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級下政治教學計劃

  以學生生活及社會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髮展和社會生活需要,如何制定八年級政治教師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八年級政治教學計劃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政治教學計劃篇一

  一、教材分析

  根據實驗教科書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學生生活及社會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髮展和社會生活需要,八年級***下***思想品德的主要思路是: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為中心,重點放在使學生從法律上了解和認識到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公民權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最後把落腳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上。

  在編寫上,繼續遵循生活邏輯的整體性原則,不把人生、心理、道德、法律、個人、社會、國家等分開安排,而是把他們有機地融為一體,在行文上以提升學生的行為為主線,目的在於使學生能真正地融和相關知識於正確的行為之中,既達到知識教學的目的,又能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本冊書共四個單元,十三課書。其中第四單元四課書。每個單元前有卷前語,一方面引導學生入課,一方面提示本單元的學習目的和學習重點內容。

  第五單元:我是中國公民。

  包括三個依次遞進的層次課程:我們都是公民——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憲法保障公民權利。這一單元從個人的公民身份入手,進一步明確公民身份的內涵,進而要求學生從小樹立公民意識,做合格的公民。

  第六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

  第五單元、第六單元的內容都是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與他們的年齡和身份密切相關的、具體的公民權利的介紹和解說。是公民意識教育的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

  第六單元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利、公民的個人隱私權利整合在《我們的人身權利》這一單元中。這都是我國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權利的內容。本單元的三課書是平行的關係。即:維護人身權利——維護人格尊嚴——保護個人隱私。

  第七單元: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這一單元將公民受教育的權利、財產權利和消費權利整合在一個單元中,歸之為“文化經濟權利”。三課書也是平行的關係。

  第八單元:負起我們的社會責任。這一單元是全書的落腳點,也為了呼應和提升公民教育中關於公民的義務這一部分的內容。這樣就使本書既強調了公民的權利,又強調了公民的義務。只有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才是完整和科學的公民教育。這一部分基於法律意義上的義務,又超出了前者,融會了道德教育和人生教育的內容。

  教材在整體框架上的特點與前面幾本教材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問題進入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規範自己的公民行為,提高自己的公民境界。繼續秉持心理、道德、法律教育一體化的思想,雖然本冊書較多涉及法律文字、法律知識,但在編寫手法上仍注意不將教材寫成單純的法律讀本,而是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將有關的做人道理***道德***和法律要求結合起來論述。將知識和行為要求結合起來表述。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大部分課的第三部分。

  與原人教社的教材相比,本書不是講一條法律,給出一個具體的案例。而是選取與初中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他們迫切需要掌握的法律內容,做簡要的介紹,使他們能大致地知道和明白法律的規定和要求,從而能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即不是僅偏重於對法律知識的掌握,而是著重於知識和行為的統一。

  二、學情分析

  這屆學生的基礎不差,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本學期學習有關法律的一些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絡較緊密,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三、學期教學

  1、深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色,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積極有效地備好每一堂課。

  2、教學中注重和運用針對性原則和知行統一的原則,密切聯絡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講透教材,分析問題,提高認識。

  3、充分啟迪學生智慧,有效地運用各種切實可行的教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形成和發展。

  5、注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過關,精心設計好相應的練習,利用課前提問時間來充分調動學生鞏固知識的積極性。

  6、搞好測試及試卷講評。

  四、改進措施

  1、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較新教材,要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聯絡學生和本地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3、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4、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法律實踐。

  八年級政治教學計劃篇二

  一、教材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以下簡稱“八下”***教材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以服從服務於學生成長的需求為基點,構建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尊重權利、維護權利、履行義務、追求公正作為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八年級***下冊***教材的具體結構分為四個單元,圍繞正確對待權利義務、維護人身權利、維護文化經濟權利、崇尚公平正義四個綜合主題展開,設定了十課教學內容:“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我們應盡的義務”“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隱私受保護”“終身受益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消費者的權益”“我們崇尚公平”“我們維護正義”。第一單元共有二課內容,讓學生懂得我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第二單元共有三課內容,讓學生懂得我們每個人應時刻關注自身的地位和價值,尊重和維護他人的人身權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第三單元共有三課內容,讓學生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第四單元共有兩課,讓學生明確:努力做一個追求公平、維護正義的人,努力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人,是時代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一***教學重點

  1、怎樣正確行使權利

  2、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係

  3、人格權的內容,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

  4、人格尊嚴的內容,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5、隱私的內涵、隱私權的內容。個人隱私受侵害時的法律救濟

  6、受教育權的含義和義務教育的特徵,履行受教育義務的內容

  7、財產屬於誰、財產留給誰

  8、消費者享有的權利

  9、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10、正義與公平的關係

  ***二***教學難點

  1、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和人民的區別

  2、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道理的理解,提高踐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能力

  3、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

  4、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和他人人格尊嚴的能力

  5、初步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

  6、提高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

  7、“無形的財產”

  8、如何維護消費者的權利是難點

  9、維護社會公平是難點

  10、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二、學情分析

  在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中,與別人打交道,不僅要學會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藝術,而且必須正確處理權利義務關係問題。瞭解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應該承擔的義務,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是學習交往的繼續,是進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強法律意識的需要,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

  通過與學生近兩年多的相處,我對於他們的個性特徵及學習狀況有了較為詳細的瞭解。本屆學生絕大多數學習目的明確,主動性強,上課精力集中,作業能認真完成。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主動,上課精力不集中,不注意聽講,作業也不能按時認真完成,因此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關注。

  此外,從上學期的考試結果來看,部分學生還在學習習慣、答題規範等方面存在問題,有待改進。例如:

  1、部分學生由於平時的忽視,基礎知識掌握不熟練、不紮實,更談不上熟練運用,遇到問題不能準確答出。

  2、學生審題能力不強,答題時不仔細審題導致失分較多,思維能力、從材料中獲取資訊能力、概括歸納能力較差,導致對題目的理解偏差造成的答非所問。

  3、答題隨意性較大,不能較好地用好教材的簡潔語言、政治術語來表述,層次性、邏輯性差,準確性、條理性、規範性有待提高。有極少一部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考試態度不端正,不能準確表述、認真作答。

  三、教學措施

  1、搞好教學。首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做好教學資源的選擇,這是有效教學的基礎。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第四、指導好實踐活動,這是檢驗學生實踐成效的途徑。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強化學習建構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在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下一頁更多精彩“八年級政治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