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駱賓王的生死之謎

  駱賓王是唐朝有名的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那麼駱賓王怎麼死的?駱賓王的死有什麼謎底?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詩人駱賓王生死之謎,希望對你有幫助!

  駱賓王怎麼死的

  對於駱賓王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仍舊存在著爭論,有許多的說法。

  一說是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和徐敬業的舊部意欲逃去高麗,在去往高麗的途中因為遇到了風浪被阻,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叛變,為了將功贖罪、為自己討得一線生機,遂將駱賓王給殺了,並將其頭顱上交至朝廷,駱賓王全家也因此無一倖免都被殺害了。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中,對於駱賓王的死,都記載的是此說法;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只有駱賓王和徐敬業的兒子逃了出來,二人躲藏在水蕩,最後駱賓王死在崇川,徐敬業的兒子為其修的墓;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官軍一直都沒有抓到徐敬業和駱賓王,他們紛紛害怕武則天怪罪下來,遂找了兩具屍體來冒充徐敬業和駱賓王,並將兩具屍體的頭顱砍了下來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據傳徐敬業和駱賓王后來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說法記錄在唐朝的《本事詩》中;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知自己已經毫無退路了,便跳江自殺了。此說法記錄在唐人所撰寫的《朝野僉載》中;

  對於駱賓王到底是怎麼死的,其爭論點在於徐敬業兵變失敗之後,駱賓王到底是逃了還是死了。有相關記載的正史和野史說法不一,大家都各執一詞,致使到現如今關於駱賓王的死也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說法,畢竟那已成為歷史,對於當時的情況除了這些史書記載外,也沒有其他的考究辦法。

  駱賓王活了多久

  駱賓王,我國古代唐初時期偉大的詩人,更是個頗具有傳奇色彩和浪漫主義的奇人。字觀光,生於公元619年,卒年不詳。所以關於駱賓王到底活了多久一直是史學家們研究的課題。

  而駱賓王之所以逝世的年份不詳,是因為他是被戰亂所累,不確定是否死亡造成的。當時李敬業起兵造反,希望駱賓王可以寫一封討伐武則天的文章,正好駱賓王被武則天迫害而對她心生不滿,所以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討武曌檄文》的面試。

  但是在起義兵敗後,駱賓王就下落不明。有一種傳言是,在戰亂中駱賓王被殺,當時是687年,所以駱賓王活了69歲。但另一種說法認為駱賓王當時並沒有死,據說駱賓王一行人跳水逃匿,追捕他們的官兵害怕上面官員責罰,所以殺了兩個和他容貌相似的人,駱賓王自此可以活了下來,不過這則傳言並沒有說清楚駱賓王到底逃到何處,死於何年,只是說他最後兒孫滿堂,所以這個說法沒有辦法推算駱賓王到底活了多少歲。

  在他的家鄉義烏,他母親的旁邊有座駱賓王墓,這是他的家鄉人為了紀念他而特意立的衣冠冢。而不久之後在南通城黃泥口有人也發現了駱賓王的墓碑,不過經過歲月的璀璨,駱字只剩下最後的半個字,不過也有可能這是當地人以為被殺的那個是真的駱賓王,所以為了他建了墳墓,總之,最後駱賓王的卒年成了一個謎。

  駱賓王做詠鵝詩的故事

  人們對於駱賓王這位偉大的詩人耳熟能詳,大多都是因為他那首家喻戶曉的“詠鵝”,很多人正是因為他的這首詩,而稱他“神童”。其實並不足為奇,因為這首詩的創作時在駱賓王7歲的時候。

  據說,駱賓王家附近有一個池塘,每到春天柳條拂面,柳樹的倒影在水面上熠熠生輝,鵝群在睡眠上格外愜意,景色引發人無限的遐想。這首詩的創作正是因為有一天駱賓王家中有客人來訪,客人聽聞駱賓王的才能想故意設一道難題給他,借用這個池塘給他出了一題,結果年少的他並沒有怯場,思索了一會兒便作出了這首《詠鵝》。

  這首詩無非是一首佳作,詩中動靜結合,顏色的對比和線條的勾勒,引發人無限的遐想,鵝的形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心生嚮往。第一句的三個“鵝”,迴圈往復突出了對鵝的喜愛,而第二句式寫鵝的聲音,句中的“曲”字把鵝仰天嘎嘎的叫聲十分深動的描繪出來。特別是最後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兩句對偶句,“浮”字寫出了鵝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靜止的狀態,而“撥”字則寫出了鵝腳掌波動水面嬉戲游泳的狀態,這兩句對仗工整,並且動靜結合,彷彿身臨其境。

  《詠鵝》無非是駱賓王最著名的詩之一,詩中動與靜的結合,以及色彩與聲音的巧妙結合給詩增添了許多色彩,完美呈現出了鵝的美妙身姿和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