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海豚救人教案
《海豚救人》課文先舉例介紹海豚救人的現象,然後說明了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以下便是小編為大家所帶來的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海豚救人教案,希望各位會喜歡!
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海豚救人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
2、朗讀課文,瞭解海豚是怎樣救人,為什麼能夠救人的。領會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
3、受到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教育。
重點難點:
1、從海豚救人的事件中,體會到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
2、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海豚知識的資料。
學生分析:
因為學生本身的素質就不高,沒有接觸過網路,也沒有查資料的地方,所以呢,在學生認識海豚裡會比較枯燥一些,因為在我們的生活周圍沒有這樣的動物。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需要提高,必須使學生認識到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人們應該對它們充滿愛心。
教學設想:
1.通過閱讀速度的遞進,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能力。
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讓學生充分閱讀文章,需要有較快的速度。三次讀文章,分別提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快速地讀課文”三種要求,就是要學生學習並掌握較快地閱讀文字的能力。
2.培養合作意識,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文章易懂,主要講了海豚幾次救人和它為什麼救人來寫的,便於學生閱讀和理解。教學時,要著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瞭解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3.拓展思維,讓課文走進生活。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取了“想對海豚說點什麼。”“同學們,我們從海豚的身上得到了些什麼啟示呢?”“我們將來應該怎樣對待動物?”三個方面來進行拓展,我們常說學以至用,既然學習了海豚那種見義勇為的精神,就應該把這樣的精神感染給學生,讓學生能把這種拓展帶到生活中,這才真正達到了學以至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談話。
2、圖片。***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錄影。***提高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
1、那就請你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安排這個說的環節,就是要讓學生想說,敢說,樂於說,把口語交際貫穿到每一節課,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地方。讀課題,是想讓學生思考,對文章的內容猜測、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學習“怎樣救人”
1、第二遍讀文
現在自由的讀讀課文,記住哦,讀的時候可要先看看閱讀提示,呆會,咱們一起去解決裡面的問題。海豚是怎樣具體救人的呢?
2、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學生評價,比老師主人更讓人感覺親切。老師不須擺出一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學生共讀,共思,共評,共感,課堂會民主得多。怎樣才能做到“平等對話”呢?我覺得首先要從心態上去理解學生,接近學生,感受學生,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把自己放在和他們同等位置上,課堂才能顯現出民主和諧的氣氛。]
四、學習“為什麼救人”
1、海豚為什麼會有救人於死難的崇高精神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用的哪些詞來說這個原因的,用筆勾畫出來。
照料天性***板書***
本能***板書***
[指導學生讀書,必須提出要求,否則就若大海撈針。指導他們必須抓住重點詞句細細讀,作者的意圖大多在這些重點詞句中展露無遺。]
2、小組討論:海豚為什麼能救人?
生生互動交流以上的問題。
[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比老師直接灌輸得好得多,而且也能掌握。略讀課文,需放手讓學生讀,讓孩子自己靜下來細細讀,也許比急功近利地去製造熱鬧氣氛效果要好得多。]
五、拓展
師:同學們,海豚真不愧為一個見義勇為的海上救生員,我們從海豚的身上得到了些什麼啟示呢?
生:、、、、、、
師:我們將來應該怎樣對待動物?
生:、、、、、、
師:同學們都具有愛心,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
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海豚救人教學反思
一、 注重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故事性強,層次分明,除了一些詞句的含義較難外,其它內容比較簡單。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由於以前經常訓練,所以學生的預習結果還不錯。課堂上,學生還能針對自己的疑難問題去認真聽講、提出問題。以後還要經常加強此方面的訓練。
二、培養用事實說理的習慣。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習舉例項、列數字的表達方法,並能逐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我佈置了這樣一些題:1、作者是怎樣證明海豚能救人的?然後引導學生說出下文的三個真實的故事。2、咱們班的李鴻豔可真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同學,誰能說說為什麼?接著有許多同學都說出了趙悅拾金不昧的事例,並且有一個學生還能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去敘述。這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種表達方法。省去了許多說教。
三、 培養學生有針對性蒐集資料的習慣
由於學生都有蒐集資料的習慣,所以在展示的時候,展示了許多有關海豚的資料,但其中有兩個孩子們問到兩個非核心問題“鯊魚為什麼怕海豚?一海里是多少公里?”時,見他們興趣盎然,急須知道答案時,我賣了個關子,“這個艱鉅的任務,誰願完成,下午來開個新聞釋出會”下午我一到校門,有幾個就迎上來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上網查來的結果。隨後我就教他們要根據自己的疑問、興趣去查閱、蒐集資料。
四、 注意滲透思想教育,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及習慣。
在《海豚救人》一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探尋了海豚救人的原因後,一名男同學忽然提出疑義:海豚救人只是它的一種本性,並談不上“見義勇為”,並且海豚的做法很“傻”,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進而上當被捕捉。
針對這個課堂“意外”,我發動學生進行了討論,讓學生明確了“海豚救人”的這種行為的內涵是對“子女”的照顧與愛護,海豚把對子女的這種關愛應用到了一切漂浮物,是善良的表現,不能說是傻。另外,人和動物應該和諧相處,我們不能為了一己之利而利用動物的善良本性對它們進行捕殺,我們也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關愛它們。還給學生講了非洲象在人類的“傷害”之下,“學會”了對人類的攻擊行為的故事。
通過這一課堂小插曲,我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滲透思想教育,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當然,在課堂上也有不足之處,忽視了對學生仔細觀察、學會聯想習慣的培養。課文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課文第三自然段描述的海豚趕走鯊魚,救助姑娘伊瓦諾的情景。教學時候,我蜻蜓點水,一閃而過。現在回憶一下,此部分正是對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學會聯想習慣的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