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範文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對於初三學生來講是一門新學科。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較強,對於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

  首先要認真講解好每一個演示實驗。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想,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講催化劑概念、氧氣、氫氣、酸鹼鹽性質時,演示實驗尤為重要。如在講氧氣的鑑別時,先不講鑑別方法,而是用一個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進兩個集氣瓶中,讓學生由觀察到的現象得出鑑別氧氣的方法。再如在講實驗室制氫氣是用鋅而不是用鎂或鐵的原因時,課本增加了這樣一個演示實驗:分別用鋅、鎂、鐵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讓學生觀察現象有何不同,再由學生得出為何不用鎂、鐵而用鋅的原因。這也為以後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打下了基礎,其次是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學生實驗。學生自已實驗時,興趣較高,為了避免學生動手的盲目性,教師要因勢利導,把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對學習知識的樂趣,成為學習的動力。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方法,指導他們分析實驗現象,書寫實驗報告。另外還要指導學生做好選做實驗及家庭小實驗。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儘可能地做一些有意義的實驗。

  二

  化學,是九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的一門課程,也是每一位化學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學生能否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且感興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必須絞盡腦汁設計好每一環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化學,去體味化學知識。

  化學,雖屬理科,但又是理科中的文科。許多基本概念、理論以及化學用語都需要記憶,這些知識是為今後學習化學打基礎的,若不熟練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繼續學習化學,嚴重者會產生厭學情緒。其實,讓學生學習化學輕鬆、愉快地接受知識,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實驗操作,激發學習熱情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老師要加強實驗教學力度,既要精心準備教師演示實驗,又要組織學生參加分組實驗,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化學知識點也得到很好的掌握,學生這樣學到的東西比你在課堂上花大力氣照本宣科地講解實驗強百倍。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優秀生來說也不一定根深蒂固,何況學困生呢?現在,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合作,來達到成績共同提高的目的,化學分組實驗操作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例如,講解“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內容時,我先備好導學案,採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分組實驗,要求每組成員對每個探究步驟進行認真描述觀察到的現象,通過自己動手和觀察,學生明白了蠟燭燃燒時的火焰分層以及哪一層溫度最高,也深刻記住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日常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因受實驗器材限制或藥品等原因,並不是每個實驗都能演示成功或學生能分組實驗,遇到這種情況,我原則上是能做到哪裡就做到哪裡,絕不放過每一個操作,也許就這個操作,也許就在這一瞬間,他能看到的現象也許就會深深地烙印在腦海裡。對於失敗的或不能演示的操作,我也要千方百計地藉助課件進行演示。例如,在講解“測定空氣裡氧氣的含量”的實驗時,明知演示實驗不能成功,但我不放棄,起碼學生看到現象能知道紅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這絕非同死記硬背效果一樣。為什麼集氣瓶中的水不能上升約五分之一?然後通過課件演示,分析了我失敗的原因,學生對這節課內容也得到牢固掌握。

  可見,實驗教學非常重要,它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巧設記憶,提高學習興趣

  化學教學過程中,對有些知識點難免枯燥無味,內容多,難記憶,可又是重點,我們不妨巧設記憶,使其趣味性,讓學生容易記住,這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提高課堂效益,何樂而不為呢?譬如,空氣裡成分按體積計算可這樣巧記,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還有零點零三,二氧化碳和雜氣;體積分數需記清,莫與質量混一起。又如在地殼中排在前八位的元素順序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氫,學生不易記住,我用一句生動詼諧的語言表示出來,養***氧***、閨***矽***、女***鋁***、貼***鐵***、給***鈣***、哪***鈉***、家***鉀***、美***鎂***、金***氫***,能使學生在歡笑聲中記住地殼中排在前八位元素名稱。

  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可把枯燥的知識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讓學生去巧記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內容多的知識點特別適用,例如讓學生識記一些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可謂難上加難,而且容易混淆,不如給學生編口訣,即一價鉀鈉氯氫銀,還有硝酸、氫氧和銨根;二價氧鈣鋇鎂鋅,還有硫酸、碳酸根;三鋁四矽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正負價,要分清,莫忘單質價為零。通過背誦口訣,再多做練習,學生肯定會把最基本的化合價記準。

  類似的例子很多,在此不一一例舉。

  這只是我在教學中所想到的一面,提高教學方法的方式還有很多,但只要我們肯去教學反思,去琢磨其中的奧祕,提高學生的成績指日可待。

  

  今年我任教九年級***1***班,化學是初三才學的,學生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引發了我如下的一些反思:

  案例一

  開學第一節課,講“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書上提到了我國古代的一些化學成就。我很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了學生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我想接下來問一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屬於化學工藝的是哪些。我沒有想到的是居然班上很多學生說不上來四大發明。我愣了一下,始料未及。為什麼這個本該他們小學就應掌握的內容***這是常識***,到了初三,卻回答不上來。通過這件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的同時,加強他們對中華民族歷史的瞭解。我認為,不瞭解中國歷史文化,怎能走向世界呢?化學的學習,也可以和歷史學科做到更緊密的融合。

  案例二

  蠟燭燃燒的實驗,學生觀察到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冒出一縷白煙。之後的另一個實驗,我開啟濃鹽酸的瓶塞,讓學生觀察現象,學生異口同聲地喊到:有白煙。這個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因為在沒有學習化學之前,學生對於煙和霧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瞭解煙和霧的本質區別。我於是講解了一下,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液滴。我以為學生從此以後會分清煙和霧。沒想到之後的,幾個實驗,涉及到此類現象,還是有學生出錯。看來是我太高估他們了。今後,我要注意重要知識點的不斷反覆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他們才能銘記在心。

  案例三

  上到“認識氧氣的性質”那,我問學生:氧氣的密度如何?他們回答大或小,然後我引導,說:氣體的密度要和空氣去做比較。隨即有學生回答: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我對這個回答皺了一下眉頭,很顯然學生不愛動腦思考問題。我就反問剛才那個學生:請問你是每天插了翅膀飛到空中去呼吸氧氣的嗎?全班鬨堂大笑,但是我知道,這一笑之後,大家就能記住氧氣的密度是比空氣大了。還是要對學生強調多動腦,多理解記憶,我還需要在上課的時候多點語言的技巧和思維的靈敏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中掌握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