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的簡介

  駱賓王是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駱賓王***約619—?***,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云為僧。他是“初唐四傑”之一,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於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餘情不絕。

  駱賓王***約619—?***漢族,字觀光,生於義烏***今浙江義烏***,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

  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例如,“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志,見聞親切。

  唐中宗復位後,詔求駱文,得數百篇。

  據《唐詩三百首新注》記載,駱賓王,婺州義烏人。早年落魄無行,好與博徒遊。後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曾從軍西域,宦遊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賊罪下獄,他在詩文中則力辨其冤。出獄後,為臨海縣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時,徐敬業起兵討武則天,他曾為其僚屬,軍中書檄,皆出其手。敬業失敗,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殺,或說亡命,甚至說在靈隱寺為僧。其一生行跡,頗為詭奇,也近於縱橫家。

  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生平事蹟

  駱賓王之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於任所。

  父死後,他流寓博山,後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後拜奉禮郎,為東臺詳正學士。因事被謫,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後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

  678年***儀鳳三年***,後調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武則天當政,駱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駱在獄詠蟬,有云:“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以抒悲憤。次年,遇赦得釋。

  680年***調露二年***,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棄官遊廣陵,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684年***嗣聖元年***,武則天廢中宗自立,這年九月,徐敬業***即李敬業,李積之孫***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

  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皇然問:“誰為之?”

  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資治通鑑》說他與李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

  孟綮《本事詩》則說:“當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髮,遍遊名山。至靈隱,以週歲卒。”

  另有一說表示駱賓王跳水逃生,亡命於“邗自白水蕩”***今啟東呂四一帶***;而追兵將領怕承擔對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殺了與他們相貌似的兩個人交差,駱賓王遂得以隱名活了下來。死後葬於南通。

  而據《中國名勝詞典》記載:“駱賓王墓:在浙江義烏縣城東15公里楓塘。墓前石碑為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重建。”

  也有學者表示,南通和義烏兩地的駱賓王墓都是衣冠冢。

  駱賓王的主要作品:

  詠鵝冒雨尋菊序

  於易水送人在獄詠蟬

  從軍行詠懷

  帝京篇討武瞾檄文

  駱賓王的名句:

  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包藏禍心,窺竊神器。--《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虺蜴為心,豺狼成性。--《代李敬業討武氏檄天下文》

  暗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不汲汲於榮名,不慼慼於卑位。--《上吏部裴侍郎書》

  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螢火賦》

  一貴一賤交情見。--《帝京篇》

  響必應之與同聲,道固從至於同類。--《螢火賦》

  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於易水送人一絕》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在獄詠蟬》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詠鵝》

  荷香銷晚夏,菊氣人新秋。--《晚泊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