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道教、佛教的興盛,茶與宗教產生了聯絡。茶清淡幽香的特性引發人們的聯想。在道家看來,茶是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身的好飲品;在佛家眼裡,茶又是清心寡慾、藉以禪定入靜的有效之物。這樣,茶已經脫離了作為單純飲料的物態形式,具有了顯著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等精神層面的內涵,茶文化已初見端倪。

  對於文人而言,茶的先苦後甘的自然屬性,正暗合了士階層追求理想所走的人生道路,故而這一時期文人飲茶之風興起,茶成為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竹林七賢”亦時不時地以茶代酒,以表清高。同時,有關茶的詩歌也層出不窮,如杜育的《荈***chuǎn***賦》是專門歌詠茶事的詩賦,它完整地闡述了茶葉的種植生長、採摘時節、烹茶用水、茶具選擇、飲茶功效等,奠定了中國古代早期茶文化的基礎。從詩賦中不難看出,這時已開唐宋茶道之先聲。

  唐代茶文化得以快速發展,陸羽《茶經》不僅對茶的起源、種類、特徵、製法、烹煮、茶具、飲茶風俗、名茶產地等作了全面論述,更為重要的是把儒、釋、道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創造了中國茶道精神,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茶道文化因陸羽《茶經》而形成的一套嶄新的文化體系受到了文人、僧侶乃至皇室貴族的接受和推崇。在陸羽茶道普及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斐汶《茶述》、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廣《十六湯品》等茶事、茶道專著。

  唐代茶道的形成亦與禪教的興起有關。禪宗重視坐禪修行,要求參禪的僧人“跏趺而坐”“過午不食”,並排除所有的雜念,以達到身心一致。而茶則有提神養心之效用,能促進入靜專思,摒除雜念,因而成為禪僧首選的飲料,遂有“茶禪一味”之說。於是寺院飲茶之風大盛,形成茶道中的寺院茶禮。寺院內設有“茶堂”“茶寮”,是專供禪僧禮賓、品茗的地方;還設職“茶頭”,專司燒水煮茶、禮佛待客。在寺院茶禮中,有著固定的程式、嚴格的等級,用於不同的場合,形成獨特的寺院茶道,並融入寺院生活的儀軌。詩人劉禹錫參拜西山寺時,曾受到過寺僧以茶禮款待。

  唐代文人士大夫更是茶道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如顏真卿、李德裕、劉禹錫、皮日休、白居易等均是茶道中人。詩人白居易就親自闢茶園,種茶烹茗,樂天安命,並經常舉辦“茶會”,以茶會友。茶會是當時文人們一種常見的聯誼方式,成為文人相互結識,聯絡感情,切磋茶技的重要場合。在茶會中,這些文人雅士自然免不了品茗吟詩,內容也多以茶事為題。而且常常採用聯詩和韻的形式,即由一人開啟始端,其餘的人按韻聯詩。到了晚唐,茶會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出現了品評新茶的“鬥新”及音樂歌舞等助興內容。

  僧人與文人士大夫飲茶之風也悄然吹進深宮,宮廷茶道隨之盛行起來,陸羽的師父智積禪師曾被召入宮中為皇帝煮茶。唐朝已有貢茶制度,除州郡所進貢茶外,大曆元年***766年***與大曆五年,朝廷先後在宜興和顧渚設定了“貢茶院”,作為專門進奉宮廷御用茶葉的基地。每年新茶下來後,即分批通過驛道,用快馬日夜兼程趕在清明節前貢奉到京城。每年宮廷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清明茶宴,參加人員不僅有皇親國戚、王公大臣,還有外邦使者等。

  宮廷對茶道的重視和喜愛,促進了唐代茶具製作工藝的發展。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唐代宮廷茶具。據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這批茶具有“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廿兩,鹽臺一副重十一兩,結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羅、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兩”等。唐僖宗奉獻於法門寺的這批皇家茶具是最高禮遇的佛教茶供養,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宮廷茶道的奢華。這批茶具展示了從烘焙、研磨、過篩、貯藏到烹煮、飲用等製茶工序及飲茶的全過程,且配套完整,自成體系,為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金銀茶具,每一件都是完美的藝術精品。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圖6 鎏金團花紋銀碢軸 軸長21.6釐米,軸徑8.9釐米,重524克 ***碢軸為實體,形似鐵餅,軸邊有平行溝槽,便於在茶碾中粉碎團茶;軸杆近似圓柱形,中部粗壯,插入碢軸中心,兩端逐漸細小,便於執手。軸孔四周鏨團花,外飾流雲紋。軸面鏨文“碢軸重一十三兩”“十七字號”,劃文“五哥”兩處。軸杆刻“十七字號”,亦有“五哥”字樣。***

