陽、有無、反正等矛盾的藝術、哲學、醫學、宗教、哲理和武學倫理融會貫通,運用到武術中,根據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所學太極拳的基礎上,創造了楊式太極拳。那麼楊氏太極拳使用的兵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楊氏太極拳適用兵器1、太極劍

  傳統楊式太極劍套路共55式,十三種劍法,屬內家劍法,內家劍法的特點是劍走輕靈,尚巧輕,以靜御動,後發先至,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太極劍套路結構正是以此為原則。

  劍法細膩,結構嚴謹,演練起來輕柔和緩,舒展優美,攻防結合,精\氣\神合而為一.故在練劍過程中要求劍法分明,劍式準確清楚,動作整潔,形象逼真。

  通過經久練習,自然達到用劍之妙. 太極劍運動在強身健體.陶冶性情等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作用.太極劍運動顯示了獨有的魅力和價值。

  太極劍練習方法

  太極劍與一般劍不同,動作既細膩又舒展大方,既瀟灑、飄逸、優美又不失沉穩,既有技擊、健身的價值又有欣賞價值,如何練好太極劍呢?

  下面談談我的體會,總的來說,一句話,就是在演練太極劍的過程中,要重視每個動作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具體在演練中要分初級階段和提高階段。

  初級階段

  在初級階段要求做到劍法清楚,動作正確,動作基本連貫。

  1.劍法清楚動作正確

  演練太極劍,首先要明白各種劍法的特點、要求和動作要領,以及劍法之間的區別。初練時,最好要根據動作名稱來練習。

  2.動作基本連貫

  要做到動作基本連貫,就需要掌握每次劍法之間的銜接動作。

  提高階段

  提高階段要求:劍法準確、動作協調;鬆沉自然、勁力順達;速度適宜、節奏明顯;連綿不斷、瀟灑飄逸;雖無對手,勝對強敵;各家風采、風格突出。

  1.劍法準確、動作協調

  在初級階段只要求做到劍法清楚、動作正確;而在提高階段則要求劍法準確,不僅要懂劍法,而且要明劍理。

  劍法動作比較複雜,對人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協調是美的基礎,也是提高勁力的基礎,怎樣才能作到協調呢?

  ①全身放鬆:全身放鬆,以便於協調;

  ②以腰為軸:以腰為軸,通過腰的轉動帶動身體的其它部位就容易協調;

  ③劍指配合:演練太極劍時,要求明白劍提的作用、動作路線,劍指與劍一開一合、配合默契、自然協調;

  ④虛實分時:演練太極劍時,還要求注意心的變化,上步時,開始重心先不變,先虛步上步,然後重心才慢慢變換到下一個動作,重心的變換與定式動作同時到位,要求協調。演練時感到不協調、發力不順達,就要檢查上下肢動作配合是否合適;腰的轉動與四肢的動作是否配合:劍法的規格與動作的線路對不對;加速度的時機是不是得當等。

  2.鬆沉自然、勁力順達

  要求鬆腰沉跨、動作沉穩;劍法的勁力準確、協調;力從腰出,貫至臂腕。

  3.速度適宜、節奏明顯

  開始時速度不宜過快,主要弄清動作路線,注意姿勢的正確性,以後待動作熟練後可加快速度,同時注意太極劍的節奏,這種節奏就是太極劍動作的剛柔相濟、忽高忽低;勁力的輕重緩急、有大有小;速度的快慢相間所表現出的一種韻律。演練武當太極劍時尤其要注意快慢相間,演練競賽套路時可先按照相應音樂掌握速度。

  4.連綿不斷、瀟灑飄逸

  在初級階段要求動作基本連貫,在提高階段則要求連綿不斷、瀟灑飄逸。這就需要精心研究每個動作之間的銜接,其要領是用好腰勁,注意啟承開合的微小動作。

  5.雖無對手、勝對強敵

  太極劍是武術器械類的一種,是百兵之君,有極強的攻防含義,所以,每個動作所用的劍法的技擊作用是什麼?都要搞清楚、深研究,平時雖然是單人演練,但要有強烈的攻防意思。

  6.各家風采、風格突出

  各式太極劍有各自的風格、特點,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風格;演練時要把握住各式的特點,發揚自己的風格,演練競賽套路時要注意動作規格要求,儘量舒展大方。

