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海倫凱勒教案及原文

  《海倫•凱勒》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語文課文!那麼針對這篇課文的講解要做好怎樣的備課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五年級下冊語文海倫•凱勒教案以供大家閱讀。

  五年級下冊語文海倫凱勒原文

  1880年,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不幸的小海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天哪,誰能想到,當時她才是一個一歲半的娃娃呀!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她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

  就在這時,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來到了海倫身邊。

  沙利文老師開始教海倫摸盲文,拼單詞。一次,她們路過水井房時,沙利文老師把海倫的一隻手放在水管口上。這時一股清涼的水在海倫手上流過。沙利文在海倫的另一隻手上拼寫了“水”這個單詞。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呀!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

  在沙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海倫學會了拼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了拼寫“泥土”“種子”等許多單詞。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師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紮起來。就這樣,海倫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知識打開了海倫的眼界,增強了海倫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她有時在林中漫步,有時和朋友們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著這個世界。“我常常感覺到一陣微風吹過,花瓣散落在我身上。於是我把落日想象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園,園中的花瓣從空中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她用這樣動人的筆調描繪著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海倫10歲的時候,越來越強烈地想開口說話。父母為她請來了盲啞學校的薩勒老師。薩勒發音時,要海倫用手放在她的臉上,用感覺來判斷薩勒舌頭和嘴脣顫動的情況,以此體會怎樣發音。這種完全靠觸覺學習說話的方法,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海倫後來在回憶自己的這段學習生活時說:“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只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

  當夏天來臨時,海倫在盲啞學校的課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說話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了。海倫回到家裡,大聲喊道:“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剎那間,爸爸和媽媽緊緊地抱住了海倫,流下了興奮的淚水。

  1900年,海倫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她決心像沙利文老師那樣,為更多和自己一樣不幸的人服務。她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殘疾人身上。海倫·凱勒這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海倫•凱勒教案

  教材簡析:

  《海倫•凱勒》是一篇人物傳記,課文以感人的筆觸向我們介紹了一位與命運抗爭的英雄——海倫•凱勒。課文講述了海倫•凱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在薩勒老師的指導下,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終於學會了盲文,學會了說話,喚起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從不幸中站起來的海倫又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其他殘疾人身上。字裡行間充滿了愛的溫馨,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文質兼美,語言更具鑑賞性,但由於學生沒有可供借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對海倫“不幸”的命運,“艱難”的成長過程和“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的“奮鬥精神”不容易產生共鳴。因此為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品味優雅、典範的語言,突出學生與文字對話的位置,關注愛讀書、會讀書目標的達成。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本節課力求讓課堂成為真誠對話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字之間交流的平臺,使他們經歷閱讀的親近、內化、超越的過程,感受與文字對話的充實。《海倫•凱勒》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本課教學,力求引領學生反覆品味語言,透過文字語言,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切身體會她生活、學習的艱難之處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海倫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與厄運不屈不撓進行抗爭的感人精神,以及她對親人,對殘疾人,對社會的強烈的愛心。

  3、適度拓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書籍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感受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教學難點:

  感受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做好讀書交流準備。

  一、再識海倫,激發興趣。

  1.談話激趣,再識海倫。

  這是一篇介紹***人物***的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2.師談自己初讀感受:

  “人走多遠,不是問雙腳而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不是問雙手而要問毅力。”聯絡今天所學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引出“不屈不撓”。***隨機板書:不屈不撓***

  二、走近人物,進行對話。

  ***一***用心靈與強者對話。

  過渡: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課後第四題的學習要求: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畫下來,再讀一讀。***指名讀***師變要求並出示:

  品悟感悟

  “不動筆墨不讀書”。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畫下來,再讀一讀,品一品,把你的點滴感悟批註在旁邊。

  1.出示:“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默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

  ***1***指名讀,談初步感受。

  這段文字僅僅讀一遍是不夠的。大家再讀讀,你發現有哪些詞語值得我們注意,用筆將它圈出來同桌討論,可以在旁邊寫上一些自己的體會。

  ***2***交流:抓關鍵詞語體會海倫的堅強、不屈不撓。

  A.“不分晝夜” “像一塊乾燥的海綿”

  ***此時的海倫渴求知識,求知的慾望越來越強烈。每天的開始,海倫就是“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吮吸著,直至“這塊海綿”裝得滿滿的,飽飽的。體會海倫的堅強***

  B.“拼命摸讀” “如飢似渴” “摸出了血”

  ***補充盲文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感知海倫無怨無悔,為的就是學習,學會閱讀。***

  C.想象畫面,文字補白,言語訓練。

  師語言描述:也許,這是一個春日的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你看海倫已在做什麼?一個夏日的午後,早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但海倫呢?她在做什麼呢?我們繼續看,秋日的夜晚,夜已經很深很深了,萬物進入夢鄉,海倫還在幹什麼?一陣陣倦意襲來,海倫打起精神,她仍在做著什麼?寒冷的冬天……同學們,你還看到了些什麼?