  宋代伴隨著都市商業的繁榮,文化藝術異常活躍,茶文化亦步入鼎盛時期。宋代社會各階層,上自帝王,下至乞丐,無不以飲茶為樂事。時人李覯《盱江集·富國策》雲:“……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王安石《臨川集·議茶法》說:“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宋太祖趙匡胤更是位嗜茶的主,朝臣們自然紛紛媚上效仿皇帝的喜好,一時間宮廷茶道日盛。朝廷設有專門的事茶機構,掌管宮廷茶事。宮廷用茶有嚴格的等級,龍茶供皇帝專用,有時皇帝也將其賜予王公大臣,而其他不同等級的茶則按宮廷成員地位高低有所區別。

  宋代文人茶道之盛,更是超越前朝,出現了專門的茶會社團“湯社”。當時的茶道中人大多是著名文人,如徐鉉、王禹偁***chēng***、林逋、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梅堯臣等。他們或詩茶唱和,或將琴棋書畫這些文人的雅興融入茶道中,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茶道的興盛促使了宋代茶學大興,一批研究茶事的論著紛紛問世,如丁謂《建安茶錄》、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趙汝礪《北苑別錄》、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以及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等;就連身為皇帝的宋徽宗趙佶亦痴迷於茶事研究,著有《大觀茶論》。這些論著無疑對當時茶道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茶道文化在宋代的普及已深入到民間各個階層,特別是在當時的都市中,茶肆、茶坊林立,茶會此起彼伏。宋人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就展現了當時汴京開封茶事的繁榮景象,畫卷中除了諸多店鋪、攤販外,茶肆、茶坊錯落期間,“茶旗”隨風搖曳。甚至到了深夜,還有提壺叫賣者,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載:“至三更天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營幹,夜深方歸。”

  宋代茶道有“點茶”之法,即將茶餅碾磨成粉,過羅篩細,放於茶盞中直接用沸水沖泡。以此法品評茶葉質量優劣、茶道藝能高下的活動又被稱為“鬥茶”。宋代“鬥茶”的情景我們從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可窺知一二。宋代茶道文化相對唐代而言,在茶葉生產的過程、成品的樣式、點茶技藝、茶藝器具、鑑賞標準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遠比唐代精細,更注重感官體驗和藝術審美。宋代茶點成後,茶色尚白,茶盞尚黑,建窯所產紺黑色茶碗就有兔毫盞、油滴盞、曜變盞等多種,黑色的碗壁映襯著白色的茶湯,這種反差對比強烈的審美情趣極具時代特色。

  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這些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雖亦好茶,但根植於遊牧生活的民族性格使之對煩瑣的茶藝頗不耐煩。茶文化在這種思潮中發生了變化,茶藝趨於簡約,返璞歸真。直至明代,依然保持了茶藝的簡約化。雖然飲茶之風已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但昔日茶道中的諸多程式以及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容已不復存在。明末清初,精細的茶文化一度有些許的迴光返照,不過,製茶、烹飲的傳統終未回到宋代時的復繁。這一時期,茶的飲用方式已改成流行的“撮泡法”,人們對各種茶品更在乎的是味覺上的享受。與此同時,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也呈現出千姿百態,追求其在視覺上的藝術性。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產生了影響。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朝鮮、韓國、日本等國,隨著佛教的東傳,中國茶文化迅速傳播到這些國家。特別是在日本,茶文化得到了充分發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明清時期,隨著中西貿易的頻繁,中國的茶葉也與絲綢和瓷器一樣,成為外銷商品的大宗品類,飲茶之風在西方也逐漸興起。如今,茶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唐代茶文化開始形成,宋代茶文化達於興盛。明、清茶文化已經普及。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中國是茶的發祥地,從公元前的周朝初期就開始吃茶葉了。《詩經》雲:“採荼薪樗,食我農夫。”東漢壹居士寫的《食忌》說:“苦茶久食為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唐代儲光羲曾專門寫過《吃茗粥作》。清代乾隆皇帝多次在杭州品嚐名茶龍井蝦仁。慈禧太后則喜用樟茶鴨歡宴群臣。雲南基諾族至今仍保留著吃涼拌茶的習俗。

  從生煮羮飲到餅茶散茶,從綠茶到多茶類,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製茶,期間經歷了複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徵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外,加工條件和製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羮飲。生煮者,類似現代的煮菜湯。如雲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三國時,魏國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把採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晒乾或烘乾,這是製茶工藝的萌芽。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製茶廠,組織官員研究製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唐代蒸青做餅已經逐漸完善,蒸茶、解塊、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乾、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製茶技術發展很快,新品不斷湧現。北宋年間,做成團片狀的龍鳳團茶盛行。龍鳳團茶的工序中,冷水快衝可保持綠色,提高了茶葉質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於奪走真味,使茶香受到極大損失,且整個製作過程耗時費工,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現。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採取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乾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鑑賞方法和品質要求。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由宋至元,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並存。到了明代,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1391年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青製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

  在製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