  初學者易出的問題

  1.劍法區分不開

  劍法不對,有些劍法區分不開,要注意以下容易混淆的劍法:點劍與劈劍;攔劍與掃劍;撩劍與掃劍;刺劍與捧劍。

  2.身體上下起伏

  演練太極劍與太極拳一樣,身體不能上下起伏,更不能站直練。年紀大的人可以資式高些,但步型要符合要求。

  3.劍不走立圓

  演練太極劍時,掛劍和撩劍應貼身走立圓,很多人未做到。其原因是對劍法動作走的路線不清楚,或轉腰不夠。

  4.劍指用法不清楚

  初學太極劍的人,劍指不知道放在哪裡,走的路線不對,其原因是對劍指的作用和走的路線不清楚,劍提一般用於催勁、領勁或與劍一開一合協調相配。

  5.不協調、不連貫

  協調和連貫是演練太極劍的基本要求,演練太極劍的要在這方面深下功夫。

  6.腋下不空

  演練太極劍與太極拳一樣,腋下要空,例如,捧劍手不能太直,手應捧圓。

  7.握劍太緊

  演練太極劍時,握劍要鬆,手腕才靈活,以便於很好地完成各種劍法的動作。

  8.眼向下看

  演練太極劍時,眼應隨劍走或目視前方、對方,初學太極劍的人不要養成眼向下看的壞毛病。

  招式動作

  手眼身法步

  1.手型、劍指

  1***劍指的正確姿勢

  ①中食指伸直併攏,向手背方向翹曲。

  ②拇指壓在無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撐圓。

  2***劍指的作用

  ①領勁例:平帶、攔劍、雲劍等。

  ②催勁例:獨立上刺、平帶等。

  ③用劍指直接攻擊對方。

  ④與劍配合協調,平衡動作。

  身型

  太極劍同太極拳身型一樣,從頭部到膝部要注意以下要求。

  虛領頂勁——頭部,上頂頦收、不可僵挺、不可偏歪、不可搖晃,頸部,肌肉放鬆、不可緊張、不可前伸、不可歪斜。

  沉肩附肘——肩部,保持鬆沉,不可聳肩,不可外張,不可內扣。肘部,自然下附,不可僵直,不可外翻,不可揚起。

  含胸拔背——胸部,舒鬆自然,不可外挺,不可內縮,不可僵直。背部,舒展拔伸,不可緊張,不可弓背,不可歪斜。

  鬆腰沒胯——腰部,自然放鬆,不可僵硬,不可前挺,不可後弓。胯部,鬆沉正直,不可突跨,不可歪斜,不可晃搖。

  收臀開膝——臀部,收斂縮正,不可突臀,不可歪斜,不可搖罷。

  膝部,自然開活,不可僵直,不過腳尖,不可歪斜。

  身法

  同太極拳,要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大方,旋轉鬆活,不忽起忽落,動作要以腰為軸,帶動上下,完整貫串。

  步型

  有並步、弓步、虛步、僕步、丁步、歇步、獨立步、平行步、叉步等。

  步法

  同太極拳,有上步、退步、撤步、蓋步、插步、跳步、行步、擺步、扣步、輾步等,轉換進退虛實分明,輕靈穩健,前進時,腳跟先著地,後退時,前腳掌先著地,不可重滯突然,重心移動平穩、均勻,清楚,兩腳距離和跨度要適當,腳掌和腳跟碾轉要合度,膝部要鬆活自然,不可僵挺。