  請同學們睜開眼,看到了嗎?你看到了哪些畫面?請用你手中的筆,選擇你看到的一個畫面用文字寫下來,讓大家都來感受你心中的,讓你感動的畫面吧!生動筆。音樂聲中,學生深入情境,進行創寫。

  交流一下你真誠的文字。選擇四名學生配樂朗讀自己描繪的畫面,老師相機評價。

  ***3***指導感情朗讀。

  引讀:是的,無論是在白天、中午、黃昏、深夜,也無論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海倫她不分晝夜——引讀第四自然段重點句

  指讀:從你的眼神我發現你的感動了,將你的感動讀出來吧!***生讀:他不分晝夜——***

  ***4***角色體驗, “疼”與“不疼中”感受頑強毅力。

  創設情境:小海倫,你才只有7歲,你那稚嫩的小手指都磨出了血,你疼嗎?聯絡上文進行感悟。

  A.疼

  ***我很疼,但是為了看外面世界有聲有色的世界,我就拼命學習……***

  B.不疼

  ***我生活在一個與世界隔絕的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裡,內心好痛苦。我拼命地學習,想衝破這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師:是的,她要打破這樣的阻隔,讓自己從黑暗沉寂的世界裡走出來,融進外面那五光十色的繽紛世界。***隨著講解板畫***

  ***5******大螢幕出示***補充原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片段,感受莎莉文老師給予海倫無私的愛。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首先,我想長久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她就是靠溫柔和耐心完成教育我的艱難任務的。我希望從她的眼睛裡看到能使她在困難面前站得穩的堅強性格,並且看到她那經常向我流露的、對於全人類的同情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師:在莎莉文老師的指導下,海倫不僅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還學會了用手指“說話”。***看看這裡的引號是什麼作用?***——配樂引讀:

  “我常常感覺到一陣微風吹過,花瓣散落在我身上。於是我把落日想象為一座很大的玫瑰園,園中的花瓣從空中紛紛揚揚地落下來。”

  2. 過渡:她要讓她的生命開出更美的花兒。十歲時,她強烈地渴望開口說話,可這對於一個失聰失明的她來說,談何容易?你從學說話這一部分的什麼地方體又會到她的不屈不撓?交流第6自然段。

  出示: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

  ***1***齊讀,新增括號中的一句後再讀。為什麼要加上“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兩個破折號說明了什麼? ***最親密的夥伴是對自己最瞭解不過的,她要讓自己的夥伴聽見自己的聲音哪怕就是一點點輕輕的聲音,這是她心中的一個小小的願望,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是再容易不過的,可是我們的海倫就是為了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心願還是孜孜不倦地,刻苦勤奮地,反反覆覆地學說話!***

  ***2***同學們想想:海倫既聾又盲,那她是怎樣學習說話的?

  請學生髮單詞“worter”的音,並用手觸控,體會一下海倫學習的情形,親身體驗她學習的難度。這種靠觸覺練習說話的方式,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3***迴環復沓感情朗讀。

  ***4***情境渲染***播放視訊,聆聽海倫的話語***

  我的任務是練習,

  練習,不斷地練習

  失敗和疲勞時常將我絆倒

  但一想到再堅持一會

  就能讓我所愛的人

  看到我的進步

  ——海倫•凱勒

  引讀:一想到我所愛的人,海倫就——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

  3.導:是啊,這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幸福的過程。你們看——引讀第7自然段。

  剎那間,爸爸和媽媽緊緊抱住了海倫,留下了興奮的淚水。這是興奮的淚水,這是—— ,這是 —— 。***學生思考自由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終於成功了,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她的激動和喜悅。

  ***二***用心靈與自己對話。

  師:天道酬勤!海倫憑藉自己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終於學會了說話,此時

  生命的花朵絢麗綻放!***完善板書:勤奮鬥***

  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感慨要傾訴。請把你最想說的話,大聲地充滿激情地說出來吧。***名人名言或充滿韻味的簡練的句子***

  名人評價:

  海倫·凱勒是一個讓我們自豪與羞愧的名字,她應該得到永世流傳,以對我們的生命給予最必要的提醒。

  ——【比利時】梅特林克夫人

  我想說: 。

  三、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1.師小結:

  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海倫又回到了有聲有色的世界;

  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海倫考上了哈佛大學;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海倫學會了五種語言,一生寫下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決心像沙利文老師那樣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關愛殘疾人事業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海倫關心殘疾人的一些示例***播放視訊***

  2.海倫就這樣將愛心傳遞著,這就是——。***引導板書:全心全意為他人***

  海倫說——***生讀,音樂漸起***

  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

  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我要努力把別人眼中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

  把別人耳中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

  把別人脣上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

  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就讓我的心超脫我的軀體走向人群,

  沉浸在喜悅中,

  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師:這些流露真情的文字終將成為我們指路的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3.迴歸板書,昇華激情。

  讓我們記住一種精神 / 不屈不撓 /戰勝命運的精神 / 請記住她的名字——海倫•凱勒。

  讓我們記住一種品格/ 熱愛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 請記住她的名字——海倫•凱勒。

  四、書林漫步,課外積累。

  課後閱讀海倫·凱勒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衝出黑暗》等。

  附板書設計:

  8 海倫·凱勒

  摸盲文

  學說話

  不屈不撓勤奮鬥

  全心全意為他人


五年級下冊語文海倫•凱勒教案及原文的人

1.五年級上冊語文《黃果樹瀑布》教案

2.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

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閱讀題

4.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試卷及答案

5.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二課預習教案

6.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案

7.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鯨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