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步旋轉太極球

  楊式小架太極拳,特別重視“∞”字形內纏絲圈的鍛鍊。通過學習掌握“∞”字形內纏絲圈的走法,對於提高我們的太極拳水平,加深對太極拳的認識和理解有很大幫助。楊式小架太極拳內纏絲功是由楊少侯傳與田兆麟,田兆麟再傳授給其外甥崇壽永,由崇壽永老師留傳下來的。功法分兩個部分:一、功法;二、動步旋轉太極球功法。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功法,是在雙腳不移動的情況下,雙手抱著一個想象中的太極球在身前旋轉滾動。在講解該功法之前,首先介紹一下內纏絲圈的走法,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和掌握,在走內纏絲圈時,我們可以把脊柱當做垂直樹立的一杆筆,尾椎想象為筆尖,在胯、膝、踝關節的旋轉帶動下,“筆尖”凌空在地面上劃“∞”字形的圈,這個由一個順時針圓和一個逆時針圓首尾相連組成的“∞”字形的圈,就是內纏絲圈,內纏絲圈的走法就是這樣的。

  第一式 平圓“∞”字形滾球功

  平圓“∞”字形滾球功,是身體在內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的同時,雙手抱球在外也沿水平方向走“∞”字形的圈,這就叫平圓“∞”字形滾球功。

  動作一:兩腳分開,間距略寬於肩,兩腿微屈,呈高馬步站立,全腳掌著地,足心涵空。立身中正,頭正頸直,虛靈頂勁,開胯圓襠,鬆腰鬆跨,全身放鬆。既不裹臀也不翻臀,讓脊柱保持自然的鬆垂狀態。雙手在身前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兩手上下距離20釐米左右,下手約與肚臍同高,距離身體約10釐米。如***圖1***

  動作二 :以右膝右胯為主,左胯左膝為輔旋轉,以脊柱為筆,沿水平方向先向右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向右旋轉移動。同時,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也向右略向前順時針劃立圓運動。***圖2***

  動作三:身體繼續向右順時針旋轉劃平圓,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向右略向後抱圓運動,此時身體向右旋轉了大約45度左右,重心偏於右腿。右腿承擔六分重量,左腿承擔四分重量。如***圖3***

  動作四:由***圖3***位置開始,身體變為由右向左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也由右向左旋轉移動。雙手抱球在身體的帶動下也由右向左順時針旋轉劃立圓。這一動是將所抱之球由右向左向前運動,同時,邊運動邊將所抱之球翻轉180度,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轉為左手上右手下。如***圖4***

  動作五:身體繼續由右向左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也繼續向左移動,帶動雙手抱球回到中間位置,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圖5***。***到這裡,我們的身體以脊柱為筆,向右順時針劃了一個平圓,同時雙手抱球在身體的帶動下,也向右順時針劃了一個平圓,並且雙手將所抱之球在手中翻轉了180度。***

  動作六:接著,我們的身體變為在以左胯左膝為主,右膝右胯為輔的旋轉帶動下,以脊柱為筆,沿水平方向向左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向左旋轉移動。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也向左逆時針旋轉劃平圓。這一動,雙手將所抱之球向左向前運動,由***圖5***中間位置運動到***圖6***位置。

  動作七:身體繼續向左逆時針旋轉劃平圓,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向左略向後運動,此時身體向左旋轉了大約45度,現在重心偏左,左腿承擔六分重量,右腿承擔六分重量***圖7***。

  動作八:由***圖7***位置開始,身體改為由左向右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也由左向右旋轉移動。這一動是雙手抱球由左向右略向前運動,同時將所抱之球翻轉180度,由左手上右手下,翻轉為右手上左手下,如***圖8***。

  動作九:接著身體再繼續向右旋轉,重心向右旋轉移動,雙手抱球回到***圖1***中間位置。***此時我們的身體又向左逆時針旋轉劃了一個平圓,雙手抱球在身體的帶動下也向左逆時針劃了一個平圓,同時雙手所抱之球又在手中翻轉了180度。***

  到此為止,我們的身體以脊柱為筆,在胯、膝、踝關節的帶動下,先向右順時針旋轉劃了一個平圓,然後又向左逆時針旋轉劃了一個平圓,劃了一個水平的“∞”字形的圈。與此同時,我們雙手抱球在身體的帶動下,也在身前劃了一個水平的“∞”字形的圈,所抱之球還在手中翻轉了360度,這就是平圓“∞”字形滾球功。然後重複上述動作。

  要點:

  1、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套功法與其他太極拳功法強調身體以腰脊為軸去進行旋轉***以自轉為主***不同,這套功法強呼叫胯、膝、踝關節帶動身體去進行旋轉***以公轉為主***,並且特別強調要用身體去劃圓和走圈。

  2、需要搞清楚內纏絲圈與外纏絲圈。內纏絲圈——就是在功法練習中用我們的身體所走出來的圈,外纏絲圈就是在功法練習中,手、肘、肩在身體的帶動下所走出來的圈。

  3、功法中內纏絲圈走“∞”字形,體現了在太極拳螺旋纏絲運動中人體運動的內在規律,就是順時針旋轉後即轉為逆時針旋轉;同樣,逆時針旋轉後轉為順時針旋轉,順與逆在始終不斷地進行轉換。

  4、特殊的“三尖相對”。。功法練習中要求雙手抱球,轉動時要與身體的轉動保持一致,做到手***尖***、鼻尖、尾椎尖向著一個方向,讓鼻尖猶如船首,尾椎尖猶如舵尾,做到首尾上下呼應。

