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醫養生食療

  立秋後天氣逐漸由熱轉寒。中醫專家指出,秋季屬於冷熱交替的季節,燥是秋的主氣,那麼秋季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養生原則

  《黃帝內經》講“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季,炎暑漸消,晝夜溫差加大,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雨量減少,明顯進入“陽消陰長”的階段。

  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為原則。秋屬金,與肺相通應,在志為悲。“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面板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秋宜養陰,慎防津氣耗散。防燥護陰,養肺為先。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遇到傷感之事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方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蔘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薑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蔘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淨待用。豬肘刮洗乾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淨拍破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即成。

  [功效] 補脾潤肺。對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10粒,檸檬1個,白糖適量。

  [做法] 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薺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於鍋內燒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淨細切後,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後,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併後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淨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淨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清補瘦肉湯

  [配料] 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 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淨。洗淨全部清補涼配料。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調適味即可。

  [功效] 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溼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醋椒魚

  [配料] 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黃魚洗淨後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淨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幹油;鍋內放少量油,熱後,將胡椒粉、薑絲入鍋略加煸炒,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內,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秋季養生飲食宜忌

  典型的秋季氣候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蔘、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秋季應多吃些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等以及豆類和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芝麻、糯米、梗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也可製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果蔬汁液等。或加工製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粥、蓮子百合煲,柚子雞、銀杏雞丁、香酥山藥、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季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幹、面板粗糙、大便祕結等現象大有裨益。

  暮秋時節,天氣開始明顯轉涼,滋補食品比較易被吸收和利用,有利於改善肺臟功能,增強身體素質。這一時期適宜吃一些雞、鴨、牛肉、魚、蓮子、銀耳、大棗之類營養豐富的清補食品。

  對於深受“秋燥”困擾的人,尤其是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平時,就容易上火,秋季更不適宜吃狗肉、羊肉、姜等性熱味辛之物,少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醃菜、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以養陰潤肺,否則,容易出現鼻子出血,咽喉疼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