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怎麼回事

  

  肺炎,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疾病名稱,聽過那麼多次,但是對它的瞭解又有多少呢?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也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日常所講的肺炎主要是指細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在抗生素應用以前,細菌性肺炎對兒童及老年人額健康威脅極大,抗生素的出現及發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顯下降,但近年來,儘管應用強有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總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肺炎成因

  1、免疫力下降***20%***: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會發病,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勞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臟病、長期吸菸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機侵入人體,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心內膜炎、敗血症等。

  2、細菌感染***15%***: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都會引發肺炎。

  3、病毒侵害***15%***: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都會引發肺炎。

  4、真菌入侵***10%***:白念珠菌、麴黴、放射菌等真菌都會引發肺炎。

  5、非典型病原體***10%***:如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弓形蟲、原蟲等非典型病原體都會引發肺炎。

  6、理化因素***10%***:放射性、胃酸吸入、藥物等理化因素都會引發肺炎。

  肺炎症狀

  臨床表現:

多數起病急驟,常有受涼淋雨、勞累、病毒感染等誘因,約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

  體徵: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多呈急性面容,雙頰緋紅,面板乾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現單純性皰疹。有敗血症者,面板黏膜可有出血點,鞏膜黃染,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齊。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病變範圍大者,可有肺實變體徵,雙肺下野及背部可聞及溼性囉音。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體徵多不明顯,可有咽部中度充血,肺部幹、溼囉音,耳鏡可見鼓膜充血、甚至出血,呈炎症性改變。病毒性肺炎胸部體徵亦不突出,有時偶爾可在下肺聞及溼囉音。

  1、寒戰與高熱: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戰起病,繼之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呈稽留熱型,常伴有頭痛、全身肌肉痠痛,食量減少。抗生素使用後熱型可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可僅有低熱或不發熱。

  2、咳嗽與咳痰:初期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帶血絲痰,經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鐵鏽色痰,也可呈膿性痰,進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

  3、胸痛:多有劇烈側胸痛,常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劇,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為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劇烈腹痛,易被誤診為急腹症。

  4、呼吸困難:由於肺實變通氣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癥而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快而淺。病情嚴重時影響氣體交換,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而出現紫紺。

  5、其他症狀:少數有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感染者可出現神志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治療方式

  西醫治療:

  1、抗感染治療是肺炎治療的最主要環節。細菌性肺炎的治療包括經驗性治療和針對病原體治療。前者主要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肺炎病原體流行病學資料,選擇可能覆蓋病原體的抗菌藥物;後者則根據呼吸道或肺組織標本的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體外試驗敏感的抗菌藥物。此外,還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基礎疾病、是否有誤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時間長短和肺炎的嚴重程度等,選擇抗菌藥物和給藥途徑。

  2、壯年和無基礎疾病的社群獲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黴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等,由於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率高,故對該菌所致的肺炎不單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對耐藥肺炎鏈球菌可使用對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3、老年人、有基礎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群獲得性肺炎,常用氟哇諾酮類、第二、三代頭抱菌素、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或厄他培南,可聯合大環內醋類。

  4、醫院獲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或碳青黴烯類。

  5、重症肺炎的治療首先應選擇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並應足量、聯合用藥。因為初始經驗性治療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後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抗菌藥物,其病死率均明顯高於初始治療正確者。重症社群獲得性肺炎常用β-內醯胺類聯合大環內醋類或氟喹諾酮類;青黴素過敏者用氟喹諾酮類和氨曲南。醫院獲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諾酮類或氨基糖昔類聯合抗假單胞菌的β-內醯胺類、廣譜青黴素/β-內醯胺酶抑制劑、碳青黴烯類的任何一種,必要時可聯合萬古黴素、替考拉寧或利奈唑胺。

