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在職校課程中的插花藝術

  插花是一門學問,作為一種活的裝飾藝術,既是一種動態的植物寫真,又是一種靜態的植物欣賞,學習和掌握一些插花的基本知識和技藝,能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美化生活、陶冶情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插花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美化環境,改善人際關係。由於插花作品的裝飾性很強,對周圍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立竿見影的美化效果。在這樣優雅、溫馨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自然會顯得親切、友愛,可以進入融洽的相處狀態。因此,插花藝術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改善人際關係的作用。

  2.陶冶情操,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素質。插花作品的創作不僅凝聚了插花者的心血和智慧,而且陶冶了情操。因為要使自己的插花作品有所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然後才能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對於插花作品的鑑賞者來說,也是陶冶情操的一個過程,充分體現了鑑賞者精神文化素質的提高。

  3.有利於開發農林資源,促進農業生產。插花行業是園藝行業的一個分支,插花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其輔助行業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所以,插花行業的掘起,使得鮮切花的生產、乾燥花的生產、花器製作業等輔助行業都相應的得到了推動發展。例如:花束、花籃、瓶花的發展,促進了各種包裝業、花器業的發展;藝術類插花的發展,帶動了藝術設計的發展;插花作品需要擺放在各種機架上,從而促進了木器、塑料器具等工藝的發展。

  4.插花藝術的發展,對國際文化的交流、國際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插花行業的發展程度,在某種程度上標明瞭一國經濟的發展程度。閉門造車不可以求發展,對外交流是發展的上策,這樣必然會推動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從而推動國際經濟的發展。

  二、高職院校插花技藝與盆景製作課程的教學目標

  插花技藝與盆景製作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園藝、園林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隨著插花行業的發展,就業崗位的需要,社會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插花人才。

  這就要求我們的插花技藝與盆景製作課程必須改革,應該從社會需要的角度方面去考慮,從學生能力建設的視角出發,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突出“新、實、淺”三個特點,其中,“新”是指超前的崗位技術知識,“實”是指學生實際應用,親自體驗崗位工作“,淺”是指用通俗易懂的教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高職院校插花技藝與盆景製作課程目前的發展狀況當前,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開設了插花技藝及盆景製作課程,但是存在的問題有很多,具體表現在:

  ***1***將《插花藝術》課程設定成考查或選修課程,不受學生重視。

  ***2***總學時數較少***一般為36學時左右***,且理論教學時數大大多於實訓教學時數。

  ***3***實訓條件簡陋,不能滿足實訓的具體要求。

  ***4***實訓環節的考核比例太小。

  三、《插花藝術》課程

  在高職院校的發展對策插花行業的崗位技能包括識別、保養、處理花材;製作各種插花作品;介紹東、西方花卉文化;插花作品的保養;經營花店等。這些內容也是我們的插花技藝與盆景製作課程的基礎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些基礎教學內容,採用理論學習、實訓和頂崗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培養學生成為真正的插花應用型人才。知名花藝師、廣州金肯花藝學院院長鍾偉雄曾經從花店經營的角度闡述了花藝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在原來教育模式下畢業的學生去開花店,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和老花店公平競爭,經驗上沒有優勢,只有在花藝基本功上下功夫。

  由此可見,花藝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從目前來看,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都不紮實。為了適應插花事業的蓬勃發展,滿足插花行業就業崗位的需要,培養更多的優秀插花技能者,我們高職院校可在以下方面改進《插花藝術》課程的教學,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增加《插花藝術》課程的總學時數,進一步延長實訓環節的課時數,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在實踐教學中緊抓時代感與民族性,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因為插花藝術具有日新月異的變化趨勢。

  2.教學內容應滿足時代感,應及時將插花藝術的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

  3.在《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後半階段與市場接軌,讓學生進入社會定崗實習,親自體驗有關插花行業的工作。

  4.在校內開展有意義的插花比賽,提高學生的插花興趣。提出獎勵措施,鼓勵學生考取插花員職業資格證書。

  5.為了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不足,應完善《插花藝術》課程的網路資源庫,包括各種《插花藝術》教學光碟、視訊課件、圖片閱覽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