  5、注意重心不要出圈。練習時,身體重心在四六之間轉換,內纏絲“∞”字形圈就在四與六之間,注意重心不要超出這個範圍。

  6、在功法練習中,雙膝不允許同時順時針或者同時逆時針旋轉劃圓,只允許一個膝順時針劃圓,另一個膝則必須逆時針劃圓,兩個膝是一順一逆的,不是同時順或者同時逆的。雙膝同時順時針或者同時逆時針旋轉劃圓,則會造成身體飄浮,腳底下沒根,犯了練家之大忌。

  7、呼吸方面,初練此功,呼吸純任自然,不要加以干涉,想呼就呼,想吸就吸,更不要強求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只是要知道我們呼吸所採用的方法是體呼吸。即想象著運用我們全身的面板和毛孔進行呼吸。呼吸要勻、細、均、長,綿綿不斷。在思想上,我們要將呼吸當做一種享受,想象著呼吸到新鮮空氣時的那種舒適、愜意、甜美和愉快,又如啜飲美酒,酣暢淋漓,掉了自我。

  8、關於“丹田內轉”。鍛鍊此功法半年以上,動作已經比較嫻熟,思想上已不必分心於動作,這時在意念上可以將腹部丹田部分想象為一個太極球***20釐米大小***,讓這個太極球隨著外部雙手所抱球體的翻轉滾動,也在腹部內同樣翻轉滾動。只是意念上不可過於專注腹內這個太極球,思想上似有似無、若有若無。腹部想象的這個太極球是否滾動,也要任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先感覺是微動,後感覺能動起來了,繼而感覺這個太極球能隨著外部球體的滾動而滾動。先是由外部這個球引動內部這個球的滾動,隨著練功的深入,則感覺是內部這個球在催動外部這個球滾動,再到後來則感覺是內部這個球與外部這個球渾然一體,變成了一個球在滾動。這時將會大大增強健身的效果和技擊的功能。

  以上的要點也是其他各式功法的共同要點。因此,在其他的功法練習中也都要認真體會。

  上面是雙手抱球右順左逆劃、“∞”字形平圓的功法,練習3~5分鐘。左順右逆劃“∞”字形平圓的功法動作與此相反,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開始,也練習3~5分鐘。

  第二式 立圓“∞”字形滾球功

  立圓“∞”字形滾球功就是,身體在內仍然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但是雙手抱球卻沿著身前的橫立面劃“∞”字形的立圈,這就叫立圓“∞”字形滾球功。

  動作一:與第一式平圓“∞”字形滾球功動作一要求相同,雙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如***圖9***。

  動作二 :還是首先讓我們的身體在以右膝右胯為主,左胯左膝為輔的帶動下,以脊柱為筆向右順時針沿水平方向旋轉劃平圓,重心向右移動。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是向右上方順時針劃立圓。這一動是雙手抱球由中間位置向右向上運動,從***圖9***運動到***圖10***。

  動作三:身體繼續向右旋轉劃平圓,而雙手抱球向右向下運動,此時身體向右旋轉了大約45度左右,右腿承擔六分重量,左腿承擔四分重量。如***圖11***

  動作四:由***圖3***開始,身體變為由右向左旋轉運動,重心向左移動,雙手抱球向左向上運動,同時邊運動邊將所抱之球翻轉,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轉為左手上右手下***圖12***

  動作五:身體繼續由右向左旋轉,雙手抱球回到中間位置,如***圖13***。***這時,我們的身體以脊柱為筆向右順時針劃了一個平圓,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則向右順時針劃了一個立圓,同時,球在手中翻轉了180度。***

  動作六:接著,身體在以左胯左膝為主的旋轉帶動下,由中間位置向左逆時針旋轉劃平圓,重心向左移動。在身體的帶動下,雙手抱球向左上方逆時針劃立圓。首先由***圖13***中間位置向左向上運動到***圖 14***位置。

  動作七:身體繼續向左旋轉,雙手抱球向左向下運動;此時,身體向左轉了大約45度,右腿承擔四分重量,左腿承擔六分重量。如***圖15***。

  動作八:然後身體變為由左向右運動,重心也向右移動。雙手抱球向右向上運動的同時,邊運動邊將所抱之球翻轉,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翻轉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圖16***。

  動作九:身體繼續由左向右旋轉,重心繼續向右移動,雙手抱球回到圖一位置。***此時,我們的身體以脊柱為筆又向左逆時針旋轉劃了一個平圓,雙手抱球則向左逆時針劃了一個立圓,球在手中又翻轉了180 度。***

  到此為止,我們的身體以脊柱為筆,在胯、膝、踝關節的帶動下,劃了一個水平的“∞”字形的圈。同時,雙手抱球在身前劃了一個立起來的“∞”字形的圈,球在手中翻轉了360度。這就是立圓“∞”字形滾球功。然後重複上述動作。

  要點:

  1、立身中正,保持脊柱這杆筆的垂直狀態,是練好這套功法的基礎。

  2、做立圓“∞”字形滾球功時,雙手抱球劃立起來的“∞”字形圈,而身體則仍然划水平的“∞”字形圈,這一點要仔細體會。

  上面是雙手抱球右順左逆劃“∞”字形立圓的功法,練習3~5分鐘。左順右逆劃“∞”字形立圓的功法動作與此相反,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開始,也練習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