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創業致富榜樣故事
創業活動是人類商品生產活動中的最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形態,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創業活動與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等都表現出了愈來愈緊密的聯絡。在這個創業時代裡,很多人選擇在鄉村創業尋找機遇。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打工仔養雞創業十年欲造大品牌
他16歲外出打工,從事餐飲服務行業,雖說辛苦,但也不至於風吹日晒。打工時,他認為打工不能長久,遂產生創業想法。在廣東某雞場打工的第一天,他吃了有史以來最難吃,但吃得最飽的一頓飯。儘管條件艱苦,一想到自己的選擇,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創業十年來,他帶領上百戶村民搞烏骨雞養殖,村民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收。在看到烏骨雞批發的抗風險能力低時,他開始想到走品牌的路線。“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抗風險能力,讓村民持續增收。”目前,他已經在成都“探路”,未來兩年將基本實現品牌化的道路。
說起創業,他總是顯得很熱血,他有說不完的話,有訴不完的情。在他看來,創業是一件能讓他激動的事情。他說,創業不僅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還能帶動周邊的鄉親致富,這就是令他熱血沸騰的事情。
他就是高縣慶符鎮百通村村民李叢江。
打工少年與雞結緣
2001年,16歲的李叢江外出打工,在成都溫江一家農家樂從事餐飲服務。農家樂的生意不錯,一道名為“叫花雞”的招牌菜點單率很高,“雞的價值原來這麼高?”這個印象逐漸進入了李叢江的腦海。兩年後,他又到廣東清遠從事餐飲服務。
“外出打工的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知道回家後能做什麼。”李叢江說,他和身邊的務工人員交流發現,只要家鄉有機會,他們都願意回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回家後自己能做什麼。不到20歲的李叢江心想,那些四十多歲務工者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他想要改變這個現象,就只有選擇一條未知的路。
許是機緣巧合,許是命運安排。李叢江想到的第一個專案是養豬,他有一個同事是清遠當地人,同事的親戚養豬的效益還不錯。某天,兩人跑到書店,選購兩本養殖的書籍,一本是養豬,一本是養雞。“沒想到養豬那本書沒看進去,倒把養雞的書看進去了。”李叢江說,書後就熱血沸騰,書上都是成功的例子,他想自己也會很快成功的。
說幹就幹,三天後李叢江就辦理了辭職,在親戚的介紹下去一家養雞場打工。廣東是我國肉雞養殖的主產區 ,而當地的清遠雞更是聞名全國的雞種,深受港澳消費者的歡迎。這些資訊對於李叢江而言,無疑是興奮的。但是,他的興奮很快被舟車勞頓消磨了。
“從清遠縣過去,要坐三個多小時的車,再轉車。”李叢江說,到了養殖場老闆的家裡,他吃了一頓目前為止,最難以下嚥,卻吃得最飽的飯。原來,那裡飲食條件很差,在李叢江看來,那是在老家連豬也許都會嫌棄的伙食。
“我差點眼淚就流出來了,但是強忍住了。”李叢江說,他一想到這是自己的選擇,就咬牙堅持了下來,儘管飯菜難以下嚥,他也強逼自己吃了三大碗,算是為自己即將開始的艱苦生活打基礎。飯後,李叢江被帶到養殖場,開始了他新的打工生活。
回鄉帶領村民致富
2005年,李叢江回到家鄉,看到自己家鄉已有了幾家小型的養殖場,但他們都是在自己房屋內飼養,飼養方式還比較傳統。於是,他的創業路開始了,他用了2500元養了100只雞,雖然都成活了,卻因為品種的原因沒有賺到錢。“其實在打工期間,很多實用的技術並沒有學到。”李叢江說,雖然當時老闆對他能吃苦、善學習的精神很滿意,但是很多技術並沒有交給他,擔心他學成後就另立門戶了。幾年雞場的打工生涯,對於李叢江而言,就是開闊了眼見,對養雞的基本套路,以及雞場建設有了一定了解。
