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

  香蒲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花粉即蒲黃入藥,葉片用於編織、造紙等,用途廣泛。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香蒲的藥用價值與功效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香蒲的藥用價值

  1、治小便不利:蒲灰七分,滑石三分。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匱要略》蒲灰散***

  2、治關格上下不通,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行,飲食不下,大便不出:真香蒲末一兩,半夏曲六錢,川貝母五錢,蘇子四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枳實、沉香各一錢。俱為極細末,煉蜜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二錢,豆腐漿送下。***《本草匯言》***

  3、治產後妒乳並癰:蒲黃草,熟搗,敷腫上,日三度易之,並葉煎汁飲之亦佳,食之亦得。***《經效產寶》***

  香蒲經濟價值

  香蒲含纖維量高的葉來編制的草袋、***、草蓆、坐墊、茶墊、提籃等手工編織品出口國外,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香蒲全草為良好的造紙原料,含纖維量為35%-60%,出麻率在38.3%以上;用鹼煮法可把葉和葉鞘加工成人造棉;以7-8月收割為宜,9月份採集的鮮草,含水分81.78%、粗蛋白質3.16%、粗纖維4.06%;乾燥全株含水10.20%、半纖維素16.6%、纖維素56.2%。脫膠後的纖維可織麻袋和搓繩,其拉力與質量均超過稻草繩;成熟的雌花序稱蒲棒,可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稱蒲絨,幾乎為純纖維,常用作枕絮。

  香蒲的功效作用

  香蒲花粉在中藥上稱蒲黃,蒲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具有活血化淤、止血鎮痛、通淋的功效。文獻報道,蒲黃具有鎮痛、抗凝促凝、促進血液迴圈、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保護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內皮損傷、興奮收縮子宮、增強免疫力等作用,還有促進腸蠕動、抗炎、抗低壓低氧、抗微生物等藥理作用,臨床有廣泛的用途。

  香蒲的植物文化

  古代諸侯祭祀時使用的坐席,底部便是用較粗的香蒲葉鋪墊加厚,上面則用較細的莞草編織。尋常百姓家也常採收香蒲製作“蒲席”,《九懷尊嘉》中就講到:“抽蒲兮陳坐”,船中的坐席就是用香蒲編成。

  從晉代開始,官員們常用生牛皮或熟牛皮製成皮鞭,懲戒過失之人。東漢劉寬,涵養深厚,為人有德量。漢恆帝時,徵召他為尚書令,升南陽太守,典歷三郡。劉寬理政,溫仁多恕,屬下官吏有了過失,只取香蒲葉製作的蒲鞭示罰,告誡而已。這樣人們便以“蒲鞭示辱”來比喻以德從政。李白的“蒲鞭掛簷枝,示恥無撲抶”,蘇軾的“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笑談用蒲鞭”,都將蒲鞭之典寫進自己的詩中。

  香蒲和隋唐英雄李密還有一段淵源,據《唐書李密傳》記載:因兒時家貧,李密以幫人放牛維生。有一次,隋煬帝無意間看到了他,覺得他顧盼的眼神很不一般,就給他機會讓他讀書。而李密讀起書來也特別用心,他曾經用香蒲葉編成籃子掛在牛角上,將《漢書》裝在籃內,騎在牛背上時就可以一面放牛一面讀書。如此苦讀後,果然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