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簡化太極拳真有好處嗎
許多人練習太極拳是為了強身健體,而達到養生的功效。但由於太極拳套冗長,繁瑣,速度及慢,有些自作聰明的人就把練習太極拳的時間砍掉了許多,變成簡化太極拳,殊不知砍掉的都是精華。下面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練習簡化太極拳真的好嗎?
練習簡化太極拳真的好嗎
太極拳是中華國粹,是最獨特的運動方式,也是中華僅有的一項傳承運動 ,更是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而成的。楊祿禪自從向陳家溝的陳長興處學會了陳式太極拳以後,楊氏祖孫三代人,苦心鑽研、不斷創造,並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當時在北京授拳時,面對新的學拳物件——王公、貝勒,這些花花公子,既喜愛武術又怕吃苦,楊氏根據新的學拳物件,刪除了陳拳中快速發勁、竄蹦跳躍等高難度動作,將動作改為緩慢柔和、式式均勻、姿勢舒展大方、發勁內蘊、含而不露、形象優美的拳架套路,成為武術文練的藝術。
誠如楊澄甫老師所說:太極拳乃綿裡藏針之藝術也。這一創造性的改編,既保留了技擊與攻防內容,滿足了練功者的需要,又能適應體弱多病者療病健身的需要,男女老少皆宜,使有些醫藥已無能為力的慢性疾病患者,通過一段時間的認真、不間斷的練習,都能使病情收到不同程度的好轉,甚至不藥而癒,延年益壽,誠非虛語也。
簡化太極拳當初是為了讓太極拳得以普及大眾才流傳至今,而太極拳的精華卻源於傳統的套路,簡化套路削弱了傳統套路原有的作用功效。降低了其原有功效。簡化套路更主要的是像表演方面發展,太極拳傳統中因為難、繁、慢、長,而使得初學者頭疼。但就是因為他繁瑣,才是他精華之處,才能有保健功效。
簡化太極拳更主要的是向舞蹈與表演性方向發展了,己簡化的太極拳傳統套路中的繁、難、慢、長四項內容,殊不知恰恰是它的精華所在,現細述之:楊式傳統套路共分三段,演練一套拳約需時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套路的設計思想是考慮到初學者的接受能力,因此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重複重要拳姿的同時再增添新的拳姿,不斷加深印象,並作為連線新拳姿的加入而起到橋樑作用。
簡化太極拳時間短,運動量不夠,有點像熱身運動,僅僅活動了筋骨,汗都還沒出就結束了,出汗是好事,因人體表面佈滿汗腺,它是排汗散熱的通路,每個汗腺內均存有免疫球蛋白A,這種生化物質能阻止外界的細菌和病毒從汗腺孔進入人體,因此經常排汗的人不易患病,通過練拳出汗治空調病、現代文明病、富貴病的良藥。
時間就是運動量,太極拳也是如此。傳統太極拳一套打下來也有25分鐘以上,時間恰好才能有保健功效。要做到慢而準,不是為了完成而練太極,而是為了愛好,健體而練太極。據有關醫學資料測定,只有在持續演練太極拳達25分鐘以上時,壓力才能使新鮮氣血注入骨腔,啟用骨髓細胞向血液中輸入血紅蛋白,使人延緩衰老。
總而言之並不是說太極拳練得越久就越好,而是在標準又時間夠久的基礎下,適宜的時間裡。進行練習太極才有功效,傳統之所以被傳承下來,是因為她經歷過前人的認可,才得以傳承。切記不要自作聰明,為了節省時間去太極之精魄,這樣反而本末倒置,身體得不到鍛鍊。
什麼是內功、內勁與內氣
1、什麼是內功?
內功是以意念為主體,不以形體手勢演示動作,又叫做“靜功”。內功是通過氣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舉手投足都需要用意念來完成,用意帶勁,用意描繪招式,它是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功法或氣功,強健其功能使身體健康的一種活動。
2、什麼是內勁?
內家拳專長,而形意拳獨善,故有形意勁,八卦步,太極腰之說。指經過武術修煉,全身骨節靈通,心意貫穿而獲得的一種能隨意轉換方向、變化大小的力。因其運轉隱於丹田而不顯於外,故名"內勁"。指經過武術修煉,全身骨節靈通,心意貫穿而獲得的一種能隨意轉換方向、變化大小的力。因其運轉隱於丹田而不顯於外,故名"內勁"。這種勁具有聚全身氣力於一點的威力,比不少有功夫人練出的"整勁"更高一籌。內勁鍛鍊注重以內裡感覺引導動作,以丹田配合力的蓄髮,從而提高神經中樞系統駕馭肌肉張弛的機能和以氣催力的能力。 內勁是依靠身形手勢通出的一種招中之術,這種術沒有絲毫肌肉的能效,不能將“棉裡鐵“、”綿裡藏針“當成內勁。前輩講述這種內勁,只說:“無法講清楚,也無法形容它,功夫到啦,就會明白”。
3、什麼是內氣?
內氣包括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元氣是由元精所化生,受之於父母,隨生命而來,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都是通過元氣的溫煦、濡潤、激發、推動作用來完成的,五臟六腑之氣的產生同樣來源於元氣。內氣要依靠意的引領,意又能囊括內氣,這種意氣之合,成為太極拳術的奧妙內功,太極拳術完全是依靠“意”的引領,內氣才能催姿勢,運用自如後方能達到演練太極拳一舉一動完全是倚仗內氣催姿勢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