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怎麼洗才幹淨

  如何清洗螃蟹才幹淨呢?秋天是一個吃螃蟹的季節,大家有時候買來螃蟹卻不知道如何清洗它,那麼如何清洗螃蟹才幹淨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清洗螃蟹的方法一

  1、先在安置螃蟹的桶裡倒入少量的白酒,可去腥味,適量即可,

  2、等螃蟹略有昏迷的時候狠狠的抽它們,用鍋鏟的背面最佳,直到它們被抽暈為止,

  3、這個時候是下手的最好機會,用手迅速抓住它的背部,將螃蟹提到和下巴保持水平的位置,這個位置的視角最佳,

  4、暫時放下鍋鏟,拿起刷子朝著已經成平面狀的螃蟹腹部猛刷,

  5、刷的時候你不應該想的是在刷一隻螃蟹,而是應該想象成在刷皮鞋,各個角落都不要遺漏,

  6、檢查沒有淤泥後丟入另一桶中,用清水衝醒它們。

  清洗螃蟹的方法二

  1、首先準備一盆約45℃的溫水水,也就是手放入水中不感到燙就行***太燙了螃蟹的腳會脫掉***。將螃蟹肚子朝上逐一放入水中,等它翻,過來時就已經喝了熱水嗆暈了。這樣做的好處是螃蟹只是暈了過去,任你擺佈不會再夾你的手指了,並且也不會影響螃蟹的鮮美。

  2、拿出一個牙刷,抓住螃蟹的兩邊,用牙刷用力清洗背、腹和嘴部。

  3、然後清洗螃蟹的兩側及腳和鉗的根部。

  4、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抓住雙鉗***用牙刷柄從下向上挑起雙鉗的關節處,用抓蟹的拇指和食指順勢沿鉗根向上用力抓住蟹鉗。個別凶猛的螃蟹可先向下壓幾下鉗子或敲打幾下***開啟腹蓋,在中間從裡向外擠出排洩物。

  5、最後清洗螃蟹的腹蓋內的髒物及蟹鉗,這樣螃蟹算是清洗完成了。

  用這兩種方法都能把螃蟹清洗乾淨,大家可以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養生保健專家還要提醒大家:螃蟹雖美味,但是性寒,不宜多食,更不能生吃。

  食蟹的禁忌

  1、忌食死蟹。河蟹死後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嘔吐、腹痛、腹瀉。

  2、忌食生蟹。活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很高,達到71%。肺吸蟲寄生在人體肺裡,刺激或破壞肺組織,會引起發燒、咳嗽、咯血;若侵入腦部,則可引起癱瘓。

  3、忌食隔夜蟹。螃蟹為含組胺酸較多的食物,隔夜的剩蟹中組胺酸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會分解為組胺,回鍋加熱雖可殺滅病源微生物,卻不能破壞毒素,從而導致組胺中毒。因此,蟹最好現蒸現吃,一般不要超過4小時。

  4、吃蟹不要亂嚼一氣。吃蟹時,在開蓋後要注意四個清除:清除蟹胃,就是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狀的蟹胃,內有汙沙應將其丟棄;吃完蟹蓋輪到蟹身,先用剪刀將多餘的蟹腳、蟹嘴剪掉;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還有蟹腸,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蟹鰓,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都應該清除掉。

  5、忌食過多。因螃蟹性寒,蟹黃中膽固醇很高,一般人每次不應超過1斤,且一週內食蟹不應超過3次。

  忌食人群

  1、孕婦: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可能導致流產。中醫認為,蟹爪能催生下胎,因此孕婦或有習慣性流產者慎食。

  2、肝病患者:肝臟不好的人,不論是急性或是慢性肝病的,為了減輕肝臟在消化代謝上的負擔,給肝臟有更多的養精蓄銳的機會和時間、預防肝性腦病的發生,對於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成分的螃蟹應當少食或不食。

  3、腎功能不全者:不論是由何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不全的人,當攝入蛋白質、氨基酸後,都可使腎臟負荷加重,加快腎衰竭的程序,所以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吃蟹只能嚐嚐味道。

  4、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消化道疾病患者:蟹黃或蟹膏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的人不宜多吃。糖尿病患者及腎病患者往往血壓偏高,因此不宜多吃螃蟹。膽囊炎、胰腺炎、膽息肉、膽結石、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應少食或不食,以免加重病情。

  5、過敏體質者:蟹性寒且帶溼毒,屬“發物”,面板病患者不宜吃 對食蟹既往有過敏史的,或既往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還是不吃為妙,一旦出現過敏得不償失。進入秋季後兒童患過敏性疾病的比例開始走高,因此兒童這時最好不要多吃。

  6、腹瀉、胃痛、感冒發燒者:由於蟹難消化,腹瀉、胃痛、感冒發燒的人不宜進食,以免加劇病情。體質虛寒的人,如經常手足冷冰、容易頭暈、體倦者,最好還是別吃,以免引起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