  8、腿法

  有蹬腳、分腳、擺腿、震腳、後舉腿等。要求支撐穩定,膝關節不可僵挺,上體維持中正,不可前俯後仰,或左右歪斜。

  劍法要求

  要求劍法清楚,勁力順達,力點準確,身劍協調,方法正確。演練太極劍時要求懂劍法、明劍理,做動作要明白劍法和劍法之間的區別。初學太極劍的人,容易混淆。

  劍法

  點劍

  ①動作:腕部放鬆,突然屈腕上提。

  ②力點:劍尖。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臂貫至腕。

  ④要點:鬆腕蓄勁、肘微屈微上提、肩下沉。

  ⑤眼看:劍尖。

  刺劍

  ①動作:劍尖向一個方向動作,直取對方。臂由屈而伸,與劍成一直線。

  ②力點:劍尖。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大臂貫至小臂。

  ④要點:用腰勁、肘屈大小臂角度由小變大。

  ⑤眼看:劍尖所刺目標。

  劈劍

  ①動作:立劍,劍與臂成一直線,從上向下用力運動。

  ②力點:劍下刃。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臂。

  朱宣鹹太極劍④要點:用腰勁。

  ⑤眼看:劍刃所劈目標。

  掛劍

  ①動作:劍尖後勾,立劍由前向後上方或後下方格開對方的進攻。

  ②力點:劍刃前部。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臂貫至腕。

  ④要點:含胸,轉腰,劍貼身走立圓。

  ⑤眼看:劍尖。

  撩劍

  ①動作:立劍由後前上方撩出,撩出對方的進攻。

  ②力點:劍刃前部。

  ③勁力:從腰經肩貫至臂。

  ④要點:含胸、轉胸,劍貼身走立圓。

  ⑤眼看:劍尖、對方目標。

  ②力點:劍刃。

  ③眼視:前方。

  ④要點:劍身要平,叉步或上步與繞劍要同時,劍貼身走立圓, 動作要與腰的轉動相配合。向上託劍時,注意與武當太極的分腳領劍世別開來。

  截劍

  ①動作:立劍或平劍用劍刃切斷,陰埠截對方,劍身成斜線。

  ②力點:劍刃前部。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臂貫至腕。

  ④要點:腕用橫向力,注意用腰勁。

  抽劍

  ①動作:立劍由前向後上方或後下方劃孤抽回。

  ②力點:沿劍刃滑動。

  ③要點:鬆腰,肩鬆沉,協調,腰勁帶;劍不要太貼身,手抱圓。

  穿劍

  ①動作:立劍可平劍使劍尖沿腿、臂或身體同方向穿出。

  ②力點:劍尖。

  ③要點:鬆腰,穿劍的動作與步行,腰的轉動要協調。

  提劍

  ①動作:立劍或平劍屈腕向上提拉劍把使劍尖向下。

  ②力點:劍柄。

  ③勁力:從腰經肩到臂貫至腕。

  ④要點:用腰、協調。

  捧劍、抱劍

  ①動作:立劍或平劍兩手體前相合捧。

  ②要點:鬆腰,劍不要太貼身,手抱圓。

  掃劍

  ①動作:平劍使劍向左、向右揮擺。

  ②力點:劍刃。

  ③要點:用腰力,劍與臂成一直線,步法與手法要協調、與腰的轉動要協調。

  斬劍

  ①動作:平劍使劍向左、向右揮擺。

  楊氏太極拳適用兵器2、太極刀

  ***楊氏太極刀的特點為前劍後刀,與一般的刀不同。刀法也是刀劍合一。***

  楊氏太極刀屬楊氏太極拳型別的短器械,它源於楊氏太極拳。

  其演練方法和要領以及風格特點與楊氏太極拳基本相同,再配以鋼刀,更顯得刀姿瀟灑利落,神態威武雄壯。

  太極刀傳統稱之為太極十三刀,因為太極刀套路不同於拳,劍有動作名稱,它只有十三名歌訣,故稱為太極十三刀。

  太極刀是太極拳運動系列的短器械,其風格特點應以吳氏太極拳身法、步法的要求和風範為準。

  背刃分明,太極刀的技法和動作應連綿不斷,刀法清楚,勁力到位,剛柔相濟,刀手動作協調配合。

  太極刀是太極門中的短兵器,要遵循太極拳的練法原則。常見的有:陳氏太極刀,楊氏太極刀,吳氏太極刀等。

  太極刀器械又稱“單背劍”,據說來源於唐朝的雙手劍,在外形上沒有大刀那樣的寬刀頭,形制和倭刀類似。一面刃,劍刀類,護手處是萬字型,前護手可鎖敵兵器。刀身窄,不可用纏頭裹腦。

  楊氏太極拳適用兵器3、太極十三槍

  自楊班侯被其母令他去掉槍頭後,不少楊家太極門後輩亦隨之。今日所謂太極杆,實際上是太極十三槍。

  它內容豐富,動作簡潔,槍法突出,適合於中、老年人健身。在功夫練習時要體現太極拳類的特點,要有柔中寓剛、綿裡藏針、連綿不斷、行雲流水般的特點。

  太極十三槍,是太極拳類,傳統太極槍術套路。它內容豐富,動作簡潔,槍法突出。

  適合於中、老年人健身動動。在功夫練習時要體現太極拳類的特點,要有柔中寓剛、綿裡藏針、連綿不斷、行雲流水般的特點。

  槍譜

  一、青龍出水連環槍;

  二、右攔左截奔中堂;

  三、獅子回頭遮下方;

  四、拔草尋蛇向上刺;

  五、風掃荷花葉內藏;

  六、玉女穿梭八方式;

  七、槍法舞動車輪轉;

  八、怪蟒回首奔喉上;

  九、烏龍擺尾左右防;

  十、野馬跳澗中平槍;

  十一、上挑滑車回身轉;

  十二、白蛇翻身槍鎖喉;

  十三、卞和攜石鳳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