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怎麼回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較高等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肝腫大及肝功能損害,部分病人可有黃疸和發熱。有些患者出現蕁麻疹、關節痛或上呼吸道症狀,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肝炎的病因

  急性肝炎***AcuteHepatitis***:指的是在多種致病因素侵害肝臟,使肝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損,繼而引起人體出現一系列不適的症狀,這些損害病程不超過半年。這些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和毒物、酒精等。在我國,最常見的急性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型肝炎。國外,以酒精性肝炎居多。

  慢性肝炎是指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或是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現肝炎症狀、體徵及肝功能異常者。

  肝炎的症狀

  急性肝炎感染後早期症狀:患者近期出現低熱、全身疲乏無力、食慾減退,伴有噁心、嘔吐、厭油膩、肝區不適及尿黃等症狀,休息後不見好轉。

  1、急性黃疸型肝炎

  ***1***黃疸前期:多緩慢起病,發熱輕或多無發熱常出現關節痛、皮疹。常見症狀有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膩、噁心、嘔吐、有時腹痛、腹瀉。本期平均持續5-7天。

  ***2***黃疸期:發熱消退,自覺症狀稍減輕,鞏膜及面板出現黃疸,數日至3周內達到高峰。尿色深黃可出現一過性糞便變淺。肝區痛、肝大、質較軟,有壓痛和叩痛。本期持續2-6天。

  ***3***恢復期:患者黃疸逐漸減輕、消退,大便顏色恢復正常,面板瘙癢消失,食慾好轉,體力恢復,消化道症狀減輕,黃疸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本期一般為1-2個月。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此型較多見,症狀較輕,全身乏力、食慾減退、噁心、腹脹等症狀。體徵多見肝大、質較軟,有壓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狀輕常被忽視診斷。病程約2-3個月。

  3、急性重症型肝炎

  又稱暴發型肝炎。臨床特徵為急性起病,10天內出現意識障礙、出血、黃疸及肝臟縮小。病程不超過3周。暴發型肝炎發病早期臨床表現與急性黃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進展迅速,故出現下列症狀進,應考慮重型的診斷。

  許多慢性肝炎病人全然無任何症狀。

  1、輕度慢性肝炎症狀較輕,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肝區隱痛不適,可伴腹脹、噁心、腹瀉等;肝臟大小正常或稍腫大、質軟有輕度壓痛,脾臟多無腫大。

  2、中、重度慢性肝炎症狀較重,多有中度黃疸,疲乏無力、納差、噁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隱痛;常有黃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發育、皮下出血,肝臟腫大、質地中等,有壓痛和叩痛,大多有脾腫大,部分患者伴腹水。嚴重者可出現下肢浮腫、出血傾向及肝性腦病。可伴有肝外表現如發熱、關節炎、胸膜炎、面板病變、腎小球腎炎、閉經等。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全身及肝外表現更多見。

  肝炎的診斷

  診斷檢查:

  ***1***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主要的病因,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0%發展為慢性肝炎,丙肝病毒攜帶者則有8%一32%發展為慢性肝炎。

  ***2***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紊亂時,血中可查到多種自身免疫抗體、高γ球蛋白血癥、血沉加快等。多見於青年女性。

  ***3***酒精: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慢性肝炎。

  ***4***藥物:很多藥物可引起慢性肝炎,如異煙肼、利福平、甲基多巴、雙醋酚丁、磺胺類、醋氨酚、阿司匹林等。

  ***5***遺傳性疾病:肝豆狀核變性***Wilsun病***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6***其他:臨床表現及病理學符合慢性肝炎,病因不明。

  輔助檢查

  ***1***血清生化指標:輕度者血清轉氨酶輕、中度持續性或波動性增高,膽紅素多正常或輕度升高,血清蛋白多無異常,血清抗體和免疫球蛋白多正常。中、重度者血清轉氨酶、膽紅素持續或反覆升高,白蛋白合成減少,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GGT和腺苷脫氨酶亦常增高,伴肝內淤膽時ALP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

  ***2***病原學檢查:病毒性慢性肝炎有相應病毒血清學標誌陽性結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有多種自身抗體陽性,如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ASMA***、線粒體抗體***AMA***、肝細胞膜抗體***LSP抗體和抗LMA***,但病毒性慢性肝炎偶爾可測到某些自身抗體低濃度升高。

  ***3***超聲檢查可供分度參考:輕度:肝脾無明顯異常改變;中度:可見肝內回聲增粗,肝臟和***或***脾臟輕度腫大,肝內管道***主要指肝靜脈***走行多清晰,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無增寬;重度:B超檢查可見肝內回聲明顯增粗,分佈不均勻;肝表面欠光滑,邊緣變鈍;肝內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輕度狹窄、扭曲;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增寬;脾臟腫大;膽囊有時可見“雙層徵”。

  ***4***肝穿活檢組織學檢查:有助於確定病因、判斷肝實質損害及炎症活動程度,估計預後和評價療效。

  肝炎的治療

  急性肝炎的治療以支援治療為主。結合病情,急性期注意保證休息,給予合理的飲食,戒除菸酒,保肝利膽退黃藥物等綜合療法,有助於病情恢復。在病程早期急性症狀明顯、肝功能損害嚴重時,應以臥床休息為主,給予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達到控制症狀,促進肝臟病變恢復,防止病情發展和轉變為慢性;病情穩定或進入恢復期後,則臥床休息應該為動靜結合、調節飲食以適應營養需要,同時根據病情合理選擇藥物輔助治療。

  慢性肝炎可給予降酶、退黃和保護肝細胞藥物,促進症狀、體徵改善以及肝功能恢復。對於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可採用不同的抗病毒治療。

  肝炎的預防

  1、疫苗:肝炎能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目前已經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為甲型肝炎與乙型肝炎的疫苗。

  ①乙型疫苗在我國已經列入兒童計劃免疫的內容之中,注射乙肝疫苗,能使孩子獲得對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的傳染。

  ②甲型肝炎的疫苗這些年來也在逐步推廣中,對預防甲型肝炎有較好的作用。

  ③丁型肝炎是繼乙型肝炎後跟上來的肝炎,所以預防了乙型肝炎便也就預防了丁型肝炎。

  2、戒酒:戒酒是保肝的一大重要因素。

  3、限脂:可以通過控制飲食預防,如控制含糖類食品的攝入。另外還可以通過運動來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已經患了脂肪肝的人,如果能控制飲食、堅持體育鍛煉,就能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而肥胖減輕之後,肝臟中的脂肪也會隨之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無需藥物治療。

  4、清潔:由於甲型肝炎與戊型肝炎是經消化道傳染的,所以預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