  6、肺炎的抗菌藥物治療應儘早進行,一旦懷疑為肺炎即馬上給予首劑抗菌藥物。病情穩定後可從靜脈途徑轉為口服治療。肺炎抗菌藥物療程至少5天,大多數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長療程,如體溫正常48-72小時,無肺炎任何一項臨床不穩定徵象可停用抗菌藥物。肺炎臨床穩定標準為:①T≤37.8℃;②心率 ≤100次/分;③呼吸頻率≤24次/分;④血壓:收縮壓≥90mmHg;⑤呼吸室內空氣條件下動脈血氧飽和度≥9O%或PaO2≥60mmHg;⑥能夠口服進食;⑦精神狀態正常。

  中醫治療:

  1、邪襲肺衛:

  【治法】:疏風解表,宣肺化痰。【方藥】:三拗湯或桑菊飲加減。

  2、痰熱壅肺。

  【治法】:清熱化痰止咳。【方藥】:麻杏石甘湯合《千金》葦莖湯加減。

  3、熱毒內陷。

  【治法】:清熱解毒,清心開竅。【方藥】:清營湯加減。

  4、正虛邪戀。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

  5、正虛欲脫。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養陰。【方藥】:參附湯合生脈散。

  6、吸入療法:通過霧化器將中藥藥液噴入呼吸道而達到治療目的。可用魚腥草注射液、麻杏石甘湯霧化液等。

  7、刮瘀療法:取胸、背部脊椎兩側和肩胛區,用硬幣蘸植物油或白酒,刮至面板充血,用於發熱神昏者。

  護理及保健

  肺炎日常護理

  1、定時測血壓、體溫、脈搏和呼吸。

  2、觀察精神症狀,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煩躁等。

  3、觀察有無休克早期症狀,如煩躁不安、反應遲鈍、尿量減少等。

  4、注意痰液的色、質、量變化。

  5、密切觀察各種藥物作用和副作用。

  肺炎對症護理

  1、根據病情,合理氧療。

  2、保證靜脈輸液通暢、無外溢,必要時置中心靜脈壓瞭解血容量。

  3、按醫囑送痰培養2次,血培養五次***用抗生素前***。

  4、高熱護理見高熱護理常規。

  5、胸痛、咳嗽、咳痰可採取對症處理。

  一般護理

  1、飲食護理,給予高營養飲食,鼓勵多飲水,病情危重高熱者可給清淡易消化半流質飲食。

  2、注意保暖,儘可能臥床休息。

  肺炎日常保健:

  肺炎患者的飲食應以患者的康復、營養物質的補充和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為原則。總的原則是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的易消化或半流質食物。對於伴有發熱的肺炎患者更應注意多飲水,這樣不僅可使機體水分的丟失得到補充,還有利於細菌毒素的排洩及降低體溫。同時多食用一些水果,不宜大量食用含脂肪豐富的食物。

  肺炎食療保健:

  1、板栗燒豬肉 2、苡米百合湯 3、魚腥草蛋 4、鰻魚油飲 5、薺菜薑湯 6、奶湯鍋子魚

  預防肺炎

  1、平時注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隨時更換衣著,體虛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風散之類藥物,預防發生外感。

  2、戒除吸菸,避免吸入粉塵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進食或餵食時,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細嚼慢嚥,避免邊吃邊說,交食物嗆吸入肺。

  5、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對伴有發熱的肺炎患者應注意多飲水這樣不僅可使機體水分的丟失得到補充,還有利於細菌毒素的排洩及降低體溫。多食用水果,不要大量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對於原有慢性肺病的肺炎病人,要注意食用高蛋白食物。

  6、發熱者要臥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鼓勵患者每隔1h進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臥床患者應注意翻身,每4h為患者叩背排痰一次。恢復期適當活動,應增加休息時間,堅持深呼吸鍛鍊至少要持續4-6周,這樣可以減少肺不張的發生;還要避免呼吸道的刺激,如吸菸,灰塵,化學飛沫等;儘可能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或接觸已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祝大家有個健康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