經過選品種的失敗後,李叢江仔細分析發現,雖目前沒有掙到錢,但實際上幹這一行是很前途的,他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第二批,他購買了500只當地的烏骨雞,進行竹林飼養,深受城裡人喜愛。四個月後,果然賺到了6000多元,這比當時在外地打工要強多了,更加增加了他對養雞的信心。
李叢江有個特點,善於思考接下來如何走。當養雞掙到錢後,他就在想,如果只養殖五六斤的大雞,肯定會因為它的養殖週期長***5個月***積壓資金多而週轉不過來,怎樣才能擺脫這個瓶頸呢?他從信用社貸款了5000元,只能暫時解決資金的困難,但是,這對以後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從發展思路上想方法。
後來,他調查發現,很多農民想養雞,苦於孵化技術不到位,而導致養雞的成活率不高。於是他想,何不把剛孵出的小雞養大點,然後賣給想養雞的農戶呢?這樣時間又短,見效又快,資金週轉也快,風險又小,而且還可以帶動農戶養雞的積極性,從而帶動該村的經濟發展。
金漁村村主任李興友說,李叢江創辦養殖場獲得成功後,周圍村民漸漸上門來請教技術。他都耐心地將養雞技術傳授給村民,對缺乏養殖資金的村民主動提供脫溫雞苗,並精心指導飼養技術,幫助村民逐步走上脫貧路。來自落潤鄉的養殖戶潘廳洪說,李叢江不僅賣小雞苗給他,還教他怎麼喂,年初他買了100只小雞,前幾天把成品雞賣了,賺了好幾千元。“今天來多買點雞苗,喂到過年的時候準能賣個好價錢。”
“探路者”欲造品牌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李叢江以自己近十年的養殖技術經驗為基礎,帶頭成立了高縣三合養殖專業合作社,並承包了位於慶符鎮金魚村150畝茶山作為養殖基地,年出商品雞2萬隻,帶領其他合作社成員出欄3萬餘隻,實現銷售額400餘萬元,商品雞主要銷售成都、重慶、昆明等地方。
“雖然每年的出欄量在遞增,價錢上不去的話,抗風險能力就低。”李叢江說,在2013年以前,他和村民主要是靠批發銷售,量大價低,雖然銷量一直很好,但是李叢江擔心的是變化莫測的市場因素,一旦市場有變,村民們就掙不到錢了。
2013年,李叢江在成都開設了第一家“糧辛生態鳥骨雞專賣店”並註冊了“糧辛土雞”商標。他的想法是,通過自己在成都市場的發展進行“探路”,看看能否走出一條品牌路線。以往批發價18元/斤左右的烏骨雞,在成都的售價是28-48元/斤不等,在附加值上提高了不少。“成都這邊的市民還是很接受這個價格,銷量不錯。”李叢江說,2014年在成都的總銷售額約80萬元。
“我前期作為‘探路者’,一旦品牌成熟,就可以和村民合作,讓他們掙更多的錢了。”李叢江說,現在他要多條腿走路,一來是繼續搞批發銷售,二來則是做好品牌營銷,爭取在兩年之內讓“糧辛土雞”的品牌在成都打響,他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將他的養雞事業不斷做大做強。打出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村民來進行土雞養殖,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記者手記:
說起近十年的創業經歷,李叢江很熱血,語速也很快。同時,他對未來的思路比較清晰。他說,欲創業者,特別是從事養殖業者,不要侷限於書本的知識,而是要真正投身到產業中去,去實際的摸索,才能學會如何去經營自己的事業。只是一味看書,不進行實踐,一切都是空談。
另外,對於養殖業而言,他有一個心得。養500只雞和養1000只雞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是成本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在管理者的心態上也有些許變化,再次是管理的方法上有所不同,精力耗損也不只是多一倍而已。總的來說,從事養殖或是其他,還是要先練好基本功,然後再圖發展。
李叢江並不認為自己已經成功了,他說,他還在成功的路上,從最開始改變家人生活現狀的創業,到現在帶領村民去改變更多人貧困的現狀,這才是他現在,以及未來要做的事。
二
養魚畝產2500斤鱖魚創養殖神話
2001年,中專畢業的李軍,年僅19歲。他率先回村自學養殖特種魚,成為當地水產行業最年輕的千萬富翁。此外,他還發起成立了錦軍水產專業合作社,帶領200多戶村民一起致富。他預計,3000多畝的養殖規模,今年年產值過億元。
棄保安工作回家養魚
2001年,中專畢業後的李軍找不到理想工作,在一個居民小區當起了保安。一次,他和幾個朋友到餐館吃飯,要了一盤鱖魚,價格100多元,“其實,這種魚在我們村很常見,沒想到這麼貴?”這年,他辭掉工作,在華南海鮮市場做調查,並翻閱了一些養殖鱖魚的書籍。
