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內涵有哪些

  語文是覆蓋在所有學科之上的,是一種把人文精神滲透到所有學科中去的“學問”。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內涵文章內容。

  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內涵

  一、具備淵博學識

  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是綜合素質很高的人才。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要“淵”要“深”,更應“博”和“廣”,由於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語文教師除了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豐富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哲學尤其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化發展史等方面的知識。對人類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要有所涉獵。語文教師要把自己對生命、對生活、對歷史、對社會、對自然、對人生等等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索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潛移默化地薰陶和感染學生,讓他們形成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信念。

  二、堅守精神家園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積累了偉大的文化,語文教師只有在博覽群書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文化的視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才能在現實的、繁重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保持平衡的心態;才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抵禦物慾和聲色的誘惑,遠離浮躁的心態,寧靜致遠;才能修心養性、獨善其身、堅守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洞察時代精神

  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活的知識才能對人有益,語文教師不應抱殘守缺,故步自封,他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和敏捷的思維對廣闊的社會生活進行深刻的洞察和體驗、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並善於從生活中得到哲理的啟迪、真情的激盪、善與美的浸染,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提升自己的靈性,並進一步引導學生與時代精神共同前進。

  四、塑造高雅人格

  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質基礎的人,在不盡相同的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意識傾向性和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能力、作風等方面。身教重於言行,教師的人格魅力對於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語文教師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更要用寬廣的胸懷接納不同的學生,用真誠去贏得學生的信任,用愛心去感受學生的快樂和憂傷,用耐心去幫助學生成長,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形成高雅的人格。

  五、豐富情感情趣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沒有情感,就沒有感動學生的力量。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把情感薰陶放在重要位置,引導學生體會、理解、表達人性的真善美,培養出富有感情的真正的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在一個真正愛學生的教師的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琢之玉、可造之才。他對學生的愛是發自心靈深處的關愛,是對“人”的尊重,對“人”的珍視,對“人”的關懷。這種博大的愛,是對弱小者、落後者、不幸者的同情,是對幼稚的原諒,對錯誤的包容,對冒犯的寬恕,是由衷的讚賞,只有具有這種濃厚情感的教師才能真正從內心深入感動學生,展示教育的力量。另外,語文教師還應具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獨特鮮明的審美能力。要讓學生感知美,理解美,追求美,首先語文教師就要做好自身的審美奠基,提高自己的審美修養,以美激情,以美髮辭,以美育德,以美立人。

  六、建立和諧關係

  儒家講“君子溫潤如玉”,就是講“君子”要讓人感到親切溫和。傳統的師生關係裡,教師是無上的權威,總是居高臨下面對學生,學生則是受教育者,只有無條件的接受和戰戰兢兢的服從。時代的發展摒棄了這種不合理的師生關係,要求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它應該是民主的、平等的,這是保證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前提。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交流,營造親切和諧的課堂氣氛,尤其要善於運用高超的語言藝術去欣賞和批評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

  其實,人的“素養”應該包括“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兩個方面。以上所談種種,只是屬於教師素養的“精神要素”,僅僅是一種“潛在能力”,要想使其轉化成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需要“能力要素”,也就是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能力結構。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熟練掌握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以及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意義

  語文是覆蓋在所有學科之上的,是一種把人文精神滲透到所有學科中去的“學問”,因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個“學科”。本文從教師人文素養的概念入手,根據中學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從中學語文教師自身的建設與發展的角度,對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內涵作了一番較為細緻的研究。

  中國古代一直有重視文人素養的傳統,因而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幫助學生學習一門語言。對中學語文老師素養內涵的要求也不是語言學知識加上教育學知識的二元結構,而應該是集文學、藝術、哲學、政治、經濟、自然、社會、教育、心理等種種知識共同構築而成的一個複雜的知識體系以及能力結構。而在這其中,我認為,最主要的莫過於人文素養。

  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物件、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的人文精神。體現在教育上,就是要“以學生為本”,在一言一行中都要尊重學生、關注成長。
  總之,語文教學所倡導的“人文教育”是發展人的潛能,培養人的素質,完善人的心理結構,內化人的知識的教育。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識,磨礪自己的人格風範,鍛鍊自己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形成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之具有真摯高尚的豐富情感和嚴密細緻的理性思維,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