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怎麼拍

  微距攝影的拍攝物件多為花朵、昆蟲.....等較小物體,並且拍攝距離很近,通常僅為20、30mm,拍出來的物件極大,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辨,這便是微距攝影的意義所在。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微距攝影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微距攝影技巧01:花卉的拍攝

  拍攝花卉時,最好選擇逆光或側逆光來拍攝。逆光會讓花瓣呈現半透明發光狀,呈現特殊的美感,也能在背景營造絢爛的光斑,使畫面更加夢幻。

  拍花的時候,單朵會比一簇容易表現。花蕊如同眼睛,是所有注意力的集中點,將焦點放在花蕊上能使整幅照片的重心有效集中、分出層次。如果拍攝花朵的背面或側面,也可以將焦點放在花瓣、葉片脈絡上,使花瓣及葉片的線條成為畫面重點。清晨、雨後的花朵上沾著小小的水滴,能讓花朵看起來晶瑩剔透;找到好的角度,水滴裡還能反射出各種色彩。

  微距攝影技巧02:昆蟲及小動物的拍攝

  想避免驚擾且行動迅捷的昆蟲或小動物,高速快門是第一要點。要提高快門速度有三種途徑:

  使用大光圈:透光量充足,快門速度自然相對提高。

  調高感光度:Canon EOS 5D Mark III有良好抗噪能力,在ISO 800下都能保證細膩的成像,必要時可透過提高感光度來獲得更高速的快門。

  使用閃光燈:有些昆蟲體型較長,要捕捉具有縱深感的造型,必須使用小光圈,但透光量與快門速度會降低; 行動快捷的小動物不會給你機會打輔助燈,閃光燈是唯一的選擇。

  拍攝昆蟲最常用順光,利用光線直射在昆蟲身上,可表現昆蟲表面的紋路、質感和色彩,適用於自身色彩豐富、紋路優美的昆蟲,如七星瓢蟲或甲殼蟲類;如果想要突出昆蟲翅膀的晶瑩剔透,逆光拍攝是最好的選擇,可以使昆蟲身體邊緣變得更加透亮。

  眼睛是生命的靈氣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尤其是蝴蝶、螞蟻這樣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視對眼睛的表達。

  ▲拍攝微小的昆蟲時,要特別注意眼睛的表現。

  EF 100mm f/2.8L IS USM, f/5.6, 1/250sec, ISO 100。

  微距攝影技巧03:微距鏡頭對焦技巧

  因為鏡頭結構的關係,微距鏡頭的自動對焦速度較慢;再加上微距鏡頭的景深非常淺,相機稍微晃動,或者被攝體小小的移動都會使畫面主體跑到焦點之外。焦點須精確到毫米的程度,用人眼來確認是最保險的。從各層面來說,微距攝影都更適合採用手動對焦。

  即時取景,有助於精準手動對焦,Canon EOS 5D Mark III具有即時取景功能,這個功能在微距攝影中非常好用。你可以用液晶螢幕即時取景,同時放大10倍檢視焦點,進行精確的手動對焦,在焦點完全清晰時再按下快門,就可以得到焦點完全準確的照片。

  手動對焦還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如同在實驗室中使用顯微鏡一樣,在手動對焦時,由左手拇指和中指持握對焦環,有節奏地左右轉動對焦,讓焦點在目標距離前後有規律地擺動,並逐步減小波動範圍,在準確合焦的那按下快門,並輕微轉動對焦環連續拍攝幾張,便能儘可能確保焦點清晰。

  在熟練掌握後,運用這種對焦方式就能夠很快對焦,提高手動對焦的速度和精確度。不過話說回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即時取景來對焦依然是最可靠的拍攝方式;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能在各種拍攝環境中運用自如了。

  微距攝影技巧04:善用三腳架,避免震動

  微距攝影容易產生震動,為了獲得清晰的照片,三腳架是必備的。對於微距攝影而言,三腳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主體的位置都非常貼近地面,同時重心低的三腳架還可以有效減少晃動。

  三腳架要配合快門線使用,以確保最佳穩定性。如果沒有快門線,也可以用延遲快門來拍攝,以減少手指按下快門的晃動。另外,Canon相機的IS技術也有顯著的防震效果。對於百微而言,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 ∼ 3級安全快門。即使手持拍攝,在低速快門的情況下也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手持拍攝來說防震效果相當顯著。

  防震技術並非萬全之策,應優先選擇使用三腳架拍攝,在沒有三腳架或必須手持拍攝時再使用防震功能,並且要記得關閉鏡頭的防震功能,以免防震功能的主動偵測造成畫面模糊。

  以上幾點說的都是相機震動。在實際拍攝中,被攝物體的晃動也是造成影像模糊的原因之一,比如室外拍攝花朵時,風吹會造成花朵的晃動,因此須準備防風支架或擋板,以減小風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