19歲的李軍有了創業衝動。他決定回家養殖鱖魚。事實上,他家鄉的荷包湖農場水源充足,魚塘多,具備鱖魚養殖條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盤托出,“我的話還沒說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但李軍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援。父母無奈,只得同意兄弟倆,並拿出了11萬元積蓄予以支援。
第一年虧得血本無歸
挖魚塘,蓋棚屋,找魚苗,置增氧機,李軍信心滿滿。2002年,他用16畝魚塘養殖鱖魚,並花了2個月時間,到漢江邊找漁民收集了萬餘條小鱖魚苗。曾養過鱖魚的蔡師傅告誡他:“鱖魚要吃小活魚,死魚不吃,餓了就互相殘殺,且對水質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李軍從廣東引進了300萬條小麥鯪魚作為活餌料養殖。但給鱖魚喂多大的餌料魚,又是一門學問,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則增加了鱖魚的捕食活動量,影響生長速度。7月的一天,離鱖魚上市僅3個月。天氣悶熱無比,耐氧能力差的鱖魚,紛紛浮出水面。浮頭就意味著死亡,當李軍開始抽水、轉塘時,一切為時已晚,整塘鱖魚瞬間全軍覆沒,損失達10萬元,血本無歸。
債主緊逼險些賣掉魚塘
李軍的失敗,引來了村民們的嘲諷。“你搞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當時,在村民汪文學看來,李軍成不了大事。
經朋友介紹,2003年,李軍赴黃岡羅田縣找郎正全師傅學技術,並一呆就是3個月。“你年紀這麼小,有這個闖勁,讓我佩服。”郎師傅將自己的鱖魚育苗孵化、養殖技術,全部教給了李軍。
李軍不想放棄,回家後再借3萬元錢,購了8000條鱖魚苗。但這麼多鱖魚的“吃飯”難題,又讓他栽了跟頭。“餌料供應不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鱖魚自相殘殺。”
3年的時間,李軍先後虧損20萬元,債主無數。2004年春,李軍家窮得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恰巧在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腎病綜合徵,需要大量的錢治病。一些債主眼看李家無錢還債,甚至抱走他家的電視等值錢物件。
母親哀求李軍,“你把魚塘賣掉吧。”那一刻,他哭了,“搞了幾年的養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棄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難時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畝產2500斤鱖魚創養殖神話
2005年5月,連敗三年的李軍,放手一搏。他找親戚、朋友再湊了5萬元,購置了自動測氧機。實際上,此時的李軍,其鱖魚養殖技術,已是十分成熟,“何時下餌料,每畝下多少,何時換水、消毒,這一切我瞭然於胸。”
為了解決活餌料魚供應問題,他將麥鯪養殖交給其他村民,然後以合適的價格收購。2005年,他承包的50畝魚塘,收穫了8000斤鱖魚。當時,鱖魚價30多元一斤,這年,他的毛收入近30萬元,純利潤達15萬元。2006年,李軍擴大了養殖面積,承包的魚塘面積達100畝,他拿出70畝養殖鱖魚,此外,還用30畝養殖新品種黃顙魚,實現多元化養殖,分擔風險。“黃顙魚可高密度養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強,產量易保證,風險係數相對較小。”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萬元,純利潤就有100多萬元,鱖魚養殖畝產達到2500斤。2009年,李軍發起成立了錦軍水產專業合作社,截至2011年4月,該社社員發展至200多人,養殖面積達3000餘畝,預計年產值過億元。
如今,李軍擴大了養殖品種和規模,並承包了300多畝水域,養殖鴨嘴鱘、鱸魚。目前,他正在通過中間商聯絡銷售渠道。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