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醫養生

  秋天是收穫季節,也是人們調養身心的大好時節;從中醫養生角度講,秋季養生能防治秋季常見病、多發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原則

  一、養陰防燥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秋燥——秋之主氣,其氣清肅乾燥,而燥邪***陽邪***,容易傷體內津液,燥氣傷人——主要表現在肺,大腸,皮毛。“秋燥症”——燥邪傷陰犯肺。

  秋燥傷陰的表現:

  ***1***燥邪傷津液表現:常見的是 口乾,鼻幹,脣乾,咽乾,舌幹少津,大便乾結,面板乾裂。

  ***2***燥邪犯肺表現:輕者乾咳少痰,痰粘難咯,重者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脫髮增多。

  ***3***肺中津虧表現:無液下與大腸,大便乾結難解,出現便祕。

  養陰防燥的養生措施:

  ***1***秋季多飲水,

  ***2***走進大自然,養陰調節機體陰陽,

  ***3***適當運動,避免大汗淋漓

  ***4***適當潤補

  ***5***保持室內溼度和溫度

  ***6***防秋燥而護肝,以多食滋腎、潤肺食物

  ***7***防胃炎上延,多食清熱潤肺食物。

  二、養肺為要

  自古以來中醫認為肺為嬌貴,喜潤惡燥。肺也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重要通道,肺主一身之氣,司呼吸,五行中之金,為陽之中的陰髒。

  肺部的養生措施:

  ***1***清肺:清洩肺熱,以除肺中之實熱。用白茅根,無花果粉,蘆根等。

  ***2***潤肺:潤肺生津,防肺燥傷陰。多用沙蔘,玉竹,百合等。

  ***3***補肺:補益肺氣,扶正祛邪。常用太子參,黃芪,山藥等。

  三、秋季宜養脾胃

  ***1***秋季注意保暖,

  ***2***宜食甘潤之物,

  ***3***少辛多酸,

  ***4***飲食有節,

  ***5***適當運動,防止秋季發胖

  ***6***將健康產品的科學應用起來。

  四、秋季宜養神

  ***1***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的容平之氣,

  ***2***保持樂觀闊達的胸襟,

  ***3***驅除憂鬱,舒緩壓力

  ***4***多晒太陽***5***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

  食療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淨細切後,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後,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併後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淨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蔘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薑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蔘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淨待用。豬肘刮洗乾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淨拍破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即成。

  [功效] 補脾潤肺。對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

  [配料] 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10粒,檸檬1個,白糖適量。

  [做法] 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薺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於鍋內燒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淨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清補瘦肉湯

  [配料] 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 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淨。洗淨全部清補涼配料。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調適味即可。

  [功效] 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溼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醋椒魚

  [配料] 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黃魚洗淨後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淨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幹油;鍋內放少量油,熱後,將胡椒粉、薑絲入鍋略加煸炒,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內,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填精,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