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危機管理機制的構建原則

  財務危機管理機制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完整的程式化體系。下面小編和你探討。

  

  ***1***完整性原則。財務危機管理包含了危機的預控、監督、決策和處理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財務危機管理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同時還要保證各個方面的協調與統一。

  ***2***及時性原則。財務危機從產生到擴大,其速度非常快,時間拖延得越長,企業的損失就越大。因此要在危機警報發出後的第一時間迅速做出反應,及時採取防範措施。

  ***3***組織性原則。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任何一項管理活動的實施者都是個人或組織。財務危機管理同樣需要實施者,筆者建議在財務危機管理體系中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作為順利達成財務危機管理目標的保障。

  ***4***有效性原則。應根據不同的財務危機採取不同的危機處理方法,這些方法應當能夠幫助企業轉危為安。

  財務危機管理的維度觀

  財務危機管理的維度是指管理危機的視角和角度。財務危機管理維度觀認為,危機管理的維度主要有三個方面:時間維、策略維、制度維。

  ***一***時間維:依不同時間階段企業進入隱性和顯性危機管理狀態。正常狀態下企業處於隱性危機管理狀態,在財務危機爆發時,企業處於顯性危機管理狀態。而目前企業的危機管理往往是指顯性危機管理部分,顯然,這樣的危機管理是不完整的。

  ***二*** 策略維:基於財務危機誘因和傳導機制所做出的危機管理策略選擇。根據不同的危機處理方法,我們將策略劃分為中止策略、隔離策略、清除策略和利用策略。中止策略是指中止導致財務危機的相關行為和活動;隔離策略是對部分財務危機或者誘因實施隔離,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清除策略是指清除財務危機的行為及帶來的後果;利用策略是假借財務危機誘因的名義,創造某些財務危機管理的契機。

  ***三***制度維:為企業的動態危機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從層次角度來看,企業制度又可以分成:高層決策、中層管理和資訊系統、基層運營層和企業文化層四個層面。四種不同層面的制度和機制,分別為不同層面的財務危機管理提供製度保障。

  財務危機管理的架構

  財務危機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程式化的財務危機管理體系。其架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危機意識、預警機制、組織機構和處理方法。

  ***一***強烈的危機意識

  企業要在戰略高度上建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先進的危機理念,並將之深深植根於企業文化之中,使得企業上下均能銘記於心。很多知名國際大企業都有很強的危機意識,譬如海爾的“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華為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微軟的“離破產只有十個月”,足以讓所有的企業震驚。

  ***二***有效的預警機制

  有效的預警機制能夠及時發現企業危機的徵兆和跡象,並將危機消滅於萌芽之中。它是企業管理危機的核心。形成有效的預防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建立靈敏的預警指標體系,包括定量的和定性的預警指標體系;其二,建立預警指標的統計分析制度,並實行定期檢查和隨機報告相結合;其三,及時判斷和識別危機訊號,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三***專門的組織機構

  企業要組建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人應該由企業最高領導擔任,成員應該包括各部門的負責人以及有關部門的基層管理人員。唯有如此,才能夠在危急時刻統一部署、有效協調和良好溝通。該機構的職權是預防、發現和處理危機,確保企業的安全運轉和穩定發展。

  ***四***正確的處理方法

  “ 沒有絕對糟糕的危機,只有絕對糟糕的危機管理”,“ 每一次危機的本身即包含著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有了預警機制和專門的組織機構,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正確的處理方法。由於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企業面臨的環境也是不確定的,所以企業財務危機也不可能百分百地預防和避免。一旦危機意外的發生,一套正確的處理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它能夠儘量減少損失,儘快化解危機,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