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秀才遇到兵及其歇後語
秀才遇到兵的歇後語:
秀才遇到兵 - 有理說不清
怎麼去理解秀才遇到兵?且聽以下說法:
何為“秀才”?有人說,讀書人肯定是秀才,我說不對。那人又說,有點文化的就該是秀才,我說也不全對。秀才就是秀才,與人的文化和知識並沒有必然的聯絡。秀才說的應該是人的氣度,但凡秀才,最起碼必得具備一條,那就是涵養。
涵養誰沒有?其實不然。涵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容素養和教養於一身,即是人之天性與教育的合成產物。秀才的涵養也許比常人還要略勝一籌,那一籌在哪?不是有句話說,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嗎?這是不是可以用來評判秀才的標準?
電視劇《秀才遇到兵》
那究竟什麼是“兵”呢?首先要消除誤會,兵未必拿槍,當然,拿槍的也未必是兵了。其實,槍並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最厲害的武器應該是嘴,所以才有口誅筆伐一說。其次,兵也並非一定是粗人。識文斷字的人一旦擺出“兵”的架勢,那才叫可怕。“兵”更多指的是一類人和他們所展露的姿態。什麼姿態?街上有句流行語,“我是流氓我怕誰?”,那就對了,這就是典型的“兵”的語言。
秀才文縐縐,凡事喜歡尋個道理出來,為了這個“理”,他們可以隱忍自我,甚至發愚。兵則氣勢洶洶,他們與人較真的是“力”而不是“理”。殺傷力、穿透力、擊中力,怎麼解恨就怎麼來,管你受了受不了,直到徹底釋放自身的內聚力。
其實,兵根本無心聽秀才的“理”,在兵的眼裡,世界上決定勝負的是力量而不是真理;可秀才心智過於單純,以為辨明瞭誰是誰非,什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秀才要講“理”,兵要較“力”。兩者站在不同的認知層面和人性層面上,這理可如何講得清?
一個人,既可以做秀才,也可以當兵。做秀才時,人性是陽光是火焰,當兵時,人性是暗夜是冰窟。人性總有兩極,有什麼辦法呢。就一個人而言,當兵容易做秀才難哪,有道是,秀才好做氣難受。
這麼說來,秀才遇到兵,有理也無需講清。既然說不清,不說也罷。話不投機半句多嘛。
與秀才相關的其他歇後語:
1、秀才看榜 - 又驚又喜
2、秀才不出門 - 便知天下間***比喻不出屋什麼事都知道***
3、秀才推磨 - 難為聖人
4、秀才打架 - 何需動武
5、秀才的房子 - 盡是輸***書***
6、秀才偷筆 - 文明人做不文明事
7、秀才背書 - 出日成章
8、秀才揮筆 - 大作文章
9、秀才偷筆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0、秀才哭哥 - 凶***兄***啊
11、秀才推磨 - 不得已
12、秀才遇到虎 - 再吟詩也跑不脫
13、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14、秀才人情 - 紙一張
15、考上秀才盼當官 - 欲無止境
16、秀才的手中 - 包輸***書***
17、秀才落陷階 - 埋沒人才
18、秀才拿笤帚 - 斯文掃地
19、秀才鬧饑荒 - 咬文嚼字
20、秀才行凶 - 一筆抹殺
21、秀才打